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老师:您好!今年4月,一股前所未有的“笔友热”悄悄地在军营兴起,它的出现给部队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在战士中形成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团、营领导采取措施得当,“笔友热”一下就降温了。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忙找连首长、战友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写出一篇《军营兴起“笔友热”》的小调查。当我喜滋滋地去审稿时,首长们说,这样的稿子负作用大,最好不要写。我找出所有的报纸仔细对照阅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负作用)。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稿件附后)。此致军礼学生张远扬军营兴起“笔友热”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弊端严格管理,落…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在军营大熔炉淬过火的老兵。在35年的写稿实践中,军营赋予的“敢于尝试、敢于坚持”精神一直和我如影随形,照亮了我的“写稿人生”。  相似文献   

4.
通常被认为是“调节气氛”或“补白”之用的漫画,在一张军区报纸上形成专版10年之久,并且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张报纸是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战士报》,它的漫画专版名为“绿色幽默”。绿色幽默,指军营的幽默,同军营本身的颜色一样,是绿色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幽默。该报组织的一个小型读者调查显示,在报纸的所有专版中,“绿色幽默”受欢迎的程度排名第二,有45%的人将它列为自己最喜爱的专版之一,足见它在读者中的影响。报社一位领导打趣地说:“下基层时,战士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对…  相似文献   

5.
刚一见面,微微一笑,握手寒暄:“咱们同行”。猛的一怔,一问方知,眼前这位娇嫩中透出勃勃英姿的女记者果真与“军”有缘: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大学毕业后,当记者又负责军事新闻。4年的寒窗苦读,满脑的“唯物辩证”。1994年,她从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凭着一口普通话和扎实的理论写作根底,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新乡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不久,电台为配合国防教育,展示军队风貌,开播了“军营生活”。节目,她一听说,急忙找到台领导,死磨硬泡,认准了要当“军营生活”的主持人兼记者。台长说:军事报道要懂军事,知军人,…  相似文献   

6.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7.
在省军区召开的新闻报道会上,我的一位好友突然提出要为我写一篇文章寄给《新闻与成才》。我当时没有给面子,直言谢绝:对不起,一是本人写别人可以,而别人写我总是感到不好意思。二是本人在军营搞新闻报道虽然已经15年了,可总是成绩欠佳,实在没有经验可传。今年7月份,当我看到《新闻与成才》第六期刊登的《“我与新闻与成才”征文启示》后,很是激动,心情难以平静。因为我与《新闻与成才》特别有缘,可以说,在我当兵的历史上,尤其在新闻报道之路上,是她扶我上马,送了一程又一程。如果我不参加这次征文,就有愧于她。1980年11月…  相似文献   

8.
我是去年9月从地方高中考入桂林陆军学院203队的一名本科队学员。 在有些人看来,军营生活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其实,在直线加方块以外的八小时里,军营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喜欢新闻写作和摄影。然而,新闻之路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刚开始,我写了不少自认为很不错的稿件寄到报刊社,但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拍的照片不是曝光不足就是曝光过度,或是焦距不清一片模糊,结果是只有耕耘没有收获。 去年国庆节,我到图书馆看书时发现了《新闻与写作》杂志,很快我便被文中的“新闻人物”所吸引,知道了“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孙庆春的镜头会说话,也有人说孙庆春的文字有嚼头。对此我真不敢当。假如给编辑、读者真的留下了那么点印象的话,我只能说我对军营和战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感情归根到底一个字,就是“爱”!让爱的种种情愫凝聚到镜头和笔端,去宣泄感情,去打动编辑。—一孙庆春初夏的一个深夜,孙庆春在闷热的暗室内,放完女军医王毅的新闻照片;开始写文字说明:“一曲《说句心里话》,常使她唱出两行热泪。作为妻子,她一年难得与在地方工作的丈夫有几次团聚;作为母亲,6岁的女儿常常被她锁在家里。这位济南军区某团卫生队军医、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11.
写这个题目时,似乎和《新闻与成才》毫无关系,然而我讲的这个故事,他却真真实实地把我和《新闻与成才》联系起来。每每看到《新闻与成才》,那段往事使历历在目,让我怎么也挥之不去。因为它使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延续着一段永恒的爱。那是1992年的一个春天,我刚从鄂西南一个村庄走入军营。来军营不到两个月的我,也许是我爱看书的缘故,班长李连奇发现了我的特长,而且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为我送了一件改变我人生命运的礼物──《新闻与成才》。那天从训练场回来,吃晚饭前班长宣布了一件事,说今天晚上班里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两家前,军校毕业不久,刚丢掉“学生气”的我,便在工作中受一匹爬格子的“千里马”的影响,认为自己也可以在方格上踏遍九州军营,于是我便步入了那本已拥挤的写稿方阵。  相似文献   

13.
田供不愿谈及过去的“辉煌”。他说他没啥可写的。当我翻阅了他书柜里那厚厚几本新闻和文学作品剪贴后,执拗要写他。我使出各种采访“战术”,才构成了这个篇什。入伍后,田洪有幸与“爬格子”结缘,用笔汇歌军营火热的生活。经过数年艰苦耕耘,目前他已在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散文、报告文学等800多篇,计80余万字。是聪颖和吃苦耐劳铸成了他的成功。1985年春节前一天,田洪由兰州军区某师司令部管理科书记调任该师新闻干事。刚上任,正值该师“祁连战士演播台”除夕夜开播,他接受f采访任务。一星期后,他采写的(军中荧屏添异彩…  相似文献   

14.
要想写出一篇新闻,首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再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提炼出重要的事实材料,方能获得成功。即使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也不能例外。这是我写第一篇见报稿的一点体会。那时我还在空军二航院上学。有一年作完寒假返校后,队里部分家在沿海开放地区的学员假期中看到家乡富裕的生活,对比自己感到呆在军营吃亏了,想申请退学回家“下海”致富。学员队党支部及时对大家进行“立志军营”的教育,扭转了少数学员退学的念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题材,于是就以《面对现实、立足本职、学好知识》为题,写了一篇自以为不错的…  相似文献   

15.
熟悉我的人都说我这个人特“怪”。少年伙伴跨马走四方时我成了“教书匠”,改革开放经商热时我握笔进了军营,当年军校同学宫升街长时,我却又进了政治学院。对,是怪,怪就怪在我喜欢的这支笔上。入伍十多年,尽管我这人脑策智拙,还是咬牙握紧自己喜欢的这支笔,训练累了,背几句自己喜欢的诗词;饭后路上,观察一件引人注目的趣事;晚就寝前,读几页指导写作的书籍;节假日里,随记下所思所感。每每身边发生一些让人心动的“新闻”,就展箴提笔陶醉于静静的氛围中,是否变成铅字就随编辑大入的心意了。日子一天天滑过,“萝卜条”“豆腐…  相似文献   

16.
尹广 《军事记者》2001,(12):37-37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由于刚上小学就遇上了“化大革命”,没有学到什么基础性的东西,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害得我至今拼音能力不过关。但我喜欢写作,教我的语老师若干年后碰见我的父亲,有些遗憾地说:“你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基础扎实一些的话,将来可以写小说的。”70年代末,我抱着曲线就业的心理,从武汉市郊的农科所,作为我国最后一批知青,报名从军来到了西北边陲的军营。  相似文献   

17.
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说过:“照片是眼光,心灵与理智在一个唯一重要的瞬间里的结合”。久而久之,我终于读懂了这句名言所含的哲理。刘年来,他与新闻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追求这项神圣事业的坎坷途中,闯过了一道道布满蒺藜的关隘。一、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兵”。他曾以此鼓励自己,并为之奋斗。在多姿多彩的军营这所大学校里,他最终走上了新闻的道路,并迷上了新闻摄影。老子日:糜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一个人选择了一个目标开始很容易,想干到底并有所成就则很少见。他30年拼搏耕耘,饱含着对…  相似文献   

18.
我从干业余报道员到任大队报道干事有六七年的光景了,回顾以前被报刊、电台采用的300多篇稿件中,大部分都是依据事实产生灵感而写出来的。由此,定下这个题目:“抓住灵感快写稿”。我的第一篇就是靠灵感“创造”出来的。那是1990年的一天,警卫连小社对我说,他们连队两个战士拾金不昧,让我赶紧去采访。我到警卫连一问,原来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在我们部队军训,结束返校时,女大学生谢丛奖将挎包遗失在军营。里面除装有化妆品和一本通信录外,还有200多元现金。两名战士发现后急忙追到火车站,将钱物交给了谢丛笑。采访完这件事后,感…  相似文献   

19.
沈阳军区某高炮旅在’95全国“双六”书法大展中有5件作品入选,占全军入选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该旅政治部副主任何昌贵的隶书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书展中获奖,干事倪进祥的章草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展中获奖,全军在“双六”书法大展中获全国大奖的两位作者均出于一个旅,“北疆有个书法劲旅”在全国书法界被传为佳话。该旅重视对文化艺术工作的投入,先后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集娱乐、有才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和藏书一万余册的图书馆。政治部每年都给各个连队图书室订阅书法等专业报刊,结合重大节日举办书画展览。比赛,经常邀请驻地书…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缘(散文)晓丁依稀记得上五年级时,有一天母亲翻阅着报纸对我说:“滨呐,长大以后,妈妈能在这上面看到你写的文章吗?”母亲一定想不到她随意一句话,促成女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护校毕业后分配到晋南一座小城,火热的军营,启动了我的思维,尽管我还不懂得主题结构,只知道写了一篇又一篇。一天,好友送来一张《健康报》的稿费汇款单,这是一月前完成的小散文《产房随笔》,没想到宣传干事略加修改后寄往报社,竟被采用了,版面上还加了围框和题图。初尝成功的甘甜,手中的笔就把不住关了,开始把那些难以称之为“文章”的文字四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