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电视节目形态变化看内地传媒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卓 《现代传播》2002,(1):67-70
中国内地近 2 0年的电视改革使电视传媒逐步在三大传统传媒中占据强势地位 ,并在客观上成为大众传媒角色变迁的传感器。本文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 ,以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置内地传媒于改革开放的宏大社会背景之中 ,探讨内地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渊源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内地电视节目形态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内地大众传媒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喉舌"和"宣传者",而是同时兼具舆论监督者、平民代言人、公德引导者、新型教育者、娱乐弄潮儿和情感沟通者等多种社会角色。传媒社会角色的多样与丰富,一方面突破了传媒传播内容的局限,"国事、天下事"固然是传媒的重点,但清官难断的"家事",鸡毛蒜皮的"琐事",嬉笑怒骂、开怀一笑、真情表白都可以成为报道对象,受众根据个人喜好各取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拟人方法,依据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分析了不同传媒所扮演的"传播角色"及其所具有的"人格特征".透过这些"传播角色"及其"人格特征",我们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4.
胡忠青 《新闻界》2008,(3):14-16
从新闻传播的规律角度分析,传媒在传播风险时面临着理论困境,即新闻(预测性报道、新闻策划)事实的先发性这一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导致了传媒在传播风险时的必然"迟到",而风险的潜在性与新闻显著性之间的矛盾、传媒自身特性等问题必然会使传媒在风险社会中充当"报警"而不是"预警"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传媒发展史显示,传媒是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一方面,社会为传媒提供了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各有侧重。毋容置疑,“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媒功能、角色转型与建构往往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规定性。”②新闻传媒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滨 《新闻记者》2007,(5):32-34
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的事件,一度成为占据各大媒体重要版面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的传媒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引导者、“看戏”者和“瞭望”者,三类角色的话语表现也姿态各异。  相似文献   

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电子传媒为首的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侵入公众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直接背景和现实,面对大众传播的传媒角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转型期传媒的立场、动机、条件、表现、变迁以及传媒在社会改革中的角色、功过,发现目前大众传媒业总体品性"缺少信仰、目标和方向,态度犹疑",社会表现为"畏惧权力,亲近市场,疏离弱势",社会表现内容与方式是"娱乐与消费"。一言蔽之,大众传媒业与现阶段的社会转型一样也陷入了困境。如何面对,除了顶层设计、行业自省外,技术进步与民众要求有可能逐渐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对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伴随网络、多媒体等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的生成,大众传媒和新闻工作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长潇 《新闻界》2007,(5):35-37
新时期我国传媒业的社会角色及其定位呈现出多重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传媒人才需求以及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密不可分.科学的人才机制是新时期我国传媒业的社会角色及其定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传媒领域中,传统媒体①长久以来留给公众的印象是更强的公信力、更高的可信度,以及与制造、传布流言(谣言)的“绝缘”和在辟谣环节的当仁不让.以往的传统媒体基本不参与流言制造和传播过程,仅在辟谣环节发声,扮演辟谣角色.然而,在进行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也加入了流言的制造与传播过程.这对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的角色、整个舆论场域都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传媒是承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信息的基本载体,也是两岸政党沟通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两岸政党沟通的基本历程,认为传媒在促进两岸政党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着促进相互认知、培育情感认同、弥合政治分歧以及提供舆论支持的作用,并经历了传递政策、传递事实和传递影响力的角色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传媒在促进两岸政党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蕊  王银芹 《传媒》2015,(2):67-69
新信息安全观下,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化导致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起关键主导作用,而传媒作为政府与公共之间的桥梁,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在公共危机事件面前,传媒更应重视舆情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稳定、预警和反思角色与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技术是推动传媒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不仅使媒介存在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而且改变着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广电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众由原来的"受传者"变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传媒的"参与者"、广电内容的"提供者"以及广电服务的"享受者".同时,在信息泛滥的当今时代,广电传媒不得不以内容的细分来吸引有着不同需求的受众,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已经被"细分化"了的受众.  相似文献   

15.
媒体体现着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丰富内容,必然也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X二代"报道中媒体从信息传递者逐步向社会活动参与者转移,由此引发媒体角色定位的一系列争议话题。媒体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与受众预期是目前"X二代"报道中媒体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既"X二代"信息传播语境中,媒体承担的社会角色难以完全割裂或区分,应是传媒观念与现实情境的一种复合,即是报道者又是分析者,既是监督者又是引导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  相似文献   

16.
传播力传媒价值竞争回归的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阳 《传媒》2006,(8):52-52
"传播"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mmunication,有时也被译为"沟通",因此,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的意义常常被强调为"共享".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价值共享的过程,传媒作为专业化的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其价值自不用说,也在于能够为社会之价值共享贡献多少力量.在我的理解当中,传媒这种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可谓之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建构和谐社会际遇着风险社会来临的现实背景,我们面临的风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四个方面。风险社会构成了传媒新的媒介生态,也赋予传媒新的社会角色。新闻媒体要勇担责任,做到:呈现风险景象,提供风险预警;进行风险报道,参与风险定义;设置风险议题,搭建沟通平台;开展风险批评,监督风险决策;传递风险知识,塑造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影响着中国传媒。传媒得益于这些力量的推动,在社会话语表达和公共空间的建构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传媒同时又受这些力量的掣肘,市场绩效的趋利本质、碎片化的新闻理念、强国家传统的持续影响,致使传媒只能是离散的而非合力的、有限的而非常规的公共空间建构者。  相似文献   

19.
张莉 《新闻界》2012,(15):58-61,71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对于报业的改革先行,广电传媒更多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广电传媒改革"搭便车者"角色扮演的成因。广电传媒改革的"搭便车"行为也是广电传媒自身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从何处入手呢?我们党采取了从解决理论问题入手的方针,并根据当时的实际选择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两大理论问题,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理论大讨论。笔者的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开始起步并发展起来的。任何一种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人类对其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无一例外。传媒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是从对传媒经济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起步的。作为研究起因的现象,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终身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研究的"路引子",它的"任务"就是引领研究者进入新科学本质研究的大门。传媒经济研究"动因"的客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媒形态实体内在动力的客观性;2.传媒经济研究条件的客观性。理论是一门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科学是人们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所谓理论科学就是关于对事物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传媒经济学是一门新生的理论科学,即对于传媒形态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任何一种新事物、新理论的出现、成长和发展都是在博弈中完成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现象。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出现和发展也不例外,它的成长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同样是在博弈中完成的。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形成的具有中国传媒特质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支点理论体系;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发现了人类本体传播特质、人类本土传播特质以及人类传媒一体化特质即人类传媒融合特质,并形成了具有"三特质"特点的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为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打好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借用人体结构描述了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元素理论、传媒经济专题理论、传媒经济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三大基础理论——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以及它们分别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位置决定地位、决定权利、决定功能力。传媒经济理论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传媒经济理论及其基础理论在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群中的地位、权威性和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