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伏虎 《传媒》2006,(8):58-60
一家报社,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它应该卖什么?卖报纸--卖广告--卖品牌.这是一个逻辑链,既逐层递进,又相互依存.很显然,卖品牌才是报社作为经济主体所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国内很多报社也正在实践.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国报业改革的主攻方向 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00年新闻出版署调整报业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9个字:“减数量、调结构、创品牌”。 “减数量”就是取消那些不符合中央“两办”30号文件精神、发行量小、经营严重亏损的报纸。“调结构”就是贯彻“两办”30号文件精神,部委不办机关报,厅局报纸停办或划转当地党报。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落实到位。部委停止向原所属报社行政拨款,报社全部实行自负盈亏。“划品牌”就是培育、树立发行量大、办出名气的名报纸。近一段时间内不再批办新的报纸刊号。…  相似文献   

3.
为了扩大报社的影响力,把报社的发展触角向基层延伸,近几年来,一些地市级报纸开始向下面所属的县市区派遣驻地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驻地记者一般都是年轻记者,有的干脆是刚进报社的外地新记者,把他们放到一个陌生的小城开展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面对这些难题,一些驻地记者失去信心选择了离开。本文就年轻记者如何快速适应地方报道形势,快速度过成长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报纸发行工作,是报社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搞好党报发行?这不仅是党报的社长,总编辑应该重视的大事,而且也是每一个记者、编辑以及报社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40多年来,党报在发行工作中的老观念是:报社负责出版报纸,邮局负责发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一些采编人员只顾埋头办报,不管报纸发行的好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7,(9):60-62
<正>国内大部分报社已经采用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实现了报纸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报社上了采编系统平台后,的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编辑记者及报社领导查寻相关数据提供了方便,但报纸上的重稿、差错仍时有发生,有些报社甚至出现了签发后的大样文件被修改的人为事故。如何提高报纸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困扰很多报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以改进记者、编辑写作技巧,使报纸更有可读性,更生动有趣为目标的提高写作质量运动,是从1976年10月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理事会结束后不久开展起来的,至今方兴未艾。这场运动的出现,目的是为了对付广播、电视日益强大的竞争和报纸发行量急剧下降的困境。现在,许多报社聘请了英文教授、作家、新闻学教师和老记者担任写作指导。报社内部还通过印行业务通讯和评报栏,表扬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邓雷 《青年记者》2016,(30):54-55
当下的报社采编人员构成中,青年记者是主体也是主力,尤其是对“采集缤纷天下事”的都市类报纸来说,这种状况更为明显.但另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的勃兴,传统报纸的青年读者总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一面是报社的青年记者占据绝大多数,一面是越来越多的青年读者开始远离报纸,如何通过策划引导、主动出击,不断提升青年记者的素养和写作能力,推出更多的看点和卖点,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读者?河南许昌晨报通过内容、平台、渠道三大创新,以有用为主线,精准定位,打造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了青年记者与青年读者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8.
行行皆有为     
在中国纺织报社工作了十年,许多朋友都曾问我,行业报纸的记者能比得上综合性报纸的记者吗?这句话我明白,意思是说,作为行业报纸的记者是否同样可以产出对社会有影响的报道。 诚然,由于分工的不同,综合性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这自然就给其记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报道条件,而这也正是行业报纸所不及的。因而,在行业报纸的记者队伍中,总有人认为自己是“小报”,与“大报”无法竟争。而以我的工作实践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已于3月成立。记者访问了刚当选为第一任“报协”会长的人民日报秘书长保育均同志。保育均热情地说:“我们报协是1985年开始筹备的,它是全国各类报社,以及从事报纸经营管理研究的科研、教学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这是一个群众性团体、民办团体。当前,学会和协会正在压缩,而我们协会被批准成立了,这也说明我们协会的重要。报协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党和政府与报社之间、报社与报社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报纸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发行工作,以便提高报纸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速实现报纸经营管理科学化和信息传递、印刷技术现代化等,当前纸张缺口太大,纸张涨  相似文献   

10.
吴菁 《新闻采编》2004,(1):26-27
据武汉市一名记者披露,他所在报社的编辑大都是因做不好记者,才被淘汰到编辑岗位的,该报社奉行“采而不优则编”的“兵法”,是对编辑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地位的误解,进而言之,是对新闻生产规律的背离。  相似文献   

11.
这次记者会是在报社开始进行报纸改革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我们的记者工作怎样适应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需要,适应报纸改革的需要。我们的报纸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改革?我们搞改革有些什么有利条件?记者在改革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这里谈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与春天同行     
春节一过,报社便酝酿培训年轻记者业务之大事.对一家报纸来说,发展之计在于春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大概有600家网络报纸,大多数为报纸旗下的电子版。报社开通电子版报纸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电子版被当作一种依附品基本处于不盈利的状态,媒体应认识到其中的弊病并予以解决,开拓好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最近记者到一家县属报社编辑部,与同行们闲聊。其中在谈到订报这个问题时,这家报社的老总说:我们也订了很多报纸,但报架上惟有XX日报一张不少,而且报纸也都非常干净。此报对我们惟一的用处是,每年“两会”召开时,我们按照其格式小样学大样。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美国报纸广告收入持续下滑;美国政府拨款培训报社编辑记者做网编网记;默多克就漫画事件道歉;英国部分严肃报纸读者量上升;纽约时报:雅虎和报纸合作是双赢;英国金融时报拟降低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报业比拼,武汉晚报坚持差异化竞争,鼓励优秀人才冒尖,凸显个性魅力,谋求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全力实施培养人才与培植专栏专版的“双品牌”战略。到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培养名记者、名专栏专版的新路子,即依靠名记者的影响力把专栏专版做大做强,依靠个性化的专栏专版构筑名记者的发展平台,使名记者与特色专栏专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武汉晚报通过实施“双品牌”战略,初步实现了办好报纸、扩大影响和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双赢:——通过培植众多的个性小品牌,烘托起报纸的大品牌形象。报社用有个性、有责任感、有能力的记者编…  相似文献   

17.
一个报社的读者来信来谈工作做得好或不好,往往对报纸办得好或不好,报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我们党办好报纸的一个优良传统,值得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不是所有的报社工作人员,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重要性都有了足够的认识,至今在一些报社的编辑部内,还半公开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记者,二编辑,三来信(来谈)……。这就有必要谈一谈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认识: 一、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报社汇总各方面信息的一种工作。我们的各级党报和党领导的其它报纸的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8.
《南方都市报》企划总监王棱等人认为,我国报纸品牌管理必将先后经历“自然成长阶段““强化竞争阶段““战略运用阶段“,品牌内涵也随之从“报纸行业的代名词“到“一种营销竞争手段“,再发展至“一种战略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通讯员队伍的好坏强弱,关系到报社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报纸改革的好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记者会是在报社开始进行报纸改革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我们的记者工作怎样适应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需要,适应报纸改革的需要。我们的报纸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改革?我们搞改革有些什么有利条件?记者在改革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这里谈谈一些情况和看法。改革报纸的酝酿经过报社新编委会成立以来,主要力量最初放在理顺工作关系、调整和充实各部门的领导班子、端正党风以及新闻专业职务聘任责任制的工作上面。这些工作大体告了一个段落以后,才逐步把精力转移到报纸改革的工作上来。当然,改革报纸的想法不是今年才有的,大家早就议论过,都不满意目前的状况。我自己在前年十月在成都参加西南地区报纸总编辑会议时,就提出我们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