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大事记,也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获得显著成效的历史时期。"靖难之役"实际上一场叔侄争夺皇位站,胜负,早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战争的契机使得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
距今600多年的公元1402年,明朝首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城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冤杀事件。这一年,发动“靖难之役”,篡夺亲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终于攻陷京师。当他坐在皇位上叫建文帝遗臣方孝孺草诏即位诏书时,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方氏的拒绝,并被方氏  相似文献   

3.
国家档案局王景高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四期上撰文论述了我国历史上档案屡遭损失的事实: 明清时期 明初.燕王朱棣(明成祖)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靖难之役”。攻陷南京后,宫中起火,惠帝不知所终。朱棣夺得皇位后,将惠帝在位四年间所发诏令、大臣议事奏章等档案数千件“悉数烧毁”。明朝中期,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帝病重不能临朝,明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引军攻破南宫门,发动了拥英宗复位的“夺门之变”,  相似文献   

4.
国家档案局王景高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四期上撰文论述了我国历史上档案屡遭损失的事实:明清时期明初,燕王朱棣(明成祖)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靖难之役",攻陷南京后,宫中起火,惠帝不知所终。朱棣夺得皇位后,将惠帝在位四年  相似文献   

5.
周文革 《湖北档案》2007,(11):39-41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活剧。两剧的导演,一是建文帝,一是永乐帝。建文削藩,激成“靖难之变”,刀光剑影,干戈扰攘,结果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永乐削藩,从容不迫,谈笑之间,恶藩被削,众王俯首。同样是削藩,为何结局竞有天壤之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意味深长的问号。  相似文献   

6.
姚广孝为明初著名僧人,策动靖难之役,成就永乐大业。在诗文方面很有成就,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本文就其诗文集的几个版本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7.
某家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本历史题材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洪武帝驾崩,子朱允(火文)即位,为惠帝。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短短的两句话中竟存在两处重大错误: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而非儿子,朱棣系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8.
朱祖希 《北京档案》2010,(12):36-37
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政权之后,便登基称帝,改国号永乐,称明成祖.继而又决定迁都北平,并改称北京.随即筹划大兴土木,营造宫室.与此同时,还命礼部、工部派人四处寻觅陵址.其间便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叶官谋 《兰台世界》2012,(15):47-48
本文认为,广西武宣县仙岩洞留下的三首诗当属明代建文惠帝所作。建文惠帝在"靖难之役"后,不仅得以逃脱,而且在逃亡近四十年后,在游览武宣县仙岩洞时,白发苍苍的他抑制不住牢落多年的悲苦心情,于是题诗三首。  相似文献   

10.
陈溥  陈晴 《北京档案》2013,(1):50-51
从车水马龙的德胜门内大街往东拐进定阜街,气氛似乎立即就变了,商店少了,车辆少了,行人少了,显得格外安静.明初大将徐达镇守北平时,府邸就在这条街上."靖难"之役中徐达三子徐增寿立有战功,朱棣建都北京后,封徐增寿为定国公,承袭了父亲的府邸,因而此街称为定府街,后按谐音改称定阜街. 整条定阜街主要被两大王府占据着,西边是庆亲王府,东边是涛贝勒府.  相似文献   

11.
明代黄册档案遭毁 明代,在宫廷斗争和皇宫火灾中档案损失严重。明初,燕王朱棣(明成祖)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了争夺皇位的战争——“靖难之役”,攻陷应天(今南京)后,宫中起火,惠帝不知所终。朱棣夺得皇位后,将惠帝在位四年间所颁诏令、大臣议事奏章等档案数千件“悉数烧毁”。  相似文献   

12.
明朝特务机构的形成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以及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特务机构中的厂卫是明朝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的合成,本文针对明代特务机构制度——厂卫制度的产生及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明成祖人继大统并非名正言顺,靖难之役虽以其完胜结束,但叔侄骨肉相争,外藩以下犯上夺取共主之位,国家权威难免有所失坠,并相应引起思想秩序的紊乱。这种纲常扫地的局面,对于胸怀大志的成祖而言,是无法容忍的,必须尽快扭转。他采取恩威并用的策略,一方面武力镇压抗命不屈者,手段极为残暴,株连面也甚广;另一方面则对建文旧臣实行怀柔政策,投之以饵,争取昔日敌对阵营中重要人物的降附。这些措施使社会秩序初步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14.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定论。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通过大历史的新颖视角,从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入手,分析出明朝体制上不可根治的痼疾,指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命运。也  相似文献   

15.
作为解放西藏的关键一役,昌都战役规模并不大.战斗也不甚激烈。但是作战准备时间之长,战区之广,地形之复杂和任务之艰巨,却是解放军历史上罕见的。与其说这是一场军事战.毋宁说是一场政治战  相似文献   

16.
诗文玩味:历代题画趣诗枇杷不是此琵琵明朝人沈石田收到朋友一盒礼物及一封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沈石田打开盒子一看,却是水果批把。他笑了笑,赶紧写了封回信:'"承惠琵琶,开奁(lia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这位友人看到回信,禁不住脸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明朝"旅游业"的盛行,然后从明朝"旅游业"的盛行下群体意识形成、交通、旅社、茶馆、戏院等行业得以发展、旅游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四大审美模式形成四个方面对明朝"旅游业"盛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与中日两国的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文龙是明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在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政权的战争中,作为明朝的一员将领,占据辽东海面上皮岛等一群海岛,对后金袭击骚扰,牵制了努尔哈赤的向南进攻。但与此同时,毛文龙强横专断,遇事往往不受明朝官员控驭,而且面对后金政权进行的招降活动,也曾与之信使往来,予以周旋。现存的历史记载以及近世学者的论著中,对毛文龙抨击者有之,肯定者亦有之,然而有关毛文龙历史活动的资料却相当匮乏。于是,原书已佚而存于日本的抄本《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一书,就引起历史学者的关注。一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的原抄本,今存于…  相似文献   

19.
杨溥在明朝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位重臣,不仅虚怀若谷,清气若兰,而且清廉无私,知人善任。他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远近闻名,容人之“短”,用人之“短”却更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0.
涂开仁  甘胜进 《兰台世界》2014,(12):109-110
白银的地位在明朝经历了几个阶段,简单说是从"折银"到"征银"这两个历程,而这一过程的演变,也正好印证了明朝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