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包     
《新闻与写作》2009,(3):61-61
报业将内容、广告、发行、通联等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的做法在美国日渐流行,从版面外包到读者热线外包,从版面设计到报纸网站内容,越来越多的报纸日常运作被包了出去。  相似文献   

2.
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产品的销售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只能操纵在自己手里。报纸发行质量的高低,份额的多少,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及其报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报刊都是交  相似文献   

3.
吴锋 《传媒观察》2005,(2):32-3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在探索报纸发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有7家报社,它们分别代表我国当今报纸发行的7种模式,也大致代表了当代中国报纸发行经营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玮 《当代传播》2007,(5):59-60
笔者赴美培训期间曾对美国报纸发行的配送系统进行考察.美国报纸现行的配送系统类似于我国许多报纸目前采用的自办发行,但更加规范、有序,服务更加到位.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发行直接关系到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经营收入。近年来,业内不仅对报纸发行的量,更对发行的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效发行等等。我认为,转型期的报纸发行还应重视另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发行结构。 一般认为,所谓发行结构,是指报纸征订和零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进一步从发行量和质的比较层面来分析,就能基本确定报纸发行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广告收益的影响,从而为报纸提供适应市场的科学预期。关于此,至少须从三个方面展开:(1)反映市场需求;(2)反映读者群的定位;(3)反映发展空间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王荣 《新闻知识》2001,(7):25-26,24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国内有些报社按照“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的发行方针,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  相似文献   

7.
孟倩 《当代传播》2000,(5):36-38
1985年 1月 1日《沈阳日报》率先实行自办发行,由此引发星火燎原之势,时至今日我国的自办发行已历经 15载。在这期间,自办发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速度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据统计,自办发行最初几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1990年前后处于发展的高峰期,之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1995年以后速度明显放慢,成稳步推进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纸已有 820多家,占全国现有报纸总数的 40%左右。在这些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纸中,城市报纸尤其是地区级以下的报纸占了绝大多数。省级以上的报纸数量不多,前几年仅有《天…  相似文献   

8.
朱广盛 《传媒》2001,(3):55-56
在我国南京、广州、成都等地都先后上演了硝烟弥漫的报业大战。发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报业人员的首要任务。 竞争呼唤新的发行机制 我国许多报纸沿袭多年的邮局发行方式,在近10年中虽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改革  相似文献   

9.
吴锋  许彦奎 《今传媒》2010,(1):45-46
近几年,我国报纸发行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庞大的发行量耗费了大量纸张;零售发行中每天有大量报纸未能售出,造成浪费;90%以上的报纸在城市发行,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农民几乎没有读报机会,城乡报纸千人占有比高达15:1,城乡居民"信息沟"日益扩大。凡此种种,折射出我国报纸  相似文献   

10.
报纸发行自从打破“邮发”一统天下,有了自办发行、自主发行、多渠道发行格局之后,发行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家报纸都使出浑身解数,或改变原有发行模式,或探寻新的发行之路,或推出旨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和服务手段的多样化、人性化,越来越受到报纸主管负责人和发行领导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 《新闻记者》2001,(8):55-58
报纸发行量越大越好吗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报纸的发行量越大 ,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 ,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 ,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 ,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 ,报纸才能实现盈利。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 ,在…  相似文献   

12.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困扰着我国报刊发行企业。如何创新报纸发行方式,全面提高报纸发行水平,推动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标准化管理转型,使报纸发行量不断上升,无疑是摆在各级报社面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周耀明 《传媒》2001,(12):40-41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报纸零售逐渐成了人们喜爱的文化消费方式.但目前我国报纸发行的方法,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以订阅为主,据有关资料统计,零售率还不到总发行量的15%.在西方报业发达国家,一些报纸的零售量约占报纸总发行量的50%,与此相比,我国的报纸发行在市场零售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因此,我们对零售在报纸经营发行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十分有必要,同时对提高城市广播电视报经营发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财经报纸发行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订阅方式、读者维护、发行布局、有效发行、发行体制等方面逐一剖析不足,提出对策,以期能让进退两难中的财经报纸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相似文献   

17.
吴锋 《青年记者》2007,(21):75-76
报纸发行"第三次创新"既不是自办发行吃掉邮发,也不是以邮发取代自办发行,而是以整合营销理念为先导,结合数字时代的基本特征,对报纸发行的游戏规则、组织框架和盈利模式进行全新建构,进而实现传统报纸发行模式的彻底转型。  相似文献   

18.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19.
王培先 《传媒》2000,(12):41-42
根据对我国报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广告收入一般占到我国报纸经营单位总收入的70%左右,目前我国的大型报纸,一般采取的是亏损发行的经营战略,即以低于报纸成本的价格发行,通过扩大发行量来提高广告价格,进而提高广告收入,因而广告业务是我国报纸经营中的最重要业务。  相似文献   

20.
解析中国未来的报业市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结构分析,我国报业供过于求,处于过度竞争的态势。在一些区域性市场上,部分报纸已经淘汰出局。这缘于“发行螺旋”的规律在起作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所占的广告份额超出它的发行份额,而发行量较少的几家报纸的广告份额低于它们的发行份额。大量广告流向在发行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报纸,从而加剧弱势报纸的经营困难。网络的冲击,加速了弱势报纸退出市场的过程。可以预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为数不少的二线报纸将在市场上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