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媒体领域,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时代要求,传统电视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逐渐走向了媒体互融。而在媒体互融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应当如何顺应媒体环境实现发展和创新,这是每一个电视传媒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媒体融合技术在电视节目策划中的应用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实现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受众对传统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视媒体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应立足于数字技术综合战略;推行双效淘汰机制或者聘请外包;实现经营收入多样化,以期获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也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电视媒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不例外,必须迎接挑战,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编导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参加者,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主体位置,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作为放送媒介的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端口,电视节目需要具备在多种媒体端口放送的水平和能力。新媒体视域下出现的这些新形势,对电视节目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电视编导应该具备更全面了解观众喜好的能力,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媒体视域下出现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人们对娱乐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品质更为看重,尤其对电视画面构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条件,要求电视摄像构图必须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并且符合当代人们的欣赏观念。本文主要对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电视摄像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构图策略,通过整合的方式向观众呈现更丰富的视觉现象,将促使电视节目成为有效的画面形式,旨在能够给电视摄像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电视观众无论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还是画面质量都有了比以前更加高的标准,观众需求提高的同时也对电视节目的摄像工作人员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视摄像中的构图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电视摄像构图的特点与技巧,来为电视摄像人员的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模式成为传统媒体创新性发展的新趋势,摇电视就是将电视与微信紧密结合,在多屏时代到来时,为电视媒体带来第二春。本文立足于对摇电视的认识,从摇电视看跨屏互动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以更好地推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艺术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基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是电视事业腾飞的基础,而艺术创新对电视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始终伴随着电视技术同步发展的,这就对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就包含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处理和艺术创作两个部分.也就是"硬件"和"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视导演不仅要为观众创造更符合时代需要的节目,还要关注节目的收视率。本文对电视导演应该拥有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相关素质与能力的策略,希望对我国的电视导演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发展给我国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新形势下要保证传统电视媒体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求加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战略转型。本文先就当前我国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简析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最后就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进行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电视媒体,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电视导演作为电视媒体中的创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下披荆斩棘,使电视节目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导演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州 《采.写.编》2016,(5):99-100
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的电视节目样态,因极大的娱乐性与互动性为电视媒体带来了良好的社会表现,并为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不断的竞争中确立了部分优势.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其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并得到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新媒体的出现顺应了这种时代的要求,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与此同时,新媒体的日益壮大也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是目前急需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消亡论此起彼伏,新媒体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做出以下判断:"新型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对家庭和社群的整合作用消失,受众群体的碎片化使电视特定的传播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媒体将重塑电视。"①新媒体于电视而言不是替代,而是对电视以往的中心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冲击,从受众、内容生产到传播模式,电视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电视的颠  相似文献   

15.
周妍 《采.写.编》2021,(12):46-4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媒体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予以系统化分析,而后,从节目制作水平层面入手,提高节目制作效果,后期编辑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占据主要地位,影响着节目制作的成效,也关系着节目收视率等,因而本文主要针对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技术的应用相关内容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激烈的竞争是电视互动的催化剂。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比尔·盖茨曾经称,互联网势必取代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视主动与新媒体相融合,新媒体的互动传播特性被电视媒体普遍使用,互动正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记者》2013,(5):23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在2013年第4期《电视研究》刊文,认为电视要坚持以高品位、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赢得观众,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观众特点进行变革。电视人既不要轻视,也不要惧怕新媒体挑战,但要有应对挑战的心态、智慧和能力。种种迹象表明,新媒体正在步入主流媒体之列,对电视而言,新媒体带来挑战,但也是变革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收视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各类商品、技术、人才都在全世界流通。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平时的娱乐时间,大多数人会选择电视节目,各类各样的电视节目让人们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各种新媒体充实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通讯类的新媒体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新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的电视媒体也需要改变,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电视编辑,电视编辑是电视媒体的核心部分,只要电视编辑转型成功,电视媒体也会随之变得更优秀,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电视编辑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化、学习,完善自身,进行角色的转化和功能的拓展。本文将从电视编辑重要性,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功能拓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受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享受文娱节目的固有方式。政策指引下,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纷纷与新媒体合作。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渠道,各级电视台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把握融媒体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征,不断对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在新时期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毛婷 《今传媒》2014,(5):136-137
新媒体时代下的长尾理论给传统经济模式带来了强烈冲击,对文化和传媒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拟结合长尾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对部分案例的分析,对电视节目在新时期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探究长尾理论将如何影响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