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仔细分析,认为“中经”一词始于三国魏郑默据秘书“中阁”(秘书中最重要、最完备的庋藏处所)之藏而撰之目录《中经》,其本义为“宫禁中之经籍”,泛指宫禁中收藏的各类图书。“中经”一词因郑默《中经》而知名,因目录书《中经》系完全依据秘书“中阁”之藏书而撰,故自郑默《中经》后,“中经”亦成为秘书“中阁”之代称。  相似文献   

2.
一、怎样正确区分“图书”与“文献”?第一,“图书”与“文献”都属于多义词。就“图书”本义来说,约有四种含义:一是因古人在图画书籍上皆以钤印存识,称私印为“图书”,系由“图书印”转化而来。二是“河图洛书”的简称;《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三是指地图、法令、户籍等文书;《史记·萧相国世家》中所载:“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四是泛指书籍、期刊、画册等出版物。目前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3.
古籍插图本     
“图书”二字最早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图书”指地图、法令、户籍等文书。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则是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其实,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间,有图之书固然很多,但无图之书也不在少数。尽管有些书没有图,我们仍然以“图书”相称。这反映了“图“和“书”的历史渊源关系。在我国古代,图和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插图本是古籍版本的一大类别。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图书?“图书”一词的函义古今有何不同?构成图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的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而又是不断发展着的传播知识的工具。图书一词的函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本身内容、形式的不断演变而有所不同的。在古代,对一切文字记录都称为书,相当于后世的档案,其作用主要是帮助记忆,以备查考。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文字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因此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图书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档案  相似文献   

5.
“文案”是由“文”和“案”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据目前所知,它最早作为文档名词出现在东汉的《太平经》中,有公文、案卷之意。后期“文案”增加了指代文书档案官职、图书账册、文书档案工作等含义。“文案”一词自汉代出现后,除在元代和民国的使用频率略有下降外,其使用频率一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使用的高峰期,现代“文案”更是在各个阶层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正本”一词的文档类义项最早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其含义是指相对副本而言的图书或文件的原本。在古代,“正本”一词的出现次数呈现波动性发展趋势,元代出现次数最低,清代的使用达到顶峰。在近现代,“正本”一词除了继承古代用法外,其使用趋于集中化与专业化。特别是现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的推广与实行,“正本”一词的应用有所创新,更加强调其电子文本,且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概念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文献的概念在汉语中“文献”一词的出现似乎比“图书”早。前者见于《论语·八佾》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而后者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若把这两个字分开,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所载“河出图,洛出书”,但尚未连成一个词。据宋代朱熹的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其又是指历代典籍和熟读典籍有学识的贤人。可见“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两个因素。元初,马端临以“文献”一词作自己著作的  相似文献   

8.
索尔·斯坦是美国斯坦——戴公司的总裁,他曾写过六部小说。他在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版的美国《出版商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使一般图书出版业有利可图》。“一般图书”的英文名词是“trade book”,即指在书店公开出售、盈利的一般图书,既不包括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专业图书,也不包括政府出版物,所以有时在中文中译成“贸易书”或“商业书”。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档案宣传的力度加大.“档案”一词渐渐成为热门词语.但由于社会公众缺乏对档案的深入了解.“档案”概念的泛化和庸俗化现象十分严重。在书店里我们不难发现以档案为卖点的图书.但大多数与真正的档案风马牛不相及,而在网络和媒体上.以档案组合的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即使在档案学研究领域也对档案缺乏科学的界定.出现了一些缺乏理论依据的档案称谓。这应该是国人档案意识觉醒阶段的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长期延续下去.因为这会影响国人对档案的科学理解.势必会影响其档案行为.不利于档案的正确使用和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有必要对“档案”一词进行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朝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史记》、《山海经》、《战国策》等典籍之中。汉唐人认为“朝鲜”一词来源于水名,这是不正确的。后有人指出“朝鲜”之名乃指日出之地,这个说法已接近本义。其实,“朝鲜”一词与时谷《汤谷》、明夷一样,均属汉语言文化系统,来源于东方海上日出之象。朝阳从东方海水(甘渊、汤谷)中升起,海水为之沸腾,明丽新鲜,光华灿烂,  相似文献   

11.
一份标准的名称应当确切地反映它的內容,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的“普通图书”及“著录规则”两部分均有可商榷之处: 一、“普通图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普通图书”一词是解放后流行于图书馆界的一个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除“线装古籍”、“旧平装书”(解放前出版的精、平装书)、“内部书”“外文书”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的许多目录学著作,对于“目录”一词的解释,大体都认为:“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篇目和叙录合起来组成“目录”一词,如: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何谓目录?目指篇目.录而合篇目及叙言之也”(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目是篇目,指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是叙录,即书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3.
我是“档”字,与“案”字结合组成“档案”一词,与“法”字结合就形成“档案法”这一有权威的法规名称,若与“事业”一词组合又形成档案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档案事业”一词,我还拥有一支人员众多的档案工作者队伍,要说我的“名气”够大了,“地位”也够高了,但使我深感遗憾和痛苦的是,在我尊敬的档案工作者中,竟有不少人把我的音读错了,我  相似文献   

14.
出书特色概观乔台山(一)出书特色的概念、内涵、表现是什么?所谓“出书特色”,即是“书”的特色和“出”的特色。出书特色=图书内涵+外在形式+运作方式+标志书。图书内涵包括:题材、体裁、语种、作者等项,是图书所承载的信息总和。外在形式是指载体本身,包括图...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0,(5):18-18
“图书”一词的来源:“图书”一词的 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的典故,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书评?“书评”是“图书评论”的简称,就是对图书进行分析评论。书评包涵两项内容,一是“书”,这是指书评的对象;一是“评”,这是指书评的性质。书评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书评文章或讲演等,则是书评者对图书经过研究所得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18.
“复合档案馆”一词是近几年常见的一个新概念,笔者认为这是借鉴图书馆界的“复合图书馆”而得之。相比较而言,图书情报界对复合图书馆的理论探讨要早于档案界对复合档案馆的理论探讨。早在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萨顿第一次提出“复合图书馆”一词;1996年,我国武汉大学黄宗忠教授发表了《论21世纪图书馆》一文,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舆论是公众对共同关心而又有争议的问题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舆论现象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舆”原本是一种车,“舆人”是指造车的人,后来被赋予抬轿人的意思。这个词出现不久,便出现了“舆人之讼”、“舆人之谋”、“舆人之谤”等概念,意指下层人的意见、看法。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一书中,指下层百姓对朝廷旨意的议论。长久以来,舆论即被认为是行动的先兆和政治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能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现代社会,舆论受到格外的重视,人们甚至将它视为和社会民主形影相随的精神活动。在古代,舆论…  相似文献   

20.
历史图类档案被习惯称为舆图,笔者发现"舆图"一词的含义,其概念范围不够广泛,不能函盖所有的历史图类档案."图牒"一词要比"舆图"更合适,为此通过翻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词海>、<中国大百科图书档案学分册>、<中文大辞典>、<测绘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舆图"和"图牒"两个词的来源及含义进行大量查证,试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