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酒情与酒具     
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美酒的痴情。大家都知道,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诗与酒共存。郭沫若说:“读李白的诗,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酒,因而也很早就有了关于酒的诗。就其早期作品来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诗经》中的《卷耳》和《湛露》。前者写一个贵族妇女因亲人出差远方,想到他在外面劳累不堪,自己心里又着急又难受,于是只好借酒浇愁:“我姑酌彼金星,维以不永怀。”──这是根据《毛诗》引的,在“三家诗”中“姑”字作“”,是多的意思。《毛诗》出现在“三家诗”之后,我想“局”字应比“姑”更接近该诗的原貌。由此看来,当时的妇女酒量相当大,所以她必须多酌,才能醉得不再想念亲人。后者据说是“天子宴请侯”之诗,其第一章为:“湛湛露斯…  相似文献   

3.
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却奁》写到侯朝宗和李香君合卺后,次日早晨杨龙友前来"道喜",李贞丽对杨龙友说:"请老爷同到洞房,唤他出来,好饮扶头卯酒。"关于"扶头卯酒",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著《桃花扇》中的注释是:"卯酒是早晨卯时前后饮的酒。扶头,姚合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王禹偁回襄阳诗:‘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所以扶头有两个解释:一是振奋头脑的意思;一是酒名。"王季思等虽未说明此处的"扶头"是何义,但据行文可以肯定其取第  相似文献   

4.
如青山独行,似碧水双流,诗化和对仗标题,总能使文章(广义)增添气势或情致,夺目、引人。悼念、缅怀邓小平同志的消息。通讯、文章,有许多诗化标题与对仗标题。诸如:《九州同悲悼小平》(新华社通讯,单句诗化题)、《不尽哀思送伟人》(《人民前线》报散文,单句诗化题)、《纪念塔下塑像前犹忆当年浴血时》以文汇报》徐州讯,双句诗化题)、《英名业绩平秋彪炳思想风范万古流芳》(《中国青年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消息,新华社稿,对仗肩题),等等。类似的诗化。对仗标题各报都有,有些报纸整版都是,而且相当精美,对凝练主题。…  相似文献   

5.
东坡与酒     
诗人与酒有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被传为佳话,杜甫“饮酣视人极”也常为人所称道。苏东坡的酒量可能不如李杜,但对酒的兴趣却毫不逊色于他们。苏武的作品许多都直接写到酒。不太著名的就不说了,名篇如《前赤壁赋》,前有“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后有“杯盘狼籍,相与枕籍乎舟中”;《后赤壁赋》先叹“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接着就写从扫得酒,“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水调歌头》一开头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念奴娇·赤壁怀古》末尾是“人生如梦,一蹲还酸江月”,《江城子·密州…  相似文献   

6.
小談排比     
在新闻报道或文章中,有时适当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对内容的表达,使报道或文章增加色彩。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短语紧连在一起,一口气说出的方法。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曾给排比下过一个定义,即“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它是一种积极修辞的方法。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中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时曾写道: 他们  相似文献   

7.
②频繁地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格,使容易枯燥乏味的言论富于灵动而有生气。在这里,既有排比的段落,排比的句子,还有一个句子中排比的词组。这一多种形式构成的排比,使其固有的那种恢弘气势得到更集中的展现,从而给言论注入了一种穿透力。例如,“广告,将贵厂产品‘广而告之”罢了,硬要弄到‘轰而告之’,弄到‘民怨沸腾而告之’,“鸡犬不宁,市场的交通秩序大乱而告之’,怕就会要走到事情的反面去了。”此处就把这篇《大有大的坏处》的主题一气呵成地揭示出来不能不令人神动心摇。比喻,在这里运用得出神入化也是所在多有,难…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爱喝酒,可说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里就这么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全传正文才125字,这讲嗜酒的就有39字,占了将近1/3。梁昭明太子萧统写的《靖节先生传》除抄录《五柳传》外,还大段大段地讲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积,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清种抗,乃使二顷五十亩种怵,五十亩种粳”,以及王弘送酒,颜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等轶事,也差不多占了一半篇幅。陶渊明何以如…  相似文献   

9.
诗歌王国从此向你开放──读《解诗学》伊凡清代诗人吴修龄在《围炉诗话》中,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喻之为米,认为一般的文章只是把米煮成饭,诗则是把米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要从这尽变的酒中寻索出米的原样来,不能不是一大难题。一般人读诗往往遇到索解为...  相似文献   

10.
蔺君丽 《大观周刊》2011,(37):17-17
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酒”在“武松醉打蒋门神”一回中的意蕴:其一,运用统计学方法,寻找“酒”和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其二,分析“酒”在表现武松性格中的作用。从而得出“醉是题眼,酒为文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心情互联网》是赵广宁的第一本诗集,是爱情诗。他才三十出头。读他的诗,可感悟出其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诗人。广宁虽然是学经济管理的,如今干的是经济编辑的行当,却爱诗。在他的诗中多次用“醉”字。可以说,于诗“偏偏我醉”,他“醉”心于诗。从1984年开始发表诗,十多年来,对诗有“永恒的爱”,不停地写,像“是一只黑色的蝴蝶—…·不停地张合”,“音乐里飘着缕缕柔情”,将这柔情溶于诗中,结成了这个集了。125首诗,是情的凝结。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爱情诗是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诗歌中,爱情…  相似文献   

12.
正1927年5月14日,北京的《现代评论》第五卷第一百二十七期刊登了一首诗。诗名为"素斐",诗中写道:"梦中见你的面,一忽儿就惊觉了。觉来终不忍开眼,明知梦境不会重到了。睁开眼来,双泪迸堕,一半想你,一半怪我。想你可怜,想我罪过。‘留这只鸡等爸爸来,爸爸今天要上山来了。’那天晚上我赶到时,你已死去两三回了。病院里,那天晚上,我刚  相似文献   

13.
酒宴上通过行“酒令”以劝人饮酒的习俗,人们普遍认为开始于唐代。其实,其起源要远远早于唐代。本来,“酒令”是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在酒席上由大家推举出来的、监督人们饮酒礼节的酒官。酒官行令的目的,在于助兴取乐,劝人饮酒。据东汉贾途所撰《酒令》载,其形式是推一人为令官,饮酒者听其发号施令,违者罚酒。酒宴上行令劝酒习俗的正式形成,当始于唐代。这恐怕与唐代诗歌的繁荣与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诗…  相似文献   

14.
康鹏 《青年记者》2007,(19):37-38
一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都多亏了你啊!"  相似文献   

15.
每读《水浒》,不免写些札记,既是札记,又不免细大不捐,这篇札记就属烦碎之列。但却是从“文人与酒”相对的“武人与酒”想起的话题。关于文人与酒的话题,或者说是文人与酒的佳话,古人与今人已谈得很多。观照之下,关于武人与酒的话题和文章,却比较稀少。大凡人们说到文人饮酒,有助写作,也就是“美碌才思助”,总会想起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千百年传诵。武人饮酒,有助于施展武艺.文学作品中写到的也不少,最易使人想起的是《水讲传》,武松过景阳冈,分明酒肆的招旗上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他却逞性…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艺术似乎都没有诗与酒那般密切,那般相生相契,相得相失,好像没有诗便不能消耗酒,又好像没有酒便不能产生诗。“白日放歌须纵酒”(唐·杜甫)、“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酒肠无酒诗不流”(清·金天羽),其实,这只是诗与酒的表面关系。诗酒的绝妙结合是在唐代。风流俊爽的唐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乐舞,一边随口吟出字字珠玑的诗句,游玩筵赏中创造出了一个酒与诗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7.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6S):I0007-I0007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18.
康鹏 《新闻传播》2008,(2):61-63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都多亏了你啊!”听了郑承镇的这句话,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我也不由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饴山诗集·还山集上》第一首诗是《出都》,全文如下:“事往浑如梦,忧来岂有端。罢官怜酒失,去国觉天寒。北阙烟中远,西山马首宽。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押韵成语对联选》(以下简称《对联选》),自称是模仿我国南朝周嗣兴撰写的《千字文》而编成的“有益读物”。据说这本书能收到“一矢三雕的效果”。但读罢全书,却令人感到兴味索然。在汉语成语研究中,将成语以对联的形式编辑出来,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由于编著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应有的专门知识,致使本书给人以粗制滥造之感。(一)对仗不工。对联,是中国一朵传统的艺术小花,它在形式上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对仗。不仅字数对等,而且句法、结构要对仗,平仄也要协调。《对联选》对仗不工的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