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拐点论增添了注  相似文献   

2.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报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于2001年7月8日成立。五年来,事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翻了一番,相当于五年再造了一个报业集团:新增8个媒体: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有一张报纸发行过百万份和一个刊物发行过百万份的“双百万”报业集团:年均利润增长29%,新上三个总投资达7亿多元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为自有资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报业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4.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X):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上半年,我国的GDP达到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称.全国广告业经营总额上半年同比增长18%,报纸广告的营业额同比只增长了5%.与2005年一样,低于全国广告业和GDP的增幅。报业广告下降的fq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医疗等行业。这反映了2006年的报业在面临寒冬、拐点之际,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举措来迅速扭转被动的局面。虽然,在2006年下半年由于受世界杯影响,其中报纸的啤酒广告投放增幅还不错。但是,由于报业的改革创新还未真正开始,所以整体上来看,2006年报业还是没有出现质的变化。为此,200"7年的报业发展必须及时创新。勇于改革,才能谋求长远、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闻实践》2011,(1):57-57
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报纸日发行量同比下跌0.8%,但亚洲国家报纸日发行量却增长了1%。其中,印度报纸平均日发行总量更是达到1.1亿份,成为世界最大的报业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京华时报前社长吴海民先生在《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文中提出了“报业拐点论”。此后的几年中,我国报业的自营广告经营额从2005年的256亿元增长到2011年469.45亿元。增长了83.38%。但是.当时间到了2012年,我国报业将出现真正的拐点,现在到了重提“报业拐点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陷入了经营困境。有人认为,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拐点”,报纸进入到一个下滑轨道,特别是广告增长率的持续下跌,是中国报业进入“寒冬”的标志。在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行业背景下,三种报纸处境尤其尴尬:一是曾经一马当先的拓荒,在市场上一枝独秀风光无限后被后来居上的新竞争超越,迫切需要再次创业重铸辉煌;二是新办报纸办报有年,却一直不温不火,找不到突破点,在瓶颈下苦苦挣扎寻找方向;三是处于市场边缘化的报纸,想改头换面成就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报业来说.2005年和2006年是不同寻常的两年.经历了连续1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4年下半年,报业印刷发展速度开始放缓。2006年3月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的数字显示,2005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比上年只增长了3.18%.在经历了连续10年平均15%的高增长率(其中最高为2000年的25.62%)之后,我国报业增长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11.
近来.国内报业不断传来“不幸”信息。香港上市的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利润同比更足下降了99.7%.净利润仅17万元。国内的赛迪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2005年8月份《球报》、《南方体育》先后停刊。200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报纸八成业绩出现负增长,国内报业似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我国报业经历了一个“跑马占地”式的高速增长时期。 ·报业集团在90年代纷纷成立;表明我国报业正向着优势规模型覆盖的方向发展。 ·90年代,晚报异军突起;同时,报纸的多版化趋势日益显著。 ·广告取代销售收入成为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自办发行成为我国报业发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其受众的规模,还是其影响力,都有了重大的进步。报纸种数由 1991年的1524种增加到1998年的2 053种,印数由1991年的236.5亿份增加到1998年的300…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范以锦的新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 范以锦说,如果硬要说“寒冬”,也不过是“倒春寒”,是暂时的。2005年,不少报纸的利润降低,广告收入下滑是现实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这表明中国报业在市场面前仍有着相当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报纸“消失论”刚刚落寂,金融风暴中欧美报纸倒闭声又起。浅浅的太平洋难挡这些信息与声浪对我国报业的冲击与影响。然而,环球并非同凉热,我国报业当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内外报业形势,科学决策,沉着应对,挡住大洋那边的报业“寒冬”.营造我们自己的报业春天。  相似文献   

16.
报业的困境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曾说,报业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暴利产业”,有人把中国报业比喻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蛋糕”。这话是可以用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佐证的。近20年来,中国报业都是高歌猛进,一路飘红,报业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与GDP的增长速度相伴而行。不少省级党报、一些有影响的都市报都成为当地的税利大户。报刊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1900余种报纸加上9500种期刊,年销售额达300多亿人民币。目前,我国出版日报约1000种,日报占报纸总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20%上升到目前的50%左右。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我国出版的日报数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日报出版量的14.5%,日报出版规模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日报出版大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赵准 《新闻记者》2015,(4):86-90
报业“寒冬论”,源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报业广告持续大幅下降。2014年都市生活类报纸多个支柱行业广告出现断崖式下滑,拉动广告整体下跌,报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报业“寒冬”原因究竟何在,“新常态”下报业如何走出困境?本文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报业协会发表的2002年年度报告中,中国被列为全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平均日销售量达8200万份。在全球报业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报纸的发行量却在迅速地增长着。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间,我国报纸的累计增长量为30.3%。  相似文献   

19.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2010年经营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35%,实现利润上亿元,同比增长15.2%。三报日均发行总量超过了64万份,同比增长7万份。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文洪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全力打造一个拥有强势媒体、拥有先进技术、拥有财力支撑、拥有经营规模、拥有优质人才的现代传媒集团,在创优体制机制、构建全媒体运作体系和拓展文化产业中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曹鹏 《新闻记者》2006,(5):42-44
近来在报业会议与论坛活动中,“2005年全国报业经济走势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广告研究专家不约而同发出警告,而各地报纸的广告经营者也纷纷传来“预亏”或“利空”信号,兼之与此同时网络与新媒体快速崛起,同为传播媒介而此消彼长,“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更给报业前景笼罩上一个沉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