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剑定 《视听纵横》2007,(2):114-114
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必须跳出传统的报道模式,登高望远,关注宏观重大的、深层次和全局性的问题,准确地把握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情,不拔高,不掩盖,从"三农"实际和发展趋势中准确定位新农村报道。必须寻求报道手法与观念的突破与创新,使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引导充满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从它的特殊性上说,完美报道角度的选取和运用,对新闻深度起着挖掘的作用。新闻报道的深度受新闻报道角度的制约,也就是说好的绝佳的报道角度会将新闻的深度拉长,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厚重而详细,增进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了解。一、深度报道中角度选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农村报道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用新思维拓宽报道视野,抓“带彩儿”的新闻,是实现新农村报道更具贴近性、提高新农村报道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王萍 《记者摇篮》2006,(8):41-41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要想报道准确、到位、出彩,我认为应格外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抓住三农要害用“心和脚步”采访新农村建设从农民的角度讲,其核心是收入问题;从农业角度讲,其核心是公平问题;而从农村的角度讲,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共品供给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三农”之要害。新闻报道的触觉、嗅觉应多多放在这三个节点上。如最近葫芦岛日报上有一篇关于兴城市农电局的报道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农村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农村的电力不足,电压不稳,电费还高,因此家电不能真正打开农村市场。这样的分析报道,对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新闻角度是记者寻找、挖掘和叙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角度的不同决定了对观察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认知。如果选择的角度过于平淡无奇,新闻就会没有新意;如果选择的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感染力,所以我们新闻创作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选择新颖的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6.
一条有报道价值的新闻,往往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表现。角度的不同、挖掘的深浅,表达出的主题和意义就会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对新闻素材进行认真提炼,写出的稿件就会角度不新、思想陈旧,本来颇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也可能被淹没于其它芜杂的材料之中。因此,如何选取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把新闻写深写透写活,  相似文献   

7.
企业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企业新闻事实的取向或侧重点,也就是采写和报道企业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侧面。本文结合实际,探讨如何选取企业新闻报道角度的问题,以期能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请社会的历史选择,同时也给新闻报道工作开启了崭新的课题,为新闻媒体做强做大提供了新的机遇。本刊自第7期推出“媒体如何为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作用”邀一专题研讨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这些来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和论述了如何充实新农村报道内容、如何拓宽新农村报道思路、如何改进新农村报道模式等问题,本刊现择其要者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胜华 《青年记者》2006,(20):26-27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尤其是党的主流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将成为各级新闻媒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一项主要工作.本拟从人关怀的角度谈谈新闻媒体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冯长福 《青年记者》2007,(18):71-72
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报道?《安徽日报农村版》从把握报道重点、创新版面设置、转变宣传理念入手,加强策划,精心运作,循序渐进,使新农村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媒体的鼓与呼。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对媒体来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了解农民对媒体的需求,直接关系到新农村报道的成功与否。围绕如何建设新农村、提升新农村报道水平,各媒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服务在深化,力度也在加大。  相似文献   

12.
蒋国瑾 《视听纵横》2007,(1):114-115
2006年绍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紧扣中心工作,策划推出了贯穿全年的大型主题报道《走进新农村》,分《新农村新希望》、《新农村新实践》、《新农村新探索》、《新农村新榜样》四个系列播出,共发稿100余篇。整组报道高屋建瓴、点面结合、气势恢弘、好评不断。笔者全程参与了本组报道的策划、采写工作。这是一次与农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贴近,既是难忘的、又是难得的,颇多感受,尤其对"沉下去"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杨彬 《新闻传播》2006,(7):61-61
文章认为,首先是从生产视角到生活视角转换。为体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反映农民生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传媒报道的重点,新农村报道也就不可避免地采用生活视角。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报道农民的衣食住行;二是展现农民的喜怒哀乐;三是探索农民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欧美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就是要进一步重视平衡发展,进一步关注中国落后群体和落后区域的发展。而中国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关键就在于解决容量巨大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由此,当前正在华夏大地掀起潮流的新农村建设,其内涵非同凡响,具有历史性的深远意义。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叙事,新闻媒体的新农村报道很容易会沉醉于对建新房、修厕所、搞绿化、通路通水等等表面化的微观报道,似乎只要农村的矮旧房子都换成新盖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外在的、物化的东…  相似文献   

15.
在大千世界里,报道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报道对象以及如何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性步骤,它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新闻发现。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它的本质特征是“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新闻发现则是指报道主体对进入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有无新闻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同样一件事,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对同一新闻事件,记者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给观众提供不同的信息,反映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会很不相同。新闻角度是记者凭借新闻敏感,为了充分展现新闻事实的价值而选择的报道角度,是记者观察、挖掘、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侧重点。不同报道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客观效果。只有从新闻事实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一面切入,才能具体、深刻地认识事  相似文献   

17.
近期,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纷纷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播出了大量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春节前后推出的“建设新农村”系列报道。综观新时期的这些有关“建设新农村”的广播电视报道,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最新进展。但是,也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把“建设新农村”的概念和标准简单化、公式化,导致新闻报道存在“失真”现象。这样不仅不能正确实施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反而在农民心中产生了不好的负面影响。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军。新闻媒体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加强了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但从报道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深度不够、缺乏新意、影响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宣传的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连云港日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注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打“贴近”牌,让“主角”说话,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新、出彩,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就新闻的本质而言.新农村报道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总结已经成熟了的经济现象和规律.也不是去歌功颂德,一阵风地去推介各级党委、政府建设新农村的表面成绩和一些并不成熟的经验。新农村的建设并无固定的模式.决定了新农村的报道需要前瞻性和指导性,需要对初显端倪的现象和事物进行彰显,以显微镜的作用对这些现象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分析,指导新农村的实践。能否及时地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弘扬优良的思想作风.将对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新农村报道应深入探究农民的内心世界,及时把握农民思想中出现的新苗头、新动向、新问题.为有关部门准确及时的引导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农民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也应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新闻媒体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去报道问题.分析问题,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促进问题的成功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