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罗是笔名,取自鲁迅先生的《摩罗诗力说》。“摩罗”这个词出自梵语,意思是恶魔。而最早被冠以这个称号的文人,则是以拜伦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诗人们。而今,一名中国青年自己把自己叫做“摩罗”,显然不是无意为之。在他的《中国文人》一文中,他这样解释自己使用“摩罗”这个笔名的原因:“我可以没有恩宠没有地位,可以没有名气没有桂冠,但我决不可以没有自我,决不可以没有独立人格。我一定要把自己与中国文人区别开来,与一切中国奴隶区别开来。倘若  相似文献   

2.
宋代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文人特有的心理趋向、审美观念使得词这一文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妓乐活动是宋代士大夫阶层主要的生活内容之一,歌妓对于宋代言情词的繁荣兴盛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她们的当筵乞词不仅激发了文人的创作激情,并且以其独有的方式直接推动了宋代言情词的繁荣并促进了言情词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古代文人常因一诗一词,或某一佳句、警句而得其雅号。如: △唐朝郑谷以《鹧鸪诗》得名,又名“郑鹧鸪”。△唐朝韦庄著《秦妇吟》,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相似文献   

4.
马素青 《大观周刊》2011,(29):118-118,110
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领袖。他采取的“以诗为词”的手法将文人以诗的形式来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写入词中。于是“东坡词颇似老杜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反映了以前词人所没有反映的广阔的内容,表现出浓厚深沉的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已使他与前代词人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使词进入了雅文学的领域并使之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繁星兄要出版他的第四本诗集了。这也是他第四次嘱我作序。 我捧起他用心铸出的这块厚重的“成熟的界碑”,眼前倏地幻化出这样的图像:一位毕生跋山涉水走四方的新闻工作者,在他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他没有“退”到居功自傲沾沾自喜的花丛中,也没有“退”到无所事事打发黄昏的泥淖里,他“退”进了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新的梦境之中——这方天地就是诗的天地,这个梦境就是成为诗人的梦境。这方天地果然天高地阔,这个梦境着实五彩斑斓。应该说他是成功的,10年之间,他竟然写出了1000多首色彩各异的诗,出版了4本分量不同的诗集。…  相似文献   

6.
对“豆蔻年华”的误用,是目前赞颂女歌星、女影星文章中又一常见词例。豆蔻本为生长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的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种子及花可以入药。晚唐诗人杜牧《赠别》诗中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问世后,文人便常以“豆蔻”来喻十三四岁的少女芳龄。今日来形容初中女学生较贴切,写女歌  相似文献   

7.
历代诗家对“白俗”一词褒贬不一。本文试从白居易的思想方面分析与“白俗”之联系。白居易的思想集儒、道、释三家为一体 ,他又是一个以“中人”、世俗人自居的中唐士人的典型 ,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 ,题材丰富 ,擅长描绘人类普通的“七情六欲”。白居易的“俗”是与古代文人的“雅”相对应的接近普通人生活的“俗”。也正是“白俗”才使白居易的诗令人喜爱 ,流传甚广甚远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日访得清初文人范国禄编纂的《狼五诗存》,这是通州地区诗歌总集的开山之作。是书遵循"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双重标准,辑录了该地宋代以至清初231位诗人作品,规模庞大,体例明晰,多维度呈现了通州地域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景。同时,《狼五诗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范氏阐幽发微,救亡辑佚,保存了通州地区文人大量信息材料,其富有广度与深度的文献收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诗曰: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长信秋词》 又曰: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王建《宫词》 禁锢深宫的宫女的悲惨命运,很能激发人们的同情。也许因为宫女的失意与文人的失落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中国文学中又有以男女恩怨比喻君臣遭际的传统,因此,文人,尤其是唐代文人,常在诗中歌咏宫女,描写她们不幸的情感生活,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然而,即使最著名的王建《宫词》,所用的素材也并非其亲眼所见,而是得自一个同宗的宦官。于是,我们有时难免在心里打个问号:历史上的宫女生活真是这么回事吗?其中是不是有文人的想象呢?  相似文献   

10.
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诗、文、词、赋、小说中都有它的踪迹。许慎《说文解字》释镜曰:“镜,景也。”段注云:“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此以叠韵为训也。镜亦曰鉴,双声字也。”镜是人工制作的器具,有照物的功用,其形状多为圆形。作为文学意象的镜即由此生发开去,或因其功用而寓意,或因其形而比拟,历代文人于此表现了丰富的想像力,并融入了复杂的文化内涵。镜意象因此成为古典文学中颇具活力的意象之一。 镜意象在诗、词、赋中大多出现于闺阁生活场景中,主要是一种情感意象,小说中的镜意象则主要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11.
北宋后期是文人画理论的成熟时期,此时的文人画家关注着如何以文人的思致跨越传统绘画思维的障碍,获得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是北宋文人山水画领域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本文即以此图作为个案来管窥文人画家以诗入画、以禅入画的绘画思致。《龙眠山庄图》描绘了一群文人居士在龙眠山中结社、禅修的生活,但本质上是一幅文人禅观山水画。画家移步换景,借用图像象征的方法暗示、指引着观画者观想以八功德水池为中心的西方净土世界,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此外,李公麟《龙眠山庄图》的画意和禅定观想次第离不开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的阐释,李、苏二人的画与诗是一体的。  相似文献   

12.
赠答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特殊的一类诗型,它注重于诗人彼此之间诗歌的回环往复,进而实现诗人情感的交流互动.六朝是一个重视情感,重视人际交往的时代.六朝赠答诗的蔚然成风,意味着在文人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六朝赠答诗分担了书信的一部分功能而被诗人用来处理日常事务.  相似文献   

13.
人格在上     
梁衡 《传媒》2002,(8):49-50
细想,人格这个词是造得很准确的。就像我们写稿子时要按格填字,不能乱,编辑才好改,读者才好看。写诗也是这样,要有格律,只有合了格和律才美,才算是诗。那么做人呢?应该说也有一定的格;合乎起码的格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  相似文献   

14.
黄艺聪 《新闻世界》2014,(9):201-202
由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经过苏轼等文人的努力,宋词终于从最初不登大雅之堂的娱情歌曲变成了闻名宋代的文学形式,其间宋词发展的困境源于它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那就是词的言情功能所蕴含的阴柔之气同士大夫之气的矛盾,由此引发的争论一直贯穿了整个词史,伴随着身体叙事的主体在词中地位的转变和文人美学追求上的不自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经过苏轼等文人的努力,宋词终于从最初不登大雅之堂的娱情歌曲变成了闻名宋代的文学形式,其间宋词发展的困境源于它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那就是词的言情功能所蕴含的阴柔之气同士大夫之气的矛盾,由此引发的争论一直贯穿了整个词史,伴随着身体叙事的主体在词中地位的转变和文人美学追求上的不自安。  相似文献   

16.
盲词考证     
韩洪波 《兰台世界》2012,(27):69-70
盲词是对民间流行的多种讲唱文学的泛称,因多为盲人演唱故称盲词,但其唱本可以供人观览,以备消遣,甚至有文人借盲词以自娱或嘲谑,已经超出了盲人演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郭芳芳 《大观周刊》2012,(37):338-338
笔者日前在为学生教授陶渊明先生的《归园田居》作总结时,告诉学生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他的诗文成为了诗意的中国文人心灵的慰藉。就在下课之际.  相似文献   

18.
诗至中唐,风貌一变,题材也较前广泛,其中的一个热门题材,就是风俗。以风俗为题材的诗歌虽不始于中唐,却兴盛于中后,因此,探讨中唐风俗诗的艺术特色,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唐诗歌的风貌或有所碑益。中唐风俗诗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绘和叙事为主,这也是中唐诗歌的一个重要倾向,俗文学和传奇对此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后通俗文学极盛,讲经、变文、话本、词文、俗赋等吸引了大批听众。韩愈在(华山女)中写道:“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可见连深宫中人也颇好此道,更不必说文人了。元镇(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其送别诗更是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唐代送别诗不仅艺术手法巧妙.写法高明,而且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远远超出了以前各代的送别诗。本文试图对唐代送别诗的思想意义略作评析,由此展现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所蕴含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20.
文人花事     
文人自古恋花,大概是由于文人遭遇多如花草,从怜惜花之易落中可以感慨人生苦短,从叹息花之飘零中可以照见落拓人生,从花之落寞与繁闹的对比中可以体味人生哲理。因此文人不仅恋花,更把花草作为自己在大自然的化身,在其中寄予了数不尽的人生况味和心灵感悟。屈原大概算是"香草美人"象征的典型代表了,他在诗中说自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张露无遗;又说自己"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青春逝去、事业无成的恐惧跃然纸上。后世文人在此影响下,咏花诗层出不穷,无论是李白的芙蓉还是陶渊明的菊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