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梧樟 《四川档案》2005,(3):18-19
2005年4月的一个下午,我们来到西南民族大学采访了一位传奇的人物——一位在抗战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位藏族飞行员札喜泽仁。一走进家门,我们便见到了一位身着宝蓝色唐装,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的老人。他1.80米的个子,满头银丝,背有些微驼,几道深深的鱼尾纹和有些深陷的双眼。谁也没有想到,他竟是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说明来意,老人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三个女儿的陪同下,他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资料和照片,娓娓讲述起从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界倍受尊敬的蒋齐生已离开了我们,这是我们新闻界的巨大损失。在缅怀蒋老时,我们不由想起去年采访地的一幕幕情景。在北京市甘家口的一幢普通的住宅里,一位79岁的老人正在对两位来访的年轻人讲:‘’现在有些年轻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受主义严重。我们那时候.关心的是民族的存亡,考虑的是你为什么活着?为准活着?‘人生就是战斗’,我们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一束阳光透过窗子.照到老人的额头上.他那花白的头发和胡须在阳光下更显得明亮。考入缓慢、清晰而又动情的语调充满了小屋。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  相似文献   

3.
鲁南 《新闻天地》2007,(1):44-47
2006年10月2日,山东菏泽市某高校干部张学平夫妇远赴新疆,专门探望了叔父的战友薛树勋和他的老伴曲素芬老人。在两家人亲热相聚的宴会上,张学平激动地对薛树勋老人说:“二元钱的债让您还了半个多世纪,在您的身上,晚辈们学到了诚实守信的品质。我们两家要像亲戚一样永远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吴洁 《视听纵横》2004,(6):67-68
在众多的广播专业频率中,几乎看不到一个老年频率,只有上海电台的专业台中,有一个金色频率,还是老人和少儿合并的一个半拉子老年电台。当各专业台把目标听众锁定为“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知识、拥有未来”的目标听众时,恰恰忽略了对广播情有独钟的老人,我们不难看出广播界的“爱富嫌贫”。  相似文献   

5.
5月11日,一位自称是原万州区皮毛厂的职工,名叫颜朝满的年过80的老人,前来万州区档案馆查阅他1956-1962年在皮毛厂工作时的职工花名册,以证实他是皮毛厂的正式职工,可以请求政府解决生活费。我馆查找了该企业的档案,而该企业只存有1977年后的档案,没有颜朝满老人要找的资料,老人感到非常失望,我们就建议他再向旁人了解一些其它情况再来。过了两天,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孤独。我只知道。在我们这里,像我这样的岁数提到再婚。我就会被很多的人戳着脊梁骨骂,包括我的儿子和孙子。” 甘肃省偏远农村的徐会英老人一席话勾勒出了中国农村丧偶老人内心的寂寥和无奈。在我们密切关注70后、80后、90后等群体的时候。这群丧偶老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的生命轨迹又将给未来和将要成为老人的我们产生什么启迪呢?  相似文献   

7.
李琳 《新闻天地》2005,(4):29-31
同一城市 两个长相酷似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周勤豫内心仍然止不住涌起对卖猫老人李维皓的阵阵感激之情:“如果不是这位热心老人牵线,或许我们兄弟将永远不能相认。”  相似文献   

8.
巴金与施蛰存,这两位世纪老人,身前身后的遭遇竟如此悬殊。这种“比较文学”,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悲喜剧的复杂含义。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名称:孤寂才是凶手创意说明:不要让寂寞成为老人死亡的诱因。在中国每3个自杀的人就有1个是老年人,关爱空巢老人,从我做起。广告故事:也许我们看到过太多幸福的家庭,四世同堂,皆大欢喜;也许我们听说过几个沧桑的老人,孤苦伶仃,与世隔绝。与其他老人看起来,他们没什么不同,但他们失去了的,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子女。他们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人群,空巢老人。有这样一个老人,他每天都在市场上奔跑,到处打听儿女的下落;有  相似文献   

10.
如果让你对过去的与现在的“老人”分别作一番描述,他们出现的形象肯定是大不相同的。过去的老人,是对襟布衣大褂,有点絮絮叨叨的老奶奶辈;而现在的老人,则是我们的师长辈,他们不仅健身而且时尚,不仅看报而且上网,不仅老马识途,而且与时俱进……面对变化了的老人和他们的生活,我们该献上怎样的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11.
采访王萍老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不容易并不是王萍老人不健谈,也不是他不愿接受采访,而是找不到人。开始从知情人那儿提供的线索里找,一直打了几十个电话,一圈电话打下来却发现又回到了原点。最后调整了思路,从其高休的唐山市委找起,终于峰回路转,得到了他的准确信息。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我们如约前往唐山。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9,(1)
《河南画报》又改版了,距1991年秋天的改版算来,刚好八个年头。历史老人好像是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让旅行者转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他的始发地。当然历史老人也不仅仅是开玩笑,我们毕竟从否定之否定中,看到了新新版《河南画报》质的飞跃。那么我们从中得到了什...  相似文献   

13.
一则“嘉兴老人突遭遇意外,父母双亡于家中数天无人知”的消息,在2014年的初冬引起社会激烈的讨论。许多人指责在上海工作疏于关注父母冷漠的儿子,但现实的真相,和普遍存在的孤老问题,引发我们更深的担忧——当老人们无法得到儿女的赡养,当儿女不能作为老人养老的依赖时,他们该如何安度晚年?我们的社会和制度,是否为这个正在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群、不断加大的空巢老人群体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4.
常吉高速公路17合同段这帮筑路人是我们的贴心人,这一点不假,平日,谁家的小孩在工地玩耍,他们忙着把小孩送回谁的家里保安全。谁家老人来去城里,扛不起沉重背篓,他们的小车司机一见忙“踩一脚”,把背篓拉上车连同老人顺路带上一程。  相似文献   

15.
缅怀储老     
2011年1月18日16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以95岁的高龄倒在他最后的岗位上,他就是原江苏省委书记储江。当储老病危的消息传来,我们很是震惊。2010年的中秋前夕我们看望老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以当时老人的健康状况来看,过百岁是没问题的。那天我与同事准备好了月饼和水果,驱车前往老  相似文献   

16.
《新闻天地》2008,(6):44-44
5月14日早上,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新市南昌社区办事处走来了一位有些佝偻的老人,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表示要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老人说:“我看见地震中那些受灾的人,他们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都好比是哥哥、兄弟。  相似文献   

17.
张琴  汪晓梅 《新闻世界》2004,(10):12-15
九九重阳菊花开,又一个老人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访了生活在合肥的几位老人,他们有的儿孙满堂,有的独居或空巢,还有的选择在老年公寓内安度晚年。在他们普普通通的日子背后,其实也有许多未曾开口的困窘和尴尬,更多的是对生活小小的期待和心愿。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面对明天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采访历史的知情者、亲历者张耀祠,能在历史的“旮旯”里发掘出诸多珍贵的“旧闻”,帮世人厘清了一些历史迷雾。这位将军级的老人离世前不久,我们在他的寓所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张期勤  孙建 《军事记者》2002,(12):30-31
今年10月19日,空降兵某师隆重集会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暨黄继光牺牲50周年。这天,当年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地老首长、老同志们汇聚在一起,重温那场惊心动魄、威震中外的战争。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起当年最先报道黄继光事迹的该师宣传科新闻干事、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退休党委书记———刘云魁老人来。当我们驱车赶往风景秀丽的东湖磨山刘老家中时,才得知他因病去逝已3个月了。后来,我们从与他一起参加革命同生死共患难的老伴钟敏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以及他本人的事迹材料里,逐渐弄清了他报道黄继光的来龙去脉。这…  相似文献   

20.
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老年人再婚失败率非常之高。现在,10个再婚的老人中就有6个以上离婚。80年代末起老人再婚潮中组成的家庭,到现在大半以上已经解体;诉诸司法体系的老从离婚案里,90%是再婚离婚。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宽容的时候,很多再婚老人自己却没能挺住。这对于曾经举国上下呼吁给老年人再婚关怀的社会来说,无疑是迎头一击。在畸高的离婚率背后,隐藏着我们时代的多少无奈与酸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