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对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现实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遗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人为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核心,保护的主要对象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物质,相关的制品和场所亦是其重要的载体。做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称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急需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的一种履约行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该遗产。在《公约》框架下设立的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区分是:前者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并以此彰显遗产的地位;后者则更多地强调了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陈林 《北京档案》2009,(2):33-34
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有一定的缺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决定在<公约>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语的界定中,规定只保护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中相互尊重要求"的遗产项目,此要求在该《公约》实施过程中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原则。本文从《公约》的起草历史入手梳理该原则的形成过程,阐述其意涵,并从《公约》近十年的名录评审实践探讨其基本要求、考量因素和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2010,(1):86-96,158
公众民俗学指民俗在新社会语境下,在民俗发生社区内外的实际展现和应用,它与其传统被展现的社区成员之间对话和合作中进行。通过强调对话和合作,公众民俗学家拒绝应用民俗学家对待社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认为民俗学家不应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强加在社区头上。虽然受到将民俗及其传统承载者客体化的一系列诘难,但公众民俗学为跨文化边界展示社区传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概念工具,使得社区成员可以保护他们自己的传统。公众民俗学家通过展示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民俗研究方法论等,丰富了美国民俗学理论和方法,加深了他们与其研究社区之间的关系,使民俗学家的工作获得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无形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视野。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或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或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2010,(2):105-114,158
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是以宗教为基轴展开的,始终潜藏着"靖国参拜"与"信教自由"的悖论。将无形民俗资料改称为无形文化财纳入指定制度,内部动力是神道联突破政教分离原则的企图,外部背景则是世界遗产条约中文化景观这一子范畴的增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念与民俗学对"文化"的认识相龃龉。信仰的文化遗产化,可能侵犯"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权,导致信仰、信心的躯壳化,并带来其他学理、伦理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相似文献   

10.
张树锋 《新闻窗》2011,(4):128-128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中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荷兰签署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此之前,荷兰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筹备和讨论工作。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荷兰非遗保护工作的定位理念、机构、实践和相关法规。文章认为,荷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管起步较晚,但正以谨慎而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如在各项工作中,政府起辅助和支持的作用,而主要工作则由博物馆、学术机构、社区等来承担。这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模式有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博物馆研究》2007,(2):68-72,88
2004年,自我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讨和实践工作已进行了两年有余,尽管业界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已有所认知和了解,但是保护工作的开展依旧处在雏形阶段。现阶段各地方对"申遗"工作兴致颇高,但对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尚缺乏认真和有效的探讨,笔者欲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及博物馆在这项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谈点粗浅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变化和历史更迭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图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指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展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别对新媒体和民俗图形进行分析,并对两者融合模式的传播进行策略探究,提出了多维度传播等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流行和重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文化部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最近公布“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行动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以及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成绩。但客观地说,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如何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似乎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作为以收藏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己任的民族类博物馆,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在博物馆界过去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行动,给民族类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民族博物馆界应抓住这大好时机,丰富完善民族博物馆学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大力发展民族博物馆事业,为保护传承我国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概念的范畴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组成。文献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且特殊的组成部分,我们对其关注仍然不够。应以"档案"概念为基础,在学理上明确"文献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其进行专项立法保护。可以考虑利用修改《档案法》的机会,推动《档案法》向《文献遗产法》的转型,实现国家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6.
<正>城建档案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记录,是文化遗产申报的凭证与参考,城建档案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更为直接,相比之下,城建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较为间接。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用"政府介入""旅游经营""文艺展演"这三个关键词进行大致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了村落的文化客体化、带来了内发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今后有必要实现从"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的转换,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思考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民俗学研究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坚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战略的高度,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行了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2011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出版业应努力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生态民歌在主流媒体上闪亮登场,随着最年轻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的诞生,随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出,人们第一次近距离、全方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惊叹于我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文化界、知识界多年努力的成果.盛世有忧,一件事情被特别重视,说明了这件事到了不得不关注的危险地步.在非物质遗产保护问题上也不例外.文化行政部门、民间文化传承人及专家,这三者是民间文化普查、保护及振兴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出版业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保护和弘扬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出版人理应认真研究并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