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声屏世界》2007,(4):29-30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流下了眼泪。然而,“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1.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活动多数以电视媒体作为主办  相似文献   

3.
李秋荣,一位和"火"已经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三十年前是消防战士,十多年前是个有一定级别的消防警官,前几年转业,又做了一家消防工程设备公司的掌门人.无论是做灭火的还是防火的,无论是驭火战士还是"防火工程"制造商,李秋荣笑称,一直以来自己都在与火为敌,和"火神"作对.  相似文献   

4.
一、一年一度的约定 2013年2月19日,正月初十.此时,大多数中国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而每年大约这个时候,无论是回家的儿女,还是已经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一个一年一度的节目,等待一份一年一度的感动.在过去的十一年里,这份荣誉从孩子的手里一次又一次递送到获奖者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它也慢慢的传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这个节目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盛典.当奖杯在荧幕上慢慢升起的时候,我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这个节目前行.  相似文献   

5.
"感动中国"已成为人们时下语境中的流行语词,这缘于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节目<感动中国>.6年,整整6年,<感动中国>连续推出的60位感动人物和6个团队,他们所产生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也被誉为年度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宛如一台精神"春晚",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6.
"打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2003年的第一届到2009年为止已经是第七届了.作为最初的参与者之一,几年来笔者一直关注着"感动中国"历次年度人物评选以及其品牌的传播力.应该说经过近七年的传播积累,"感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乃至中国媒体的一个标志性的栏目,其传播价值已经远远越过了节目本身,甚至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精神震撼力.新华社曾发表评论称:"<感动中国>的评选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媒体中最有影响力、也最有权威的人物年度评选活动."本文将从"感动中国"节目的最初的传播缘起,谈谈这一评选活动传播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及对于媒介操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起举办的大型人物评选活动,它以"感动中国"为评选主题,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节目已经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成功的品牌活动,并被誉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在典型人物报道范式上可说是一种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岁末,一位英雄的名字感动了金华,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跳江救人英勇献身的解放军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在被评为2007年度"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荣获"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之后,孟祥斌又当选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祥斌事迹之所以能在全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新闻报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次报道的成功对今后开展典型人物报道又有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9.
一位万里之外的异域老人,为何要在人生暮年定居中国?又为什么会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位老人身上,究竟有着怎样不凡的传奇故事呢?2009年7月24日上午,"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9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女士,从山东省  相似文献   

10.
采写新闻的路上一直都有感动的故事.过去的2011年,让人感动的地方特别多,无论是慈善公益事业,还是民间大讨论;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大调整,还是欧盟经济危机大起底;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媒体大融合……我们从没缺席,追问真相、探究内幕、还原事实.人世间的真善美,爱恨情仇,每天都在版面上精彩纷呈,这确实令人感动,每一个字,每一段话,每一个线条,每一幅图画,都倾注了同仁许多心血.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在全党全国隆重纪念建党90年之后,又有两件大事引人注目——一场遍及中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使中国的新闻版面和形象焕然一新;一次远在外太空的"交会对接",使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扣响了未来空间站的大门,中国航天人所创造的"航天精神"再次感动中国.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岁末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兰州落下帷幕,暸望新闻周刊的记者王艳明、张燕在艺术节期间对秦腔的发展状况做了一次采访,他们发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年轻人已经很少走进戏院了,秦腔的吸引力正在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秦腔的演出市场正在萎缩.  相似文献   

14.
浅阅读的危害及出版人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艺 《出版科学》2006,(1):76-77
2004年12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公布了一项"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的结果:未成年人最爱读图,渐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这条消息对于一个文化大国、一个文明古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如果人们热衷于这种浅阅读,只在简单的快餐中游走,细微与情感被人为抽掉,文学作品不再具有感动人、启迪人的作用,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人的使命感将不复存在.这对于担当传播文化、启迪新知的出版人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基于此,我们这些从事图书出版的出版人有必要对浅阅读的危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为弘扬祖国的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5.
田瑾 《青年记者》2007,(22):63-6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档大型公益节目,该栏目自2002年开办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对于一档大型年度性电视节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这次两会会风特别好,报道也透出一股清新之风.清新之风体现在:报道的主题鲜明、记者的眼睛向下、方法是紧盯热点、作风是见缝插针. 一、主题鲜明:"中国梦" 今年两会报道,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省市级媒体;无论是党报系列,还是都市报系列;无论是纸媒,还是广电;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围绕"中国梦"主题来进行.就拿我本人来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到北京第一天,人民网的记者就请我参与他们举办的"代表委员热议‘中国梦’"活动.会议期间,又有一家报社向我约稿,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无论代表还是读者,每天都沉浸在"中国梦"中.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将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此事件引起了关注,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力求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一事件所体现的表象缘由及背后所隐藏的根源症结.看看"Don't be evil"是谷歌这家公司的道德践行理念,还是资本家的公关口号?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自从2002年10月首次启动以来,《感动中国》先后推出了几十位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也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成了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感动中国》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国内发展最成熟、影响力最大的"感动"评选类栏目当属央视精心打造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该栏目于2002年推出,一般选出10位年度人物(另有特别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0日,吸引了70万参观者的法国巴黎列宾国际发明展览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中国的"抓斗大王"包起帆,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发明家们的钦佩目光和热烈掌声,一次又一次走上领奖台,连续从颁奖者手中接过了4枚闪光的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