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海萍 《新闻世界》2011,(2):130-131
本文在对"强国论坛"某些焦点议题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从新闻文体创新与融合的独特角度探析了该论坛的意见传播策略。经分析研究笔者总结出如下策略:设置多样化的品牌栏目,通过各栏目差异化的写作风格与表达方式达到新闻文体的融合与互补;相对一般论坛重评论轻报道的做法,"强国论坛"把二者紧密结合,意见表达必须以事实报道为基础,意见...  相似文献   

2.
陈岩 《新闻前哨》2007,(8):80-81
质监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个分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是接二连三的突发性食品安人事件的发生,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等坑农害农行为的蔓延,以及人们对生存健康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质监报道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受众平台,一些质监新闻经常上各媒体的重要版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精确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新闻报道,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的报道,它最早见于1824年的美国报纸。本世纪6o年代末,曾任记者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利普·迈耶首倡现代精确新闻报道之风。这种报道方式,实际上是记者将各种社会调查手段、科学统计抽样方法以及新闻采写技巧融会贯通来报道新闻的方法。这种报道不但能使新闻更加科学,给受众以量化的真实,而且能使新闻更准确、科学地分析和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所以,很快引起新闻界的重视。1973年,随着迈耶《精确新闻学》一书的问世,精确新闻学派的形成,精确新闻学课程在新闻院校的纷…  相似文献   

4.
运用寻租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假记者出现的原因,以及制度上给予解决的对策。假记者出现的直接诱因是新闻寻租,新闻寻租的根本原因是媒介制度缺陷;新闻制度的信息不对称,又使记者真假难辨,泛滥成社会公害。欲要杜绝此现象必须跳出路径依赖从根本上给予解决:加快制度创新切断寻租根源;高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新闻伦理建设;促进经营发行体制改革规范记者站管理。  相似文献   

5.
田红 《新闻与写作》2004,(11):20-21
精确新闻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及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报道新闻,使新闻内容能更准确地反映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它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排除了记者主观成见,反映普遍的民意,使新闻更加科学、客观,更具有普遍性、说服力,受到读者的信任与欢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报纸有了许多的精确新闻的报道,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采取一种更为科学具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那就是精确新闻报道,它能让读者更准确明晰地看到新闻内容,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然而,它也是存在着问题的,比如抽样方法不准确,问卷设计不合理,调查方法不完善等导致信息有误,甚至是完全的商业"作弊",影响其真实性。另外,报道内容过于生涩影响可读性也是精确性报道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精确新闻采用科学方法,可以使我们避免记者的偏见,这是科学方法的“利”;但是,科学方法使用不当,科学方法的“利”就变成“弊”了,也就会产生精确新闻不精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假意见。虽然民意测验强调以科学客观的方法,探求民意,但是民意调查的结果和其它的所有研究一样,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确的反映社会真实,因而产生了假意见,①误导读者。在民意调查的发源地美国,也有人批判民意调查误导了选民的选举行为。二、可信度低。宾夕法尼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雷皮伊通过调查发现,越是小报纸,越多的调查由报社人员自己去做,因此认为报社…  相似文献   

8.
唐嘉仪 《新闻世界》2011,(8):128-129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网民通过传播扩散,或是解释加工,或是协调干预,使自己的意见引起其他网民的注意、认可、支持和追随,以此对网络事件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的网民被称为"意见领袖"。在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微博传播的特点对"微公益"的传播现象进行剖析,并将着重探讨意见领袖在整个传播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类型相比,精确新闻报道有着精确性的数据表达和独特的数字呈现方式,可信度较高。在确保统计学和社会学上意义上精确性的基础上,媒体对于数据的呈现也必须做到准确和客观才能确保精确新闻的精确。而在实际工作中,记者与受众均对调查研究的结论性数据更为关注。而结论性数据生成的过程,对精确新闻报道的写作内容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交代清楚这些必要的过程,除使报道本身显得科学严谨,另外,也有利于受众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解读,以对调查结果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丁晓旭  刘慧 《今传媒》2013,(2):142-143
戏仿新闻是将"戏仿"引入到新闻实践之中,对传统新闻进行"恶搞式"的摹仿,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与舆论焦点。戏仿新闻最为直接的两个特点是"假"和娱乐性。"假"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依据之上,并非凭空杜撰,"假"只是呈现给受众的表象,传达的是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同样,戏仿新闻以一种娱乐化、戏谑调侃的方式"说新闻",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暗含对社会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发现事实、分析事实、从事实推出结论的新闻批评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对严格的数学精确思维、归纳思维和分类思维进行调查和推理,既有助于增加新闻批评的精确性,最大限度接近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又可提高报道的科学性,得出令人心悦诚服的批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发现事实、分析事实、从事实推出结论的新闻批评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对严格的数学精确思维、归纳思维和分类思维进行调查和推理,既有助于增加新闻批评的精确性,最大限度接近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又可提高报道的科学性,得出令人心悦诚服的批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陈骁  南楠 《新闻世界》2013,(5):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话题新闻"的报道方式在各新闻网站上唱起了主角,它标志着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报道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转向互动式、引导式。它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途径,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即时性、针对性、可读性。本文试通过对人民网"两会"人物话题报道的分析,以期为改进媒体人物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精确性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新闻界新闻报道形式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及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组织新闻报道,数据和图表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多,因而使新闻报道的内容能更准确、正确地反映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得到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大幅提升,最终导致精确性报道的兴起。我国真正的精确性报道首推《北京青年报》,该报于1996年1月3日率先在其“公众调查”专版上辟出“精确新闻”栏目,刊登《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一文,“从此拉开了…  相似文献   

15.
张宁 《云南档案》2009,(8):48-49
档案现象存在着精确性和模糊性。经研究表明过分的精确会使结果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通过对模糊数学的分析,探讨其在档案学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认识复杂的档案现象。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以其较强的现场感,短小精悍的篇幅在新闻报道中颇受青睐,而在新闻摄影报道中运用"特写"手法,则因为使新闻作品有了让人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力和较强的情绪感染力,更加"生机盎然",能够迅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新闻摄影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永红 《大观周刊》2011,(2):174-174
文章就假按揭现象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中国按揭贷款发展状况,包括假按揭在中国的产生,同时介绍了按揭贷款制度、假按揭犯罪的含义以及假按揭犯罪的形式;提出了应对我国假按揭犯罪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谨防"数字陷阱"--精确新闻常见的三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样式———精确新闻在报刊上渐渐流行起来。所谓精确新闻 ,就是借助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 ,精确新闻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 ,涉及面较广 ,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 ,更具有普遍性、说服力。精确新闻还运用量化的数字语言描述新闻事实 ,排除了记者主观成见 ,使新闻更加科学、客观 ,受到读者的信任与欢迎。目前 ,报刊上根据抽样调查报告改写的新闻越来越多 ,还有许多报刊专门开设了精确新闻栏目 ,如《北京青年报》的“公众调查”、《中国青年报》的“…  相似文献   

19.
周莹 《新闻世界》2012,(7):268-269
媒体对"八毛门"事件缺乏证据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本文以"八毛门"为例,简要分析媒介无意识的产生,并且指出新闻是一种社会建构,新闻活动的结果是使社会现状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名制从网评员做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下,不时有此类新闻:一些地方对不同声音、批评意见乃至揭露问题的声音进行封堵。网络上则充斥着这般风景:一些观点相左的网友相互对骂、攻讦。这种现象不太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