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军 《大观周刊》2012,(35):230-230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们,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张晓华 《大观周刊》2012,(52):310-311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数学日记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谈谈对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或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建议,或自己学习数学的反思,或对作业、考试各类问题发表意见,或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王艳丽 《大观周刊》2012,(10):144-144
教学幽默应与语文课堂结伴而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是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因而,这样的"助手"也是倍受教师青睐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课后温总理与教师代表座谈,并发表了讲话。媒体近日发布这一讲话,在其中,温总理讨论了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问题。最后落脚到一点: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晓凝的支教日记》之所以与众不同,除了云南的异域风情、孩子们的纯真可爱、村民们的质朴好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次,作为记者的我们不仅仅是旁观者记录者.也是一个体验者和参与者,记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让这组报道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少新闻理论将这种报道归类为体验式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在报道内容上注重过程胜过结论,强调展示一个场景、记录一段经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了解报道的全过程后自己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做记者要细心、敏锐。一次,与朋友聊天时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出于关心,自己的孩子而经常翻看女儿日记,一天,母亲却在孩子的日记中读到了孩子留给她的话:“妈妈,请别看我的日记……”其实,这不过是朋友随口一说的小事,但我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父母沟通的范例,于是.我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写出《妈妈,请别看我的日记》,刊登在2005年5月31日《唐山晚报》的头版头条。  相似文献   

7.
闫君利 《大观周刊》2013,(7):200-200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现实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采取因材施教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张勇  陈萍 《兰台世界》2005,(11):32-33
诚信档案作为一种有形记录,从最初对自己行为的记录,到后来对自己诚信意识的养成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发地管理自己。”诚信档案相当于建立一份学生的“道德信用记录”,而且这份记录将伴随着个人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黄辉凤 《大观周刊》2012,(52):230-23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于激威、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此说。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王俊杰 《大观周刊》2012,(35):208-208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的创新意识。 古代的《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是在于教育他们怎样去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1.
黎仁秀 《大观周刊》2011,(43):128-12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李凯华 《大观周刊》2011,(50):193-193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提出的: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付宇方 《大观周刊》2013,(2):172-17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不断被发掘、整理与出版。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滞留南京的西方国家人士从第三者角度所著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从加害者角度所著的《东史郎日记》。这 3 部日记被译成中文出版后,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以日记这种文体,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下了侵华日军对南京人民所犯下的这种反人类、非人道的累累暴行。人们在审视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日记时可能要问,有没有中国人自己记录下的日军暴行日记?如能发现当时中国人自己所写的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记录…  相似文献   

15.
潘小军 《大观周刊》2011,(23):175-175
1教师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较高的使用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说过:“教师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中都成为最重要的、最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因而,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语文教师应当紧跟教育形式的发展,在具备传统的语文教育素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更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孟丽娜 《大观周刊》2012,(8):164-164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杨峰 《大观周刊》2011,(52):189-189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晓琼 《大观周刊》2013,(12):342-342
作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在通往优秀的路上应该做一个先行者。美国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坤白默尔在《教育的勇气》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次精神之旅,优秀教师是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的,进行着心灵的救育。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都需要对专业的重新认识,对教育的重新思考,对同伴的重新寻找,找到自己的发展共同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充满诗意的教育,我们的劳动才具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舒坤伦  刘明强 《大观周刊》2011,(41):137-137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的前言写到.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的确是这样的,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绝对是有改革的必要的。在这里.自己作为第一线的教师.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冉海英 《大观周刊》2011,(52):113-113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受关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