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传播路径、受众范围、媒体效果、营利模式、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媒体融合的基础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经费条件、资源条件、体制条件等.推进媒体融合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明确融合的目标与任务,开展政策制定和相关立法行动,媒体本身也要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郭艳菊 《传媒》2021,(12):32-34
在融媒体建设的大环境下,地市级媒体面临着"一城多媒"的融合困境,需要在观念、体制、资源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实现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初心.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本文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为例,尝试从人才角度破解地市级媒体融合困境.  相似文献   

3.
陈国权 《编辑之友》2021,(5):32-39,45
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难点有待突破.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针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难点提出了市场机制的顶层设计思路.按照媒体融合的市场机制要求,展望主流媒体推进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前景,可在技术手段、运营推广、内容生产、流量变现、发展战略等环节中确立市场竞争意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4.
方立明  连志成 《传媒》2021,(21):26-29
数字改革是撬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为例,深入分析数字改革浪潮下温报集团智慧媒体的建设背景、建设路径、技术特点等,就智媒融合的框架、路径、机制提出解决方案和实践样本,对报业加快智媒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至今,我国的媒体融合改革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在中央的部署和政策的鼓励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均呈现加速融合态势,初步形成了技术先导、移动优先、功能多样的全媒体矩阵.随着"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发布,我国将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媒体融合也将进入深化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级主流媒体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差异发展,协同高效,形成中央领头、省域统筹、市区联动、县域跟进的传播网络和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静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5,27(4):313-315
媒体融合是当前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但其面临着忽视传统媒体、融合平台化以及缺乏复合人才等挑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优化内部生产流程、开办新型互动栏目、深度加工数据内容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了媒体融合的一些新模式.当然,媒体融合尚需解决监督管理、版权保护等关键问题,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媒体行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加速推动传媒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如何在媒体融合中发挥数据价值、如何确立数据应用规范、加强数据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蓁蓁在《党管数据与媒体融合平台化》中表示媒体融合是中国方案,从党管媒体到党管数据管的是发展、规则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现实实践。在内容、技术、经营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及建党百年等历史节点的共同助推中,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出创新性、系统性的突出特点,在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虚实相生的智能技术、链接万物的泛在传播等前沿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面向未来的媒体深度融合蓝图已初显雏形。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已成为国内外新闻界的普遍共识,不同的是,中国媒体融合有顶层设计,是国家推动的战略布局,其蕴含着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稳固主流媒体地位的战略逻辑.故此,媒体融合要在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前提下开展,其目标之一是要更好地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媒体融合既要守住原有阵地,又要抢占新的阵地,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已成为媒体融合路径的共识.媒体融合是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转型的题中之义,而媒体转型又受技术、市场与政治三个关键要素的制约.在顶层设计之下,媒体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创出一番未来媒体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一词蕴含了一种动态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此在与存在者之间的指引网络.而这种网络也可以看成是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以及传播实践路径得以运行的潜在机制,透过媒体的指引,会找到人是身体的存在.通过对媒体融合进行认识论层面的反思,得出身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并且以身体为指引,辅以现代技术进行融合.在后疫情时代应对新型主流媒体进行全面纵深发展阶段,要发挥媒体建构的力量,这不仅仅是媒体组织间的合作,更是通过"大融合"使新型主流媒体成为社会组织者和设计者,挖掘个人资源配置清单,重构人与社会的共生状态,这或许才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建成全媒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圈的潮流,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倾向性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结合当下媒体融合的现状,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3.
当前,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兴媒体,公安微博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信息内容、传播渠道、运行平台等多方面的系统性融合,并逐渐成为警民沟通的重要工具,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全新样本.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成为大众传媒改革发展的方向.校园媒体面临内容单薄滞后、受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要继续发挥校媒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媒体融合被提上日程,不少高校开始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并非简单的平台整合或内容复制,而是一种从媒介观念、管理制度、操作模式到各类资源的系统融合.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传播格局、传播方式和角色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大众传媒影响力定义及评估体系已不足以解释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精神,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媒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对电视媒体及电视传播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重新界定和定位,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传播生态、传播规律、传播特点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全方位全要素进行能力培育和建设,电视媒体才能在媒体激烈竞争时代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陈博 《声屏世界》2017,(9):13-16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必须迈出的关键步子.在推进深度融合工作过程中,媒体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融合创新.本文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列举了其在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的一些积极做法,分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并指出地方媒体所面临的资金缺乏、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困难.  相似文献   

17.
李晓 《传媒》2021,(19):26-28
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成为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为期刊类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读者》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包括传播渠道、运营形态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通过构建刊网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开发多样化衍生产品、采取"优质低价"的发展模式、实行企业化的运营机制等创新策略,顺利实现了自身的媒体融合转型.本文从《读者》杂志媒体融合转型的背景出发,探究其融媒体转型之道,以期为其他期刊杂志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文化阵地、 壮大主流舆论的重要途径.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广电媒体在不断探索经营发展的新路子,力求以新的经营理念来适应市场.中央媒体和部分省级媒体各自有新的动作和亮点,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殷洁 《采.写.编》2021,(11):97-98
媒体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乡村振兴战略势不可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建设、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媒体融合浪潮从城市涌到农村,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信息交流、农民提高收入等方面注入新动能.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地区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做出剖析,以媒体融合助力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扬 《青年记者》2020,(1):11-12
媒体需要跳出传统上对"内容""媒体""传播"等的理解,守住媒体在社会职责上的正,创造媒体服务社会形式上的新。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融合发展从多点尝试走向全面推广,从中央级、省级媒体引领发展到县区级媒体创新跟进、地市级媒体持续探索,单个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部融合取得积极进展。媒体融合面临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发展要求,急需向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