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新闻界》2004,(2):21-21
人才,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石,更是现代传媒竞争力构成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在新闻传媒业飞速发展和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育适应现代新闻传播发展和传媒竞争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促进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新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娇子品牌推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界》杂志社、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娇子品牌推广公司共同举办的“娇子”杯新闻教育论文大赛日前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为期一年,面向全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和新闻传媒人士征集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大赛…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正式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近60位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回顾、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等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探讨。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适应多元媒介交叉融合的新形势,确立融合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新闻传播教育的立场,合理规划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精准改革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案,形成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特色,培养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4.
白净 《新闻记者》2015,(7):79-84
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新闻学院,被公认为是美国新闻教育,同时也是世界新闻教育的开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由早期的新闻教育向更广泛的传播教育扩张,主张跨学科交叉和精细化培养,与传播技术结合更加紧密,甚至提出"去新闻化"理念,更强调视觉表达和内容创新,包括广告和公关在内的策略传播教育近年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与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途径与方式均有不同的方法来阐释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媒体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闻传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新闻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新闻传播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探讨新闻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惑,提出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希望对强化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或者说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比较传媒大国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经验,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邱沛篁 《新闻界》2001,(6):23-24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从1981年招收首届新闻专业本科生算起,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今年十至十一月,四川大学为隆重庆祝新闻教育二十周年,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反映二十年不平凡历程的《记者的摇篮》、汇集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学术成果的《新闻学论集以及展现师生最新研究成就的《传媒文化》等三本专著,相继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十月三十日上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吕重九、原川大党委书记饶用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李之侠、四川省老年记协主席吕齐、中共四川省委宣传…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必须明大势、识大体、顾大局、谋大业。在当前,要把握大势,就要了解三中全会精神、全球的技术革命,以及传媒界的现实问题;要为大势而改,就要了解学生的培养要求、新闻传播的环境变化、新闻传播受众的变化,以及新闻传播形态的变化;要随大局而动,以创新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要谋大业而进,即重构新闻传播的教育体系,改革新闻传播的教学体系,创新新闻传播的教材体系,优化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传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贯彻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沈惠娜 《东南传播》2012,(11):87-88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近20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无论是其媒体还是教育领域,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一股"开放"、"去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思维浪潮。可以说,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台湾媒体产业政策开放,传播系所剧增,新闻传播教育自成一景。本文就这段时期,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特色、问题试作阐述,以期对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有所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代雅赤 《传媒》2018,(12):83-85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就业难与媒介化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日益上升、用人单位猎寻优秀传媒人才难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进入公共传播时代,传播关系由原来的强主体性特征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传播过程中的公共理念与公共精神成为基本的传播伦理要求,传播目标的公共利益取向日益突出.与之相对应,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公共传播范式转向成为必然,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转换原来的"新闻传播"范式为"公共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也开始了大跃进。高校规模的过度扩张,在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目标模糊漂移、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在新闻传播教育中也先后表现出来,面对新闻传播教育出现的危机和困惑,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力争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19)
<正>本报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沛篁教授主编的《新闻传播教育探索—邱沛篁自选集》一书,近日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邱沛篁教授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先后任四川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至今仍然活跃在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领域。这部图片集包括"感恩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距今已经将近九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当中,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不过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亦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5.
吴信训 《新闻界》2001,(5):30-31
研究21世纪的新闻传播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回答:在21世纪,应当培养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当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弄清,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众所周知,当人类社会叩响21世纪大门的时候,正值由工业化社会演进到信息化社会。风靡世界的信息革命实质是信息传播的高新科技革命。令人目不暇接的传播高新科技的应用,使总是最先沐浴高新科技成就洗礼的新闻传播业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整个人类社会惯常的传播规律及传播秩序也发生强烈地震般的巨大震荡。在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竞争空前激…  相似文献   

16.
媒介环境的变化引发人才需求变化,进而促使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调整.国外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社会科学的导向,国内的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也呈现出转向社会学的趋势.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和中国社会学独特发展路径为充实和改善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可能,具体体现在理论、研究方法和相契合的培养目标上.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新闻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在这个被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次浪潮”里,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体育类、农业类院校遍地开花,甚至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里也纷纷涌现。然而,与新闻专业大量开设相对应的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繁荣发展,但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被新闻媒体接纳。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素养的坚守、回归媒体实践的教学与走特色化之路三个方面探讨了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走出新闻教育困境的现实路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蔡敏 《新闻界》2004,(5):21-23
借用一句话说,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似乎“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新变化、技术新发展、人才新需求、改革新动向的剧变大环境中,新闻传播教育将何去何从?《新闻传播教育导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困境、使命、出路等议题.书中抛弃了严肃学术著作惯用的引经据典之风,融入了大量生动的工作实例、生活体悟与人生智慧,让读者顿感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需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