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现状和新的出版形势,分析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优势与影响力,提出高校科技期刊出版的4种模式:学术与经营分离,基本维持现有体制,与校内出版单位整合,独立设置科技期刊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2.
张同学 《编辑学报》2020,32(2):163-165
为了给科技期刊编辑同人正确处理政治性差错提供参考,比较分析了科技期刊出版实践中处理政治性差错的4种方法,即:期刊出版单位刊登更正声明,并作替换处理;网络传播平台加编者注,仅作统一更正说明;期刊出版单位明知有差错,但不作任何处理;期刊出版单位不刊登更正声明,但更换错误文档。认为期刊出版单位是责任主体,期刊出现政治性差错,期刊出版单位公开更正是出版法规的要求,期刊出版单位应在收录期刊的所有网络数据库中刊登电子版的更正声明,更正声明连同原始文档、替换文档附在原始论文的检索页。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特别是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科技期刊将走向市场,它的商品属性日益显现。科技期刊作为商品,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并接受市场考验。科技期刊的收入主要由版面费、发行、广告等组成,由于科技期刊专业层次较高,读者有限,并在网络电子版的冲击下,印刷数量和发行量逐年下滑,综合收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特别是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科技期刊将走向市场,它的商品属性日益显现.科技期刊作为商品,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并接受市场考验.科技期刊的收入主要由版面费、发行、广告等组成,由于科技期刊专业层次较高,读者有限,并在网络电子版的冲击下,印刷数量和发行量逐年下滑,综合收入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久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明确将科技期刊界定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并指出了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作为经营性出版单位逐步转企改制的改革路径,即要逐步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按照市场化、企业化机制运行[1].为此,只有联系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对其市场化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认真探析,理清思路,做好准备,适时投身改革,才能不断推进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防止人才技术及经验流失,进一步规范统一作业操作流程极为重要。【方法】文章分析了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出版流程,明确了数道专业工序,结合出版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将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技术经验转化为出版指南,完成了科技期刊出版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结果】通过应用科技期刊出版标准作业指导书,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出版单位的技术资产,降低了出版单位的成本。【结论】文章为推行标准作业指导书体系,提升出版单位的运行效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形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张品纯  苏婧 《编辑学报》2009,21(2):129-132
分析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环境、进展现状和趋势,认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应充分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做好准备,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8.
集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必由之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已明确将文化出版单位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类.目前,针对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性质的界定尚无定论,但是,面向行业需要的、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行业类期刊无疑属于经营性产业的范畴.因此,行业期刊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9.
转企改制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确定,柳斌杰署长在2011年1月11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  相似文献   

10.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6):1-2
我国确定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三个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近日在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继续推进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尽快提出确定"三个名单":提出和确定第三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名单并组织实施;提出和确定时政类和一般时政类报刊的具体名单,确保报刊出版事业单位改革与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明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认定标准并制定分期分批名单。蒋建国还提出,不仅要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部门单位组建专业性报刊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新闻出版工作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保持了健康繁荣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奋发向上的局面。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继续对全国的出版单位进行了适度调整。通过对少数违规违法出版单位的处理,图书、报纸、音像出版单位的数量与去年相比略有减少;期刊出版单位的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新建了一批科技期刊社。电子出版单位正在纳入统一管理之中,几大国家级的电子出版物生产基地已开始筹建。1996年以来,全国出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中的中国著者英译名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丽君 《编辑学报》2008,20(4):300-301
科技期刊中的中国人英译名格式多样化,给信息交流和检索带来难度.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订符合时代特色的标准.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严格按标准规范著者的英译名格式.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国报刊业经历了一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200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根据中央关于制止报刊摊派工作的总体部署,决定除科技期刊外,其他报纸、期刊的出版单位自即日起至9月底,暂停2004年度一切报刊征订活动?7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出台  相似文献   

14.
&#  &# 《出版与印刷》2015,(3):7-10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单位快速检测论文学术独立性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8年开发完成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1、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2、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3等三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免费提供给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社科期刊出版单位和高校使用。与此同时,万方数据和维普网也先后开通了相似功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全国报刊体制改革座谈会日前在重庆理工大学召开。座谈会围绕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存在的问题、审批政策与原则及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围绕目前正在进行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提出了四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可行路径探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刘泽林 《编辑学报》2010,22(2):159-160
国家已明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形势非常紧迫。通过分析推进科技期刊体制改革需要考虑的现状,探讨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可行路径,倡导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尽早认清改革形势,主动加快改革步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展需求的改革路径,通过改革促进我国科技期刊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于2014年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店进行销售。该书基于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新形势和我国期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介绍以网络出版为中心的科技期刊生产流程,力求涵盖时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主要方面,反映现代编辑出版理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该书可作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开创科技声像出版工作新局面邹建华一我国现有音像出版单位299家,其中专业科技音像出版单位以及科技图书出版社音像部有60来家,占整个音像出版单位的1/5左右。这些科技音像出版单位一般都隶属于各专业部委员科技系统,几年来在为本部门、本系统科研...  相似文献   

19.
李志  方圆 《采.写.编》2021,(4):140-142
本文对武器工业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器工业类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英文期刊数量过少、出版周期长、国际影响力低、主办出版单位较多且过于分散、传播方式单一。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器工业类科技期刊应积极创办高质量英文期刊、缩短出版周期、建立武器工业类科技期刊集群、加强多样化传播、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武器工业类科技期刊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盛楠  郝洋  韩焱晶 《编辑学报》2021,33(3):335-339
我国长期存在科研人员将优质稿件发表在国外期刊的现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部分,期刊出版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办刊人的责任,留住优质稿源.本文以中医药学科期刊为例,介绍科技期刊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的利好政策,弘扬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培育优秀作者团队,宣传国内科技期刊,提升期刊建设和编辑出版能力等措施引导我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进一步吸引全世界的优秀稿件,发表全球顶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