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少俐 《青年记者》2012,(20):24-25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互动媒介,同时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时代的来临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推进民主化的开端.在现实中,网络的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换平台,使高效理想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无疑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受众融入媒介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李强 《传媒》2015,(10):74-75
以网络为平台的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网络新闻也凭借着社交媒体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得到了迅速发展,就目前社交媒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在介绍社交媒体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时代下的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为日后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促进社交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朱勇钢 《现代传播》2023,(12):20-29
新闻产业的突围路径至今无解,另一个面临困境的是新闻学基础理论。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或可推论:因为没有描述底层原理的新闻学基础理论,故无法推导出新闻产业的突围之路。新的解题思路是,基于事件哲学理念,建构交流平台模式,用该模式阐明所有交流事件、交流平台的共性,继而,利用交流平台模式可推导出新闻交流平台模式。再以新闻交流平台模式分析新闻活动历史,最后得出新闻媒体与新闻平台的本质特性,即新闻媒体是为新闻交流服务的职业群体,它用新闻手段组织与主持新闻交流;新闻平台是新闻交流的媒介空间。明确新闻媒体和新闻平台的本质特性后,即可推导出新闻产业的突围之路,即依据新闻媒体的本质特性重塑新闻社交平台的媒介形态;用组织与主持新闻讨论的方式提升新闻媒体的新闻交流服务能力;新闻媒体在运营新闻社交平台的同时运营商品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4.
徐超超 《新闻世界》2013,(7):160-161
【摘要】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人类可以超越传统交往的时空限制、主体范围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的社交功能可以用“社会互动”一词描述。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平台,既有传统的网络社会互动的特点,又实现对人类互动行为的重构。本文通过概述新浪微博作为网络互动平台所具有的共性,结合新浪微博互动呈现出的新特点解析网络中的社会互动,并探讨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帕克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类型,其功能在于"促使人们讨论"。沿着这一知识社会学视角来考察网络时代报道庭审的新闻实践发现,虽然传统媒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受到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冲击和稀释,但整体的新闻实践却丰富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人们因网络技术摆脱时空束缚得以更多地参与到可视的公共交往中去,而网络时代下的庭审报道正逐渐趋向于以核实事实、阐释事实、探讨多元议题、反思新闻生产等实践积极促成公共交往。  相似文献   

6.
传媒视点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打造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国新闻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实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上的突破,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思路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社交新闻聚合网站综合了社交属性与新闻资讯聚合功能,将新闻阅读、信息分享、社交互动、评论交流融于一体,极大调动了普通用户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的积极性,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美国最为著名的社交新闻聚合网站reddit为例,通过对网站内容来源、新闻发布过程、受众互动等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下社交新闻聚合网站的新闻生产机制以及传播模式,最后分析了这种新闻生产样态对网络新闻生产方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伟  李明文 《当代传播》2007,(3):105-106
新闻采访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双向性互动活动.记者重视采访中的互动性可以使双方进入最佳采访状态,提高采访效果.本文从言语互动、角色互动、心理互动、情感互动4个方面,分析新闻采访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沙壵 《编辑之友》2022,(1):5-10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闻学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学者们纷纷提出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如何重构?研究发现,群众新闻路线是破解当前中国特色新闻事业发展困局的一个可取的、替代性重要的思路.群众新闻路线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新闻史的遵循,而且也对当代的参与式新闻、社区新闻学、用户新闻学等具有解释力,还能与专业主义的新闻观念、新闻话语构成对话关系.群众新闻路线除了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原则进行新闻生产与传播外,至少还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群众参与新闻实践,二是新闻参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0.
媒介的形态决定并不断重塑新闻呈现的样态。媒介融合、网络,以及多媒体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协同使用,促成了"参与式新闻"需求下的新闻呈现样态变化。本文从"参与式新闻"的核心理念及其所带来新闻样态的变化入手,结合发达国家新闻业的相应变革,分析了新闻的未来走势;进而对"参与式新闻"环境下的新型人才资质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变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是富有动感的一项运动。单向制动的新闻,显然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双向互动的新闻才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增强报纸新闻的互动性,是新闻概念题中应有之义。所谓新闻互动,顾名思义应该是编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满足与促进。纵观中外新闻学,对新闻定义时,莫不将编者、读者作为传播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主体予以确  相似文献   

12.
谢文静 《青年记者》2002,(12):45-46
网络时代的到来曾被很多人认为是真正民主化的开端。的确,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畅所欲言的平台,使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网络的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受众接近媒介的权利。从理论上讲,媒介接近权的扩大有利于新闻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3.
5G、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打开了“数字交往”之门,让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社会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样态发生重大变化。智能传播时代,坚守“以人为本”原则,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交往互动良好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交往中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益发展的国际互联网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个与地球空 间相对应的网络空间。人们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的交往活动越 来越多。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模式由此产生。这 种交往模式,麦克卢汉曾预测,将继20世纪的文字交往模式 和电子交往模式之后成为21世纪人们交往的主导模式。更有 人大胆地预测: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超越传统在真实生 活空间(物理世界)形成人类所赖以建构的新的社会网络,人 们所有的活动都将在网络中进行。这些预测也许为言尚早, 但现实生活中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网民和计算机数,足以说明 网络交往模式会越来越渗入人们生活,为人们所运用。  相似文献   

15.
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的应用发展,使人们习惯在虚拟环境中以虚构的身份进行交流和分享。为满足新形势下读者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图书馆参考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的功能,增强互动性,调动读者参与访问的积极性。为此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构建了3D虚拟图书馆社区,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互动是形成和消解地域偏见的基础.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网络社会,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社会的互动方式,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社交等虚拟交往活动,从而动摇和颠覆了地域偏见形成和维持的基础.这种态势一方面迅速形塑出新的地域偏见,另一方面也促使历史上某些已经固化的地域偏见逐渐消弭,网络社会中的地域偏见在互动交往中处于一种新...  相似文献   

17.
彭扬 《东南传播》2014,(2):83-85
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下人们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虚拟自我更成为人们用以呈现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虚拟自我早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就存在,在网络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中之后,便大面积以外化的形式出现。本文主要从虚拟自我在网络交往中的呈现以及它的本质,来探讨在网络交往中虚拟自我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雪 《视听》2022,(2):120-122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技术的革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关系,也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结构.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出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和交往空间,重塑了人们的认知、交往和行动框架,显示出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在个体层面连接时空、在平台层面连接内容、在组织层面连接关系.然而,社交媒体无限连接也带来了诸如信息过载、社交倦怠、隐私泄露等一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起,社交网络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同.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社交网络传播特有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之成为网络广告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现有广告形式利弊,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探讨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的核心价值与社交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为网络广告传播能更好的发挥社交网络平台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互动新闻同样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络传播平台来进行新闻的传递,而网络互动新闻的特点就在于其注重互动,以互动所得的信息作为主要信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传统新闻不同之处.为了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可参考信息,以网络互动新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的作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