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前所有未有的冲击.河南广电全媒体应时而动,深入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在新闻宣传中攻坚克难、掷地有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雄关》.该片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尺,彰显人民至上理念,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在创作中融入更多"情""理""趣"元素,传播策略上坚持移动优先,...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对钟南山媒介形象的塑造很好地表达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播优势,对于发扬中国抗疫精神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引领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为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紧围绕中央领导提出的"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目标,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理念,认真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着力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宣传与节目改革,充分利用重大突发事件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在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社)从1月21日开始,遵循网报融合的传播规律,把新闻报道的主方向转向全民抗疫。针对受众关注的焦点,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加油,以"快速""策划""服务"三招并用,实现满屏正能量,既讲好了全民抗疫故事,也积累了媒体深度融合的经验。"快"字当头,回应公众关切。  相似文献   

5.
2021年见证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颠覆性变革的延续与深化,呈现出"破而后立"的新趋势.本文从"抗疫""破茧""开元"等关键词入手,爬梳过去一年全球新闻传媒业的变革路径与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6.
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在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刻,《新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做到"居高而声自远"?本研究以"新华日报"与"抗疫"或"防疫"或"防控"或"疫情"为高级检索关键词,使用Gooseeker和八爪鱼采集器进行网页数据采集。通过将数据分为暴发期、平稳期两个参照组,针对"两微一端""政务平台""地方报刊"三个独立结构单位进行考察。结合传播力影响半径公式得出以下结论:《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两微一端"的传播力影响半径最大。"两微一端"倾向于吸收《新华日报》中疫情进展通报、防控政策、民生、交通、社会安全、科普辟谣的相关报道内容。与《新华日报》抗疫报道互动紧密的政务类平台,除了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淮安"显示度高。平稳期《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对政务类平台的传播力指数更高。《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江苏以外的地方级报刊中传播力影响半径不大,这与疫情发展态势、媒体性质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0,(12):2-3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系列纪录片《战"疫"》最近,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系列纪录片《战"疫"》,全片分为5集:《鼠疫斗士伍连德》《灭天花》《抗疟疾》《围歼血吸虫》《消灭脊髓灰质炎》,展现中国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体现中国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具有跨文化、跨种族交流的功能和使命。全球抗疫背景下,我国有效遏制疫情的同时也制作了一批扣人心弦的抗疫主题纪录片,全面、立体刻画了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诸多形象。本文试图以这类纪录片对媒介仪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家国共同体的建构与对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在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这类纪录片对内、对外多维度塑造国家形象的创新尝试,探索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雨洁 《新闻传播》2023,(16):122-124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用微观视角展现宏大叙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平凡人为切入口,真实地展现中国的乡村面貌,具体而又深刻地诠释了每一个普通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从纪录片的选题、叙事以及传播价值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索其创作理念与传播策略,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树立良好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内容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皓 《传媒》2021,(11):56-5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同媒体共同发力,利用短视频这一"利器"助力疫情防控"战疫",通过推送抗疫宣传内容鼓舞人心.众多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创新了发布形态和技术应用,记录全民抗疫影像,突出抗疫正能量与主旋律.本文以抗疫类MG动画短视频为例,探析新媒体图形动画产品如何引导网民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展现短视频助力抗疫宣传迸发出的希望和能量.  相似文献   

11.
杨晓帆 《东南传播》2015,(12):153-155
人文价值,即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应该体现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中,并通过新闻选择、语言组织和传播效果传承并发扬这种基本立场和观点。在新闻实践中,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具体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把关"和"缔构"、对新闻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以及新闻传播的目的与效果当中;中国媒体可以通过"以管窥豹、寓情于理""深度挖掘、动态表达""实事求是、平衡报道""多功能融合、交互为王"等方式实现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理念,从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为重新发掘与认知中华文明传播的核心价值资源与文明特质,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与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密不可分。抗疫精神蕴含的儒家"仁"和"义"有助于升华国人的爱国情操,"礼"和"序"助推社会治理建设,"源"和"行"维护生活存续品格。我国媒体应抓住机遇,拓展海外传播渠道,重视民间传播力量,释放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时代课题与努力方向。以有效国际传播路径构建为研究视角,我们要夯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国家实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倡导"平等包容"的国际传播理念,拓展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以伊朗"Twitter革命"为标志,美国展现了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传播的策略与战略,揭示了美国网络外交不但是传播新概念,更是政治新行动,本文尝试分析其兴起的两大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国乃至全球出版业生态,影响了我国出版业各环节的常规面貌.疫情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题出版、图书竞价折扣、直播与出版业融合、书展新生态四方面.疫情环境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线下阻隔、线上活跃的传播特征对出版业影响较大,使新旧媒体图书销售的竞价折扣恶性生态加剧失衡.高效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更早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更丰富的抗疫经验,加之政策扶持,使得战"疫"主题出版与线下书展在全球脱颖而出.疫情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融合创新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传统出版业的创新能力,也成为深刻反思行业痼疾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成为重要任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更为复杂.湖北因曾是中国战"疫"主战场而备受关注.本文以中新社湖北战"疫"及疫后重振的部分报道案例为例,尝试从地方视域探析如何做好外宣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汉语国际传播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近来对外传播研究的新领城,也是文化传播和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基于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学科的发展潜力,文章试图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几组核心概念和对应关系做一阐述,并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和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概念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也成为传播、交流的终极目标。儒家和谐传播的理论关注入自身的和谐、人际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一系列和谐传播的理念。可以说,儒家关于和谐传播的理念是中国传播理论对国际传播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丽滨 《今传媒》2016,(11):163-164
"国学"核心思想是儒家文化,其中"天人合一""中庸"的思想,"自强不息""重义轻利"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字作为汉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显示出大量文化信息反映中国的儒家文化,汉字的书法字形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汉字用于计算机最适合语音控制更适于传播,汉语反映出的文化思维速度和西方迥然不同,在传播国学时充分彰显出汉语的软实力,展示出"和平崛起"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