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消费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原创力不足及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等问题都是制约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就要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以需求引领市场环境建设,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延长文化消费链条,找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3.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2,(12):37-38
奢侈品是一种包含丰富符号价值的特殊商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奢侈品消费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变成奢侈品的"品牌放大器",对二者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奢侈品营销的春天;另一方面,后现代语境中的奢侈品消费也带来"晒"奢侈品网络文化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自净、"以次充好"的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生态,导致奢侈品符号意义的滑落。未来,奢侈品定义、符号价值将更具多角度、多阶层、多领域的解读,新媒体也将不断改写着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史伟 《当代传播》2011,(6):124-125
消费的不断发展,必然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文化也显示了新特征.信息商品化是互联网环境下消费文化出现新特点的诱因.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文化呈现了虚拟化、智能化和符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出现了相关的困扰和问题,积极引导网络环境下的消费文化的和谐发展是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传播与消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永 《新闻知识》2002,(12):24-26
在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消费这个概念的内涵在一次又一次地改写。消费文化,即与消费相关的观念、习俗、认识、伦理、道德、素养等等也经历厂许多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绝大部分都与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有关。媒介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既是媒介活动的当然后果,也是媒介的出觉行为,特别是在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媒介参与并改造消费文化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因为此举已经和媒介本身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由于20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精神的产品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和复制,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迅速作播,影响上亿观众。同时可以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市场交换,实现自身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7,(1):42-48
文化消费产品是人们的日常文化活动的对象,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文化消费产品具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类文化消费、休闲娱乐类文化消费,信息资讯类文化消费等。媒体文化消费产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其中,广播、电视是服务人群比较广泛、受众接触最频繁的媒体;网络是发展最迅速、有望超过电规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7.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1,(6):66-67
文化消费需引导文化消费在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强引导。第一,引导人们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和能力。文化消费具有不同的层次,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引导。随着我国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陈萱 《东南传播》2022,(1):86-88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符号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新趋势,不仅是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传播与社会交往.博物馆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受到大众的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符号建构,并引起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进...  相似文献   

9.
王妃 《报刊之友》2014,(4):143-144
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气候,电视媒体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的渠道,在倡导、制造、实践、强化消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电视在传播消费文化过程中也会呈现的一些负面效果。因此,要用好电视这把双刃剑,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
贺卫 《新闻世界》2010,(7):154-156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论述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引导及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文创的出现和大消费时代下消费升级的普遍趋势让消费者的消费伦理和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自我""时尚""个性化""社群化"成为当下主流文化消费的标签.消费者的审美意识形态及消费伦理的变化影响着文化消费行为的改变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同时,也反映了消费社会的诸多新特质.文章通过研究此背景下消费伦理纵向变化与消费观念横向拓展的变迁规律,总结出其对新文创发展矩阵布局和市场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静 《大观周刊》2012,(10):33-33
女性消费一直被女性学者认为是“身体性消费”、“被肢解的消费”,它压迫女性主体性的崛起。然而部分现代女性所认为的“消费的解放”也并没有逃脱父权制度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此展开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晴 《新闻世界》2012,(11):162-163
随着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一些媒介也随之由宣传让位于资本和消费。它以激发人类欲望与本性的方式不断撒播消费主义观念建构主体身份,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转向面临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断层,但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方式的总和。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时代,而消费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消费文化引领着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因此进一步研究消费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消费文化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在现代多媒体时代,电视广告是影响消费文化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研究消费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薛洁 《青年记者》2016,(6):30-31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电视娱乐文化中由“娱乐”“消费”等关键词构成的当代电视文化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消费文化语境里的电视娱乐风潮 大众文化伴随消费主义的浪潮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娱乐的风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数量井喷,玩游戏、做任务、谈恋爱、宿军营……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界定,文化消费主要指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扩大文化消费不仅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和实现国民幸福的重要手段。建议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消费成为"支柱性需求"。一、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1.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多,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以安徽为例: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984.62元,创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媒体引导休闲文化的批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休闲文化异化为符号文化、休闲文化异化为时尚文化以及休闲的实质是强制性的三个方面,对消费社会背景下当前媒体引导的休闲文化进行批判研究,指出在消费文化和媒体的合谋下,消费成为决定休闲最重要的因素,同时这种消费也是被操纵和控制的,这是非常可悲的。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消费行为、消费文化等相关观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电视文化正在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建构。近几年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成为了新兴的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时代,消费者在追求质量的同时,文化消费也呈现"奔跑式"上升趋势。然而,公众在追求"享乐型"的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浅薄化的思想、媚俗文化、消费符号化等。因此,作为消费主体的公众,思考其自身的自主力问题就具有了存在意义。何为公众自主力,公众自主力的提升对文化消费社会有何现实价值,公众又将如何提升自身的自主力等问题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东晓 《今传媒》2013,(2):153-154
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性与消费性,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女性"被看"的客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女性的"边缘化"处境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抗争。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文化价值建构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产品及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应该警惕女性身体及形象的客体化的现象,提高性别意识,共同建构两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