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现有学术社区用户参与不足,知识交流、共享与协同的形式较单一等问题,采用Web2.0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学术社区。在系统论述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构成维度和关键特性基础上,构建了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的体系框架,阐述了体系框架中各构建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深入探讨了该框架中的知识事物元模型构建和知识动态组合调度两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Web 用户访问模式挖掘技术可以从服务器、浏览器端的日志记录中自动发现用户的访问偏好、兴趣和趋势等 信息,目前已经成为web 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首先给出Web 访问模式挖掘系统的一般框架模型,然后介绍了 框架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Web 访问模式挖掘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状况作 了阐述和分析,其中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用户可视化界面等,最后分析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作 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Web用户访问模式挖掘技术可以从服务器、浏览器端的日志记录中自动发现用户的访问偏好、兴趣和趋势等信息,目前已经成为web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首先给出Web访问模式挖掘系统的一般框架模型,然后介绍了框架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Web访问模式挖掘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状况作了阐述和分析,其中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用户可视化界面等,最后分析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提升图书馆服务从OPAC革新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Web2.0环境下OPAC发展中面临的自身和来自外部的挑战,提出了OPAC革新应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采用Web2.0的技术实现.作者提出通过简化检索界面、建立分面导航、提供检索帮助、相关度排序、FRBR显示、挖掘深层信息、用户参与等做法改进OPAC.最后举例说明了OPAC实践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Web站点用户浏览模式自动分类可以更好地组织站点上的内容信息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Web使用挖掘技术已经在这项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集成Web内容挖掘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首先给出了结合Web内容和使用挖掘技术的用户浏览模式分类的原型系统框架.系统中主要的过程是:对数据集中原始的Web服务器日志进行清理,使用Web使用挖掘技术从用户浏览会话中挖掘出有代表性的用户浏览模式,根据模式中每一个相关的页面内容抽取出一个N-gram集合,构建基于N-gram的用户浏览模式简档.最后本文对用户浏览会话作了分类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在N-gram=6,df=10%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Web2.0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2.0环境下,随着咨询用户可以参与咨询信息源建设和咨询过程,参与式数字参考咨询开始出现。咨询馆员应适应时代要求,接受Web2.0理念,掌握Web2.0技术,使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搜索引擎日志记录了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整个过程。对日志文件进行挖掘,可以发现用户进行Web搜索的行为特征与规律,有效改善搜索引擎系统的性能。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Web搜索引擎日志挖掘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日志挖掘的研究内容、数据集的选择方法、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不同地域用户行为的特征与比较、如何应用于系统性能的改善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用户造就的TV2.0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人们常以Web1.0和Web2.0来区分互联网的发展阶段.Web1.0是互联网的初期,在技术上采用html做的静态网页,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是单向的应用.Web2.0采用ASP、PHP、JAVA等动态网页技术结合数据库,实现了用户的交互体验,用户不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更可以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技术的变革改变了用户的地位,从Web1.0时代的单向接受信息及内容,到在Web2.0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并通过互联网的世界进行分享,用户已然成为技术开发的核心点.Web2.0时代的核心精神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Web2.0的兴起,网络隐私侵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网络用户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网络隐私立法保护现状、行业自律模式和技术保护措施,提出适合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隐私2.0框架体系.Web2.0时代的用户隐私保护应充分发挥国家、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用户三方面的力量,明晰责权,相互制约,提高网络信任度,使互联网向着和谐健康的网络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Web内容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黎琳  赵英 《图书馆学研究》2006,(2):19-21,24
Web信息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要来源,文章详细阐述了对Web内容中的文本信息的挖掘,包括:文本自动摘要、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在挖掘过程中基于用户需求和用户特征,针对文本分类,重点分析了分类过程和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针对文本聚类,介绍两种基本聚类原理以及与文本分类的不同之处,重点论述其在数字图书馆中如何应用。最后提出内容挖掘与用户挖掘的结合更有助于服务用户。  相似文献   

11.
Web文本挖掘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讨论Web挖掘与Web信息检索的关系,然后重点分析Web文本挖掘,并提出Web文本挖掘的方法,包括文本特征表示、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最后,提出了利用Web挖掘技术实现Web智能化服务和挖掘引擎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Ontology与CBR集成的Web智能信息检索框架,该框架利用Ontology对Web页面进行语义标注、设计案例库,并利用CBR的推理能力对Web页面进行基于内容的推理分析.以旅游为示例,给出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个Ontology与CBR集成的Web智能信息检索框架,该框架利用Ontology对Web页面进行语义标注、设计案例库,并利用CBR的推理能力对Web页面进行基于内容的推理分析。以旅游为示例,给出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Web2.0技术是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重要方式.选取我国14所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对其应用Web2.0方式组织信息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每一种Web2.0方式应用的质量情况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了解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质量状况.调查发现我国Web2.0组织方式存在应用范围小、用途较为单一、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Web2.0环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内涵进一步丰富,外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在分析国外隐含"Web2.0思想"的信息搜寻模型基础上,构建了Web2.0环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框架,对框架的各要素及过程进行了论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6.
欧阳红红 《图书馆》2012,(2):99-101,119
本文从传统OPAC服务本身的局限性、搜索引擎与网上书店的发展、Web2.0技术的助推及FRBR化显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OPAC服务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通过资源整合、强化检索功能、丰富检索结果、用户参与、个性化服务、在线咨询、嵌入用户环境、加强用户体验等一些新型的OPAC实践,指出了OPAC服务在Web2.0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挖掘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张帆 《情报学报》2007,26(3):339-343
本文详细介绍一个基于Web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eb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检索技术融合了文本挖掘的思想,它将单一的资源发现或者单一的信息提取的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WWW发现资源并将其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Web2.0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图书馆信息组织过程中,为了了解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识和意愿,对武汉大学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用户对Web2.0相关技术较熟悉并经常使用,具备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能力;用户普遍认同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会对自己有帮助,有着较高的参与意愿;不少用户缺乏参与意识,对参与方式不够了解。图书馆可通过加强对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方式的宣传、重视用户培训、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等方法,促使用户积极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以Blog、RSS和SNS等为代表的Web 2.0,突出"参与"和"互动"、面对更细分的人群、市场地位清晰、针对特定的用户群.Web 2.0技术着力建构集中的社群环境,使得具有特殊个人喜好或者共同用户经验的顾客群体可以通过虚拟社群的形式,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2.0技术带来了一套全新的营销理念,促使营销沟通更加注重信息的精准性、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因此,2.0时代对消费者的洞察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Web2.0交互式传播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业进入了社会化生产与传播的运行情境中。用户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的整个流程中,用户解读新闻的过程,也是对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再激活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了社会化传播中互联网用户的新闻解读行为及其动因,剖析了新闻文本在传播中的意义解构与价值激活现象及其在塑造媒介文化、构建公共议事空间方面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