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编辑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如果说出版物提供给读者的是精神食粮,那么编辑则是这份精神食粮生产的组织者和加工者.研究编辑及其编辑心理是编辑活动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换言之,研究编辑在人类文化建设中,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性工作的心理活动,对提高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社会功能,提高所传播的精神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编辑的认知成分及认知策略,为编辑心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认知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先刚 《编辑学报》2008,20(2):170-172
面对网络社会冲击和数字化出版,网络时代所构筑起来的新的认知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逐渐影响着当今青年编辑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通过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认知结构的深化、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认知范围拓展和认知方式的多样化、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思维的新变化等3个方面,论述信息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对青年编辑认知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编辑的文化选择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网络编辑文化选择与社会的关系、网络编辑文化选择的过程及网络编辑应正确地选择文化三个方面来对论题加以思考,旨在对网络编辑的文化选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充分发挥网络编辑在网络文化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编辑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进 《编辑之友》1999,(5):52-53
编辑情感是编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形成的编辑活动的关系上是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所以,列宁曾精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lO月版,第255页)。审视编辑和编辑活动,首先应深刻认识编辑情感问题。进而秉要执本、  相似文献   

5.
王宏 《新闻知识》2015,(2):19-21
网络编辑活动是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生产或整合各种信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社会上对网络编辑的内涵还存在种种误读,曲解了网络编辑"人才"的概念。本文通过实践中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分析和探讨,更新了网络编辑的概念,对网络编辑人才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编辑规律实际指的是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而编辑活动规律有具体规律和基本规律之分.当前需要着重研究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它是决定编辑活动整体和全局发展进程的规律;是支配编辑活动各种具体规律的规律.掌握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对编辑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不揣浅陋,说点看法,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的情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学术见解、价值取向,并不完全归属于认识上的直接结果,相当一部分是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情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操作的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情感包含着情感和情绪的综合过程.从二者的特点来看,情感侧重于对情感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则是体验和感受状态中的活动过程.本文侧重于研究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的情感心理,对编辑的情感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使编辑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情感,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编辑与阅读的悖论有着认知方面的原因.编校阅读会对编辑阅读能力的维持和提升产生一些抑制性的作用,包括编校认知惯性制约阅读的速度,编校的意义处置方式干扰阅读的深度,编校的难与苦影响阅读的黏度.解决编辑阅读困境,除了编辑自身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外,有关社会组织、出版单位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关照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基本认知与存在感的识别是出版理论界与实务界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在编辑科学和编辑主体发展过程中,研究视城不断丰富与升华,既要研究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问题,又要回应时代发展变化新特征赋予编辑学发展的方向性和编辑主体获得感的根本性问题.编辑者,作为编辑事业的特征组成,对编辑科学发展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它是与智力相对应的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其中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①编辑学是研究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术交往社会活动规律的学科.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与编辑部的同事接触外,还需要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排版、印刷和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②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不仅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相关的编辑学技能,对其心理、意志、情感、性格和与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编辑在工作中的情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改善编辑活动中的精神面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炎龙 《新闻界》2007,(5):131-132
与传统媒体编辑相比,网络新闻编辑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本文结合网络新闻编辑所具有的相关特性,对其编辑活动规律做了多维思考,为网络新闻编辑的实践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网络编辑岗位设置在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网络编辑职业特点的分析,阐述网络编辑在科技期刊出版网络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工作方向.认为网络编辑的出现是出版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在需要,加强该岗位的设置对于科技期刊加快网络化进程具有现实及前瞻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编辑的信息能力构成 信息能力是指编辑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工作中,经长期培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捕捉、筛选、转换与利用信息并改变周围信息环境的一种能力,简单说就是编辑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信息能力的要求肯定不同.21世纪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是最基本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一切信息都将编码化、数字化.网络技能,也就是接触、判别和信息数字相互转化的能力,对编辑来说将是一个基本的、重要的技能.21世纪生产力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知识来驱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编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的影响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影响正在与日俱增.本文主要从编辑技能更新、编辑知识更新、编辑观念更新等方面,来考察、分析出版业的编辑与网络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对目前编辑素质的重要影响和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编辑学报》1994,6(1):1-3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编辑活动的整个流程就是编辑、作品(即文本)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文本是编辑活动的对象,编辑活动动在本质上就是对文本的加工.而在这种加工的过程中,编辑对文本不是纯客观的反映,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编辑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打上自我的"烙印",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典型的网络舆论传播案例,探讨了网络编辑在网络热点议题产生中的作用,揭示了网络编辑对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彩响.  相似文献   

18.
蒋亚林 《电子出版》2003,(11):31-32
一、编辑活动的不变性 有一种看法;传统的传播媒介正向网络“转化”,而网络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不存在,作者可以直接在网页上粘帖自己的作品,网民可以直接从网上阅读(或下载)作品,因此编辑活动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情感与编辑敬业的自觉性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肖力华 《编辑学报》2003,15(2):87-89
情感在人的心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开端和动力的作用。编辑主体在从事编辑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又会反过来对编辑职业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编辑一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培养编辑主体健康、积极、稳定的情感,对提高编辑主体敬业的自觉性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编辑基本规律存在于编辑活动中,是共同遵循的客观现实.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规律则是编辑概念的本质现象,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利用优选、优化的手段,对作品进行审理和加工,使之易于流存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