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历史档案》2017,(3):48-61
清朝在建立初期赐封八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中除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子外,均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尽管如此,郑亲王一脉一直很有势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不久,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等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端华被革去王爵,赐令自尽。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被攻克,清政府大赦天下,犒赏群臣,因"不忍以端华之故而革勋臣世爵",九月十九日谕令辅国公承志袭封郑亲王爵。承志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追封为亲王。但承志承袭郑亲王后不久,就受到御史弹劾,被交宗人府议处。同治十年六月,承志因雇凶殴毙户部主事福珣被革去王爵,圈禁二年。所遗和硕郑亲王爵由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庆至袭封。  相似文献   

3.
清朝在建立初期赐封八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中除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子外,均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尽管如此,郑亲王一脉一直很有势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不久,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等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端华被革去王爵,赐令自尽。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被攻克,清政府大赦天下,犒赏群臣,因"不忍以端华之故而革勋臣世爵",九月十九日谕令辅国公承志袭封郑亲王爵。承志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追封为亲王。但承志承袭郑亲王后不久,就受到御史弹劾,被交宗人府议处。同治十年六月,承志因雇凶殴毙户部主事福珣被革去王爵,圈禁二年。所遗和硕郑亲王爵由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庆至袭封。  相似文献   

4.
儒家中关于"礼"的思想和古时的"礼制"在制定身份法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法律礼法合一的重要时期,代表礼制的"八议"、"五服"等表现身份地位的制度也在这段时期相继入律。  相似文献   

5.
李文杰  付淑娥 《兰台世界》2013,(11):123-124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所收之《长生殿》(时剧),作者"四乐斋主人"即道光皇帝的亲孙子、敦郡王奕誴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载瀛。剧本的收藏者"退庵居士"是清末著名京剧票友文瑞图。此剧虽剧名沿袭了洪昇的《长生殿》,但却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剧本基本采用乱弹本的七字句、十字句,未使用俗曲曲牌,故而非"时剧",亦非昆曲。  相似文献   

7.
<正>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雍正皇帝第四子。1735年即皇帝位,年号乾隆,俗称乾隆皇帝。他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帝,却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彰显对皇祖康熙的尊崇,不超越皇祖在位61年之限,他于乾隆六十年宣诏退位,当了四年太上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太上皇。他不喜繁文尊号,在传位诏书中钦定尊称其为"太上皇帝"即可,因此他并无中国传统历史上太上皇不断累加的繁长尊号。薨逝后尊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6,(3):58
东岳庙供奉的东岳大帝是道教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是传说中掌管人间生死富贵、统领众鬼、总管阴曹地府七十二司之神.东岳大帝本是泰山之神,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去封号,称本名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正庙在山东泰安城内.最晚是在宋代,对东岳大帝的信仰走出了泰山,相继在各地建造东岳庙.  相似文献   

9.
1882年12月(光绪八年十一月),军机大臣王文韶和景廉因涉嫌与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有关,先后退出军机,所遗两缺,经西太后批准,由翁同和与潘祖荫补授。 在翁同和入参军机前,中法两国就越南问题开始了严正交涉。翁同和入参军机后,不但参与了这一交涉。并针对法国的侵略,先后提出了支持刘永福黑旗军抗法,积极派兵出关抗法之建议,为中法战争初期主战的代表人物之一。军机处改组后,他虽离开,但仍关心战局,并大力协助奕譞,为争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东晋褚太后敬父礼之议是一次经学立场、价值取向与现实政治考量交织在一起的大辩论。此议发生的时间不是《通典》所记的永和九年,而最可能在永和元年正月到七月之间。争议围绕褚太后以何种礼仪与其父褚裒见面而展开。蔡谟等人主张依邴原议,何充等人主张依郑玄议。尽管蔡谟等人的意见更符合当时流行的"亲先于君"的观念,而且得到褚太后本人暗许,但何充依仗自己执掌建康朝廷大权的地位与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仍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正七、议校晚上,灰蒙蒙的天空隐约可见几颗闪烁的星星。欧阳兆熊回到家,坐在饭桌旁。小儿子跑过来,他抱起儿子亲了一口,并告诉夫人说:"曾文正论学有文化含量,讲得真好。他论学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  相似文献   

12.
道光皇帝旻宁在位30年,在为政治国方面亮点不多,只能算是中庸守成之君,但在历代君王中崇尚节俭这一点上恐怕是举世公认的。清代笔记中对道光皇帝的节俭佚事多有记载。据说道光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极其节俭,甚至晚上只买五个烧饼,他和福晋各吃两个,其余一个给大阿哥奕讳吃。贵为天璜贵胄,却自奉俭约到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山西档案》2015,(2):1
年来多奔走,旅途无聊,行囊中总要放本书解闷。多年前香涛师弟赠送一套《曾国藩家书》,是钟叔河先生整理的袖珍本,手掌大小,便于携带,就经常放在身边,随时翻看。咸丰元年,新帝即位,万象更新之际,文正公却上疏告诫皇帝要戒除骄矜之气,言辞激切讦直,对时弊多有批评。一个月后,不仅未因言获罪,反而兼署刑部右侍郎。然而在随后写给四位兄弟的家信中,他对此无心炫耀,认为功名富贵皆不足恃,相反,对在家乡效仿当年朱子之法,设立社仓以救济贫户,更为上心。读书明理,修身立德,更是念兹在兹,未敢或忘:"凡人一  相似文献   

14.
正朱睦■(1517—1586),字灌甫,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人,为朱明周藩定王六世孙,镇平王之后,嗣爵受封镇国中尉而居开封。早岁曾讲业于水竹居之西,学者称:中年因文行卓异而被征举为周藩宗正,提领宗学;晚年筑室东陂上,延招学者研治经史,故又自号"东陂居士"。朱睦■虽然贵为宗室子弟却并无王孙奢靡之风,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都被他用于了藏书活动。时人记载:"是  相似文献   

15.
《论语》本是一册记述孔门师徒言论的书。但内中也有一些记行记事的细节。孔予作为教书先生,在他学生眼里,要么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要么是“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是那样高大伟岸,又是那样飘渺抽象。一遍读过,合上书本想要默一默老夫子的面貌,虽然老先生的正面形象多是在谈仁说礼,但从一些细节里却彰显出他的侧影,将他还原成一个可亲可近的普通老头儿。  相似文献   

16.
王俭礼学以故事学为基础,整体上呈现出因循旧制的特点,而非从经学文本出发构筑经义、改造现行制度。经对王俭礼议36则地毯式的梳理可知,王俭面对礼制难题时,主张"因循""从省"的比例达到73%。王俭礼议往往是据故事得出结论,经注并非不可或缺的论据,甚至只是作为点缀。王俭的"故事学"承袭自家学,并凭借其家学在南朝礼制因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南朝前半期礼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一张清单引发的热议 不久前,一名叫做"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发表了一篇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立即引来一片热议.根据这位网友描述,他是在上海地铁二号线无意间拾到装有这些文件的环保购物袋,里面的30多张照片已被公布在网上,内容主要涉及浙江省温州市和江西省新余市政府有关部门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出国考察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礼学"胎教思想是中国胎教思想的立论基础,虽然"礼学"胎教思想的主要目的是正礼及德育,而非追求医学效果,但它的相关原则与思想倾向却极大地影响了"医学"胎教学说。"礼学"胎教与"医学"胎教的内容相互交织、互为支持,共同构成中国传统胎教思想之主体。  相似文献   

19.
某家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本历史题材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洪武帝驾崩,子朱允(火文)即位,为惠帝。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短短的两句话中竟存在两处重大错误: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而非儿子,朱棣系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谢安传》卷首下各附传人名云:"……安弟万、万弟石、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按:"朗弟子邈","朗"为衍字。谢朗与谢邈为同一辈份的堂兄弟,都是谢安之侄。在本卷《谢朗传》中载朗父名据;《谢邈传》载邈父名铁,永嘉太守。而《南史·谢晦传》云:晦为晋太常裒之弦孙,"裒子奕、据、安、万、铁,并著名前史"。可见朗父据与邈父铁为兄弟关系,则朗与邈同辈。《资治通鉴》卷111晋安帝隆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