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4,(2):1-1
正"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国家统计局2月24日公布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首次发布了城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民阅读活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众、引领大众,是引导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全民阅读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是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的问题,因此在具体推进中要实现全民覆盖,全民"悦"读,同时要创造条件,引导阅读。  相似文献   

4.
韦诗业  龙琪秀 《传媒》2021,(19):87-89,91
"软传播"和"硬传播"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手段.伴随新媒体的推广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民族地区大众成为习惯接受"软传播"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新一代大众,"软传播"场域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阵地.然而与"硬传播"相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软传播"相对不足.今后,应充分重视以"软传播"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同时建构完善的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反馈机制和调节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了新的载体。探索利用新媒体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在当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公共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形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龙头,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传播下通过梳理出卢梭政治哲学逻辑脉络,从而对西方"普世价值"进行理论反思与哲学清算,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维度展开分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运动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而深刻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理应起到舆论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媒介语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两面性,特定主体只要能尊重新媒介语境的传播规律,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网络化水平,通过媒体融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搭建传播平台,吸纳大学生意见领袖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风格,就能将挑战转化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水平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宁倩 《视听》2016,(12):21-22
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实质,并以大众化、常规化的路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社会重要的理论课题。在广播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被深入地解剖与实践。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的系列品牌活动,其内在实质、价值取向、社会导向及作用都有力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的当下价值与未来效用。  相似文献   

11.
苏远信  严丹 《传媒》2015,(19):33-35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首次得以明确.从那时候起,作为一份机关党报,一个把握着社会舆论导向的媒体,《北海日报》一直在探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媒体,利用自身平台,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了未来中国的美好图景。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淮安日报》社会新闻版推出的"好人善举"栏目为切入点,试图从主题选取、报道内容、语言风格等三方面,来解析地方党报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中发挥更大的社会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报作为党的重要宣传阵地,如何结合媒体职能,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学习雷锋——永恒的宣传主题持续宣传雷锋精神。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最初由560名雷锋生前战友转业回到地方后组建。半个世纪以来,在他们的感召下,践行雷锋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邓州"编外雷锋团"一直是《南阳日  相似文献   

15.
媒介资讯     
正媒介资讯·时政要闻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之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桥梁,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体验、思考所得,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实现由外在被动接受向内在主动认可的顺利转化。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价值逻辑、实现路径和开展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实现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范军  龙亚莉 《出版参考》2021,(4):4-8,12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发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多样化的形式被演绎和呈现,然而其大众化传播效果并非很理想.本文认为通俗表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价值和深厚意蕴进行大众化传播和培育的重要途径,而这一途径实施的基础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准确阐释,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通俗易懂的话语叙事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表达与传播的关键,"深入浅出"才能寻求铭刻于脑于心于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并结合实际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框架,以期更加契合当下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徐鷃 《新闻窗》2014,(5):77-78
党的十大八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当前,社会进步产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新农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问题,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意义"、"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实现"三个方面深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进一步理解与挖掘更好地解答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过程中的价值怎样才能得以实现,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扎根具有很大意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