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凭借一路走高的收视率迅速成为现象级大剧,获得了受众的普遍认可.出于内在需求和外在"话语奖惩"机制的诱导,受众纷纷加入观剧潮.在观看该剧过程中,受众的廉政期待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在现实中产生的失望情绪得到某种心理补偿,而剧情设置和所宣扬的主题能够将人卷入其中,引发价值共鸣.受众基于追逐娱乐时尚、呼应大众审美转向的心理,自发地参与到对该剧的"二次传播"之中,助推该剧持续火爆.  相似文献   

2.
边铀铀 《传媒》2021,(20):51-52,54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我国重大题材剧的突破,实现了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创作层面实现了"破圈",在受众层面也成功"出圈".该剧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指导下开展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人物鲜活、内容务实、模式创新和美学升华,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转向.总结该剧的成功经验,对于重大题材剧如何触动受众心弦,全面增强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传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纸牌屋》第二季上载第一天,观剧人数就是第一季的八倍。主演凯文·斯派西曾说该剧99%的情节都是真的。关于该剧是否揭示了美国政治“腐朽而黑暗”的现实,成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观众都在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播的五大要素之一--受众,不管是对于媒介自身创作的内在要求,还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它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是用来看的.而受众不仅仅只是充势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它尊毫承担着创作者的角色。本文以都市情感剧《男人帮》为例,从受众在接受电视产品上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方面,阐述了受众对于电视创作的重要性,只有完全清楚掌握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加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高质量的电视作品。  相似文献   

5.
海马 《视听界》2006,(2):35-36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3%,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  相似文献   

6.
随着香港回归 ,港、台电视剧对内地观众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其表现就是 ,以香港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在内地播出之后 ,收视率居高不下。金庸的小说在内地也成了抢手货。在香港剧火爆大路之时 ,台湾剧也不甘寂寞。琼瑶次次在言情剧上发威 ,连续拍摄了《还珠格格》上、下两部共60余集电视剧 ,播出之后 ,小燕子成了街谈巷议、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仅如此 ,该剧的播出还产生了两个不同凡响的后果 :一是该剧在内地炒到了几十万元一集的天价。另一是播出该剧的电视台在剧中放肆地插播广告…  相似文献   

7.
王秀丽 《今传媒》2014,(12):101-102
《士兵突击》的热播在当年影视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观众当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士兵突击》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精良的制作以及出色的表演,更是因为该剧极为精准地把握住了大众文化时代普通受众的收视心理。剧中对平民英雄形象的塑造、对质朴情感的推崇以及流露出的反智倾向都源于对当下文化背景下电视受众价值取向及审美认知的准确把握,让电视受众在观剧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心理的替代性满足,投其所好、有的放矢正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襄樊电台姚华创作的广播剧《清水湾的风波》(以下简称《清》剧),以洗练的笔触展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矛盾,塑造了较为丰满的艺术形象。该剧的编导、演播者、录制者以敏锐的审美表现力,忠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具有较为鲜明的艺术特征,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评述。一、深蕴的戏剧冲突广播剧是具有戏剧性的听觉艺术。《清》剧围绕计划生育工作的艰辛这一条主线,通过在典型环境中活动的典型人物展现  相似文献   

9.
路晓  江南 《新闻世界》2014,(6):297-298
自从2013年12月18日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之后,该剧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由此产生了"都教授"、"叫兽"、"二千"、"炸鸡和啤酒"等大量网络名词。该剧在演员、剧本、制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满足了受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吉曼 《今传媒》2012,(6):80-81
《北京爱情故事》是一部不仅讲述爱情故事,还包括一代人共同成长经历的故事,一部对青春和情感进行反思的青春题材剧。讲述三个人的家境、性格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面对爱情、事业的人生态度和抉择。通过几个年青人在北京的奋斗故事,穿插着商战、爱情等元素表现了年青一代对残酷青春深刻的反思。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剧,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简单的爱情剧。该剧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开掘上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内涵。笔者将从三方面进行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姝颖 《东南传播》2016,(4):106-109
作为IP总裁剧的典范,《花千骨》自开播以来备受关注,收视率高居不下。该剧的成功在于其内容新颖、传递正能量的特性契合了观众的心理需要;名人效应和偶像效应的作用及其强有力的直观宣传抓住了大众眼球;周播策略和设置悬念的方式,使得该剧被持续热议,吸引了无数观众。同时该剧使用低门槛,高到达率的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互动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观众。  相似文献   

12.
随着香港回归之后、港、台电视剧对大陆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其表现就是,以香港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在大陆播出之后,收视率居高不下。台湾剧也不甘寂寞。琼瑶再次在言情剧上发威,连续拍摄了《还珠格格》上、下两部共60余集电视剧,在大陆播出之后,收视率空前高,小燕子成了街谈巷议、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仅如此,该剧的播出在大陆还产生了两个不同凡响的后果。一是该剧在大陆炒到55万元一集的天价;一是播出该剧的电视台在剧中放肆地插播广告,有的台在剧中的插播广告时间甚至超过…  相似文献   

13.
李盛龙  杨柳 《东南传播》2018,(1):106-108
反腐剧以《苍天在上》(1995)播出为开端,几经辗转,近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反腐剧亦渐成热点。迄今为止,反腐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反腐剧内涵的厘定及其发展历程的探索、反腐剧文本、市场营销、受众研究等方面。梳理和分析反腐剧的已有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认识反腐剧并促进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21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受众研究、受众调查、受众调查研究三个概念进行了区分,指出目前国内受众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受众调查研究,并且受众调查研究本身也存在若干问题,尤其是调查没有围绕理论目标进行,缺乏理论假设的指引,经验概括没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些缺陷构成了新世纪我国受众研究创新的起点,由此笔者从研究的角度、理论和体制三个方面对受众研究的创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幸小利 《新闻世界》2014,(11):108-110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民族志的调查方法,通过在线观察、参与讨论、数据记录和内容分析的方式,主要以微博、百度贴吧、视频播放论坛等虚拟社区为田野调查点,以2012年的热播剧《后宫甄嬛传》的主要电视播放时期和网络投放时期为观察时间段,历时大约一年,针对该剧的热播现象以及在网络上引发的讨论热潮进行学理分析,主要探讨了社交媒体对该剧的助推作用以及社交媒体对于电视传播形成口碑效应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6.
热播的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引起较大反响的《仙剑奇侠传》是国内第一款由RPG游戏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的收视率情况,《仙》剧在2005年2月份上海市收视率排行榜中位于第二,在其他城市播出时也达到了不俗的收视率。目标受众定位准确。《仙》剧将受众定位在青少年群体,主要是从娱乐消费方面考虑。在现今高速发达的经济生活中,青年人成为体现社会消费能力的强大群体,现代青年的喜好、心态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电视剧创作的风向标。应时而生的《男才女貌》《一米阳光》等青春偶像电视剧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鉴于青春…  相似文献   

17.
周杰 《新闻爱好者》2010,(3):99-100
《丑女无敌》是湖南卫视自制偶像剧。该剧自2008年播出以来,创造了新一轮的电视剧收视高潮。该剧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把握了受众的品牌认知、身份认同等心理,因而受到热捧。  相似文献   

18.
邱乐群 《中国广播》2018,(12):22-24
本文以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广播剧《本色》为例,对广播剧创作过程进行剖析,笔者认为,时代脉动、工匠精神、声音特质是该剧成功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9.
杨洋 《视听界》2002,(6):61-61
广播剧《扶贫媳妇》曾在广播节目创优评比中荣获市、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是一部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百姓生活特色的文艺作品。该剧播出后,我们先后收到近百封听众来信和上百个电话,都给予了好评,并一再要求重播。回顾《扶贫媳妇》创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题材时代化。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制定了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增加扶贫工作的力度,这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以来,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报载,在首都北京和全国许多城乡,亿万观众每晚在该剧播出时锁定CCTV第1频道.不少机关、学校、部队、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观众收看后自发或有组织地进行座谈讨论.这个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苏联发生的“保尔的故事”,一时间成了世纪末中国人谈论的热门话题。 笔者以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荧屏保尔热”并不过分。 《钢》剧何以如此吸引观众并引起强烈反响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该剧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