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望子成材     
6月7日,武汉一个高考考点外,家长和亲属们在翘首等待答卷归来的考生。 6月7日至9日的高考牵动了中国613万考生及家长的神经。今年是高考时间提前的第一年,同时也是近年来高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据了解,从今年起,高考进一步放  相似文献   

2.
网络上日前流传一则"四川南充惊现职业高考考生清华北大反复退学牟取奖金"的帖子称:今年高考在万众瞩目中结束了,正当南充考生们焦急地等待高考成绩揭晓之际,一消息震惊了考生们:一名职业高考考生反复从清华、北大退学,以牟取高考奖金。  相似文献   

3.
6月的高考,牵动着千万考生及家长的心,数百万考生即将通过高考,踏上自己人生新的旅程。但在这一人生道路的分岔口,从高考报名、进考场,以及之后的录取招生等环节,却时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当2001年广东电白高考舞弊案、2004年河南濮阳高考舞弊案、2004年山东菏泽高考舞弊案等案件的参与者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竟然顶风而上,通过冒名顶替或其他手段进入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4.
大众媒体参与教育报道,拓展教育领域的信息传播,既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同时也是媒体在竞争态势下争夺"眼球",寻求大众亲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教育报道中,一年一度的高考是我们必须唱好的重头戏。对此,许多媒体都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来做高考报道,目的就是为了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赢得读者认可、赢得竞争优势。本文以今年的高考报道为例,对报纸在传播高考信息时如何更好地拓展服务功能作一分析。"非常高考"为媒体打服务牌提供了契机今年的高考,是我国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最特殊的一年,被称之为"非常高考"。这是因为今年高考在时间上首次从7月提前到6月举行,而且考生人数也创下历史之最——全国考生接近600万人,其中浙江考生有26万人之多。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教育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的第一年,大龄考生成为各家媒体关注的焦点。 某中央级大报7月9日报道,“随着教育部对参加高考人员年龄限制的取消,全国今年有10位60岁以上的老人报名参加了高考。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南京的汪侠,他今年72岁。”而山东某晚报7月8日  相似文献   

6.
江苏南通市档案馆征集到本市高考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缪同春的两张准考证和相关材料17件。缪同春今年63岁,原是狼山镇政府的高级农艺师。在科研实践中,他深感知识不足,因此在2001年全国高考制度改革取消考生年龄限制之后,报名参加高考,但终因复习时间短、竞争激烈,以171分成绩败北。缪同春填报的江南大学闻讯后,破格录取他为该校的旁听生。今年,缪同春又一次参加高考,虽然还是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但也考出259分的好成绩,在全国老龄考生中名列前茅。缪同春的行为引起轰动,两年来,省、市十几家新闻单位竞相报道了…  相似文献   

7.
《西安晚报》3月12日23版发了一篇《教育部专家详解今年高考特点》的文章。不到三个月高考即将来临,这篇文章无疑是考生及其家长关注的文字。但是这位专家在谈到关于2003年高考命题思路时说:“估计今年的考试说明最晚应在2月1日前公布,到时候请各个学校、教师认真阅读。”3月12日出  相似文献   

8.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加上1978年的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1160万人.冬夏两季,我国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经历当年了高考的学子,不会忘记他们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代学生,年龄的差异之大、对知识渴求的程度之深,以及自文革结束之后的录取比例达到29∶1,在中国高考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现场     
关键词 高考 在SARS疫情得到控制之际,中国迎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试:高考。今年的高考有创纪录的600万人参加,在中国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将有335万人被录取入各类高校。 在中国政府普及高等教育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目前高考升学率也越来越高,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达到了70%,但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区的考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在高  相似文献   

10.
正《羊城晚报》2010年1月31日A1版头条刊登的《今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确实是一件花了记者大量时间求证、推动,报社花了巨额资金抢到的今日独家新闻。笔者认为,《羊城晚报》对独家新闻第一时间做了滚动的这一做法,特别值得叫好!独家新闻《今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它的产生有一个曲折和艰难的过程。《羊城晚报》记者第一时间听到广东省招生委员会为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将实行"平行志愿"  相似文献   

11.
王若松 《青年记者》2009,(18):24-25
报道内容已偏离“素质教育”的舆论导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新闻已落下帷幕,媒体纷纷将视线的焦点投向新生开学的报道上面,在分享着众多考生历经高考洗礼之后迈入高校大门的喜悦时,一则标题为《山东部分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的新闻映入笔者眼帘,大致是说在今年高考招生中,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据悉,这是山东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以来,首次出现投档高分考生被退档的情况,因此,新闻一经发表,来自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把这条中规中矩的高考改革报道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2.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1):45-47
一、媒体炒作的冷与热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考生、家长的头等大事。往往还未进入7月,考生和家长便如临大敌,而大大小小的媒体却如过节一般,早早搭起戏台,唱起了名目繁多的“高考经济”大戏,什么保健品、高考房、高考套餐、高考状员出高招、考前预测、考后分析,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怎的,今年媒体格外沉得住气,进了7月,也没见擦出多少火药味来。实在令人心里纳闷,媒体都忙着炒什么去啦?一日到网上溜达,见到一则消息,才恍然大悟。上面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已呼吁各媒体“决不炒作高考”,因为“高考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为…  相似文献   

13.
报道内容已偏离"素质教育"的舆论导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新闻已落下帷幕,媒体纷纷将视线的焦点投向新生开学的报道上面,在分享着众多考生历经高考洗礼之后迈入高校大门的喜悦时,一则标题为<山东部分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的新闻映入笔者眼帘,大致是说在今年高考招生中,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据悉,这是山东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以来,首次出现投档高分考生被退档的情况,因此,新闻一经发表,来自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把这条中规中矩的高考改革报道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4.
高考在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有即将参加2006年高考的莘莘学子的心与往年考生一样日渐紧绷起来,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所面对的高考制度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这次破冰会给考生,给高等教育,进而给中国的人才培育制度带来什么改变呢?  相似文献   

15.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社会的良知:嘉禾高考舞弊丑闻曝光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7月,湖南嘉禾县爆 出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高考集体舞弊丑闻,在嘉禾考点参加考试的507名考生中,已经调查发现有236份雷同试卷,涉及192名考生,而涉嫌高考舞弊丑闻的19名当事人已被查处,本文成稿时,调查仍在进行中。 惊爆内幕 嘉禾高考舞弊丑闻能大白于天下,得益于一群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接到一个自称是“有正义感的观众”的匿名电话:郴州市嘉禾县往年高考舞弊现象十分严重,今年仍可能再次爆发大面积的高考舞弊,请媒体予以曝光(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  相似文献   

18.
王豪 《新闻三昧》2004,(8):29-29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在媒体的喧嚣声中结束了。回顾一些报道却带给我们很多忧思。有些嗅觉“灵敏”的记对今年的高考进行了“深入挖掘”,抖露出了很多抓人眼球的新闻,如:“南京一位考生考前为减压到洗头房找小姐”、“一考生因为前面坐的女生穿衣太露、香水味太浓影响发挥”、“一考生因为迟到两分钟被拒绝入考场”;等等。  相似文献   

19.
天还没怎么热,有关高考、中考的报道就开始升温。一些媒体紧锣密鼓地策划点子、推出报道,或分析今年高考趋势,或请历届高考“状元”现身说法,或邀名师、专家点拨,可谓用心良苦。大部分的报道和活动,体现出浓浓的“关爱”之情,除了提醒考生怎样调节心理、注意身体外,更多的是着重分析考生在班级、年级、全校排名优劣的关系,怎样复习,怎样抓分,甚至有名师在电视上一项项地为考生“抠”小分,关照这个不能漏了,那个要特别注意;还有的  相似文献   

20.
每年高考,都是媒体按捺不住寂寞的时节。与往年不同,今年泉州晚报在高考期间的报道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不干扰考生,本社媒体高考结束前不对考题进行分析点评。"此举赢得关注和喝彩:比之过度关注,"不干扰"是一种明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