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日渐广阔,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使新闻评论影响着个人行为导向及社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动机和方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生态,伦理问题在新闻评论中显现,其在评论中承担着怎样的伦理责任?这是当前新闻评论人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新闻评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责任及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卓伦 《新闻窗》2009,(5):56-57
长期以来,对于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我国新闻学界根深蒂固地认为,新闻评论是媒体权威意见的发布,不存在太多的伦理问题;同时,评论作为意见的表达,本质就是传递媒介或个体意见,具有思想上的个性,即使出现某些问题,受众也能够对这些主观意见引起警觉并具有天然的判断标准,因而不需要伦理对新闻评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3.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7,(12):39-42
任何一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催生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变迁也需要新的伦理来支撑,这就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拓宽了传统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也赋予了其新的道德维度。新闻传播责任伦理的建构应以"行为善"和"品德善"为其内在维度,形成当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1):27-33
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植根于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云储存。算法新闻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新的传媒业态,但由于其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背后的法律和行业准则还不规范,现阶段的算法新闻仍有许多亟待考量的伦理问题。本文在回顾算法新闻缘起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价值偏向问题做了梳理,阐明其研究进展,进而初步探讨了未来强人工智能技术下算法新闻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与伦理规范,揭示进一步研究算法新闻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5.
“专家时代”的新闻评论伦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和新闻评论伦理,有什么关系?当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日益介入新闻评论领域,或接受媒体采访,或出镜担任嘉宾发言,或直接撰文发表意见。在有的专家不时被人们讥为砖家之际,有关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和伦  相似文献   

6.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伦理问题异常重要。本文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素质层面和文本层面对新闻评论伦理进行了框架式探讨,认为新闻评论伦理体系在规范层次上应当以评论者内在的道德诉求为主,在社会层面上保持独立性,既不屈从于社会强势群体,也不欺凌社会弱势群体,做到持论公正;在个人层面上,要尊重事实、慎重发言,具备逻辑和民主修养;在文本层面上,做到署名规范,并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在新闻舆论场域也出现了一些伦理缺失、新闻失范的乱象,并导致一系列的国家法规动作。论文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媒介伦理是否能够在当下中国发挥纠偏除弊的积极作用?其意义和价值又该如何引进?论文审视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与当代中国的关系、新闻专业主义引进中国后的困境、公民参与报道给中国媒介伦理带来的挑战。论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可能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政府-媒介关系的发展,但媒介改革仍面临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位图技术发展使图片造假成为可能。随着数位图技术的普及,在这新技术传播环境下对新闻摄影最直接的冲击是图片获取的伦理问题。新技术发展下的伦理环境其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图片生产的伦理问题、图片主题的伦理问题、图片传播的伦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而未来图片伦理新动向,新闻图片传播伦理状况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但是传媒人职业良知的缺位与不完善,成为影响新闻职业伦理的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好新闻职业伦理要从两方面抓起: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二要加强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一种说服性文本,必然涉及说服方法、说服效果和说服伦理等问题。而这些,在西方传播学的说服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本文从新闻评论教学实践的视角,思考和探讨了将西方传播学研究中的说服理论引入评论教学的可能性、适用性、困难及相关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日涉案报道中道德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存在着普世道德的同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具体道德规范存在着差异。作者论述了这种道德相对性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对新闻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影响、对新闻传播动机确定的影响、对新闻获取方式确定的影响、对受众解析新闻信息的影响等方面。文中详细列举了道德观差异的表现方式及其复杂性,显示了伦理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当前时评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取向与整体主义取向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整合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主义的取向。在关系视角下,本文依据第一手的访谈资料,对时评作者的言论表达及其身处的权力网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重要区分在于其交互特性.同时,评论主体介入了民众,从而生发出信息流动新的特征.话语权力的互逆流动使评论呈现为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的交锋.在互动交流中,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医学学术期刊应加强医学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韩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9,21(3):215-217
医学学术期刊在向民众传递最新医学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医学新闻的报道,主要阐述在选择和撰写医学新闻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伦理道德,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医学新闻的评估和监控.  相似文献   

16.
Cable news schedule today is programed with a transition between objective reporting and subjective commentary. With this in mind, we address the question: to what extent does political ideology impact one’s estimation of factual content in the monologue of a partisan news host? Going beyond direct effects, we analyze two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s, using news host as moderator and using parasocial relationship and source credibility as parallel mediators. Results show like-minded partisanship with a news host led to higher estimates of factual content, and this effect worked indirectly through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Additionally, this process occurred more intensely for conservative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news organizations visualize crises in a digital media ecology shaped by citizen witnessing and widespread image circulation on social media. Empirically, the paper draws on the events of 7 April 2017 in Stockholm when a hijacked truck plowed into crowds, killing five and injuring several others. The study is informed b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on citizen photojournalism and witnessing, and examines the function of visual citizen contributions, degrees of explicitness in visual coverage and the impact of proximity on visualizations of crises. Qualitative analyses of visual content and text in digital and print editions of four Swedish newspapers showed both enhancing and featured positioning of visual eyewitness contributions from the public, few examples of explicit imagery, and journalistic commentary foregrounding ethical dimensions of showing and see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author considers journalism’s civic response as a strategy for staking a claim to credibility and ethics at a moment when the journalistic gatekeeping position is called into question.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革,实现了高速的数字传输以及无限的覆盖范围,也为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成为继古登堡印刷革命之后的又一重大传播革命。在这样一个全媒体、开放性、多元化的环境下,新闻评论在主体、形态、议题以及观点表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和丰富,逐渐成为公民表达观点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建立的情况 ,已有一些文章作了介绍 ,但多限于某一个国家。本文的新意在于作了一次世界性扫描 ,从西方新闻界到中国新闻界 ,再到区域性国际性的新闻组织。并指出制定道德信条是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 ,是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深具道德意义的一件事情。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和功能作了分析 ,以期更好地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它 ,这又是本文的第二个新意。文章结尾对新世纪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发展趋势 ,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is commentary offers reflection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and frames ethics of community engagment by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in terms of broader issues about the enterprises of applied research. The brief essay considers how we approach and position ethics (writ large) in our work and then offers the following dialectics for consideration: openness versus protection, privilege versus equality, distance versus empathy, listening versus advising, and representation versus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