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月27日,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在一份提案上作出批示: "请高建民(省委常委、副省长)同志阅研提出意见研究."省长的批示由省政府办公厅的同志电话告知该提案的发起人之一--太原市政协委员路德坤,他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其他45名在提案上联名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大家群情振奋,为他们提案中的建议得到省长的重视而高兴和欣慰.这一消息经博客传播后,好评如潮,跟帖赞誉者不断.  相似文献   

2.
消息前面加"本报讯"三个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有三个:第一,表明文体,告知读者这是一条消息;第二,表明消息来源,声明这是本报记者或通讯员采访来的;第三,表明权利和义务,是表示本报对这条消息拥有产权,并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以及报道后果负责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巴菲特教会世人的是,当一个公司的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它的问题肯定远远不止暴露出来的这些。他曾说:"在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告诉我: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今天世人正在以这句话的理念来围观伯克希尔的蟑螂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顺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  相似文献   

5.
1998年8月31日,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两位证券投资者小汪和小戚因打赌股票涨跌而引起官司。持涨观点的小汪认为,某只股票一定会涨,买了肯定赚钱,如果被套,他愿意倒赔,并与小戚立下了字据。其原因是这只股票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证券节目推荐的,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炒股经验,认为肯定错不了。于是另一投资者小戚大胆买入。结果,股票一时不涨,反而被套。因而引起官司。(事后证明:这支股票确实有较大涨幅,如能持有,一定获利不少。这是后话。)当然,节目随时提醒: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风险、自负其责。官…  相似文献   

6.
一条消息称:陕西省一家知名报社率先整改"新闻形式广告:,"采取严查内部、沟通客户、层层过滤等得力措施,使广告刊登的秩序和形式更加规范".在笔者看来,当广告试图以新闻形式出现在报端,就蜕变成为企业与新闻媒体的阴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必然会败坏后者的清誉.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2006年4月11日科技日报上的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记者从"地学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捕捉到的一条"鲜活大鱼"。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晓白  老赵  宋弢 《青年记者》2002,(9):56-57
晓白:如果我说职称评定是场一年一上演的闹剧,肯定有人会对这话不以为然,但也肯定有人会对此点头称是,这都不足为怪。单仅一番“职称论文”大战,就令它们的“缔造者”们万分感慨。老赵:哎呀!(老赵的一声长叹像是京剧中的叫板),不到3个月的时间,七拼八凑了7篇论文,为了保证发稿,大江南北地跑。那哪里叫什么论文?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我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忍卒  相似文献   

9.
港片《魔幻厨房》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分手5年后,郑秀文在给小狗方便时第一次邂逅刘德华。郑秀文拿着塑料布、小铲子和狗商量:“在这儿行不行?”感谢香港导演,在这样一部都市言情片中,还不忘教育我们:如何让狗拉屎。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曾看到一则这样的消息:天坛北门坛外狗便成患。有记者数了一下,约500多米的便道,竟发现143处狗便。我所在的小区,有块绿地,绿地里总有狗屎出现,尽管值日老太太一看见就骂,但却没把狗屎骂没了。供奉老天爷的圣地,一步一狗屎,老天爷怎么想,真是天知道。这对大讲特讲文明礼貌迎奥运的北京,无疑是很尴尬的。…  相似文献   

10.
这幅“左公柳”照片出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版的《西北揽胜》杂志,没有具体的拍摄时间,也没有注明拍摄者的名字,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拍摄地点是在陕甘驿道或甘新驿道上。 起初,我觉得这幅照片并没有什么特别:近景是一条压着车辙的大路,两侧是伸向远方的密  相似文献   

11.
吕慎 《新闻实践》2002,(12):24-25
今年北京最热的一天,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闭门”苦学英语,朋友打来电话:“你得了中国新闻奖!”我知道这一定是杨荣老师采写的那篇消息《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获了奖,作为编辑之一的我不过是沾了他的光,忝居此列。不过,惟一值得“自满”的是,在编辑这条消息时,我就感觉:如果这篇文章能去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话,肯定能得奖。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宣传 ,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人觉得对于那些要肯定的人和事 ,在宣传中肯定得越多 ,规模越大 ,说得越好 ,效果就会越好 ;对要否定的人和事 ,则在宣传中否定得越多 ,规模越大 ,说得越坏 ,效果就越好。但是 ,宣传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门科学 ,谁违反了其中的规律 ,就会伤害自己本来想要肯定的人和事 ,或会帮助自己本来要否定的人和事 ,同时也会被自己挥舞的宣传之剑砍伤。有的人过分相信宣传的作用 ,其实宣传就是宣传 ,它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才是最有权威的 ,宣传要靠事实来打动人。宣传这件事 ,制作宣传品是掌握在管宣传的人手里的 ,但是接…  相似文献   

13.
《参考消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是快乐的代名词。每每与它亲近 ,我都能获得大量鲜为人知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眼界为之大开。 70年代初 ,我还在读初中。一次送语文作业本进办公室 ,第一次见到报架上的《参考消息》,我很惊喜 ,也很纳闷 :《参考消息》“参考”什么呀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那上面不是报道外国的消息 ,就是外电对中国政局、经济形势的评论 ,内容就像刚出炉的烧饼 ,散发出新鲜的麦香 ;它见解独特 ,闻所未闻 ,一看而不能止。时间凝固了 ,不知什么时候校长走到了我身后 :“去去去 !这报纸学生不能看 !…  相似文献   

14.
上海每年都收到上千件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以上,惟独有一件为出租车司机减轻负担的提案,连续提了三年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上海市政协委员章继浩锲而不舍,近日在政协会议上第四次提交了提案。90%出租车行业不和谐章继浩指出,由于出租车行业的特殊性,推行承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承包指标是否合理十分关键。现在使用的指标是10多年前制订的,当时车价贵(桑车20万元)、利率高(年息8%)、油价低(1.5元/升)、出租车少、生意旺。现在情况相反:车价低(仅10万多元)、年息低(仅3%)、油价贵(已近4元/升)、车多且路堵、生意难做,指标却没变,因此,为完成…  相似文献   

15.
刊登在大众日报2008年12月30日上的<寿光8万农民"寒冬"不失岗>一文,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信息性经济新闻,也是一篇提振信心的独家经济报道.它发表在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的关键时刻,对社会舆论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相似文献   

16.
正未来可不可以看见?未来可不可以改变?对于这两个问题,在这本《未来闪影》中都有着非常清晰的交代……现在,给你一个未来,一个既定的未来:或荣、或辱;或病,或死;或甜美,或伤离……你,会觉得怎样?或许,你也曾有过类似我的经历:年轻时我第一次离开农村,第一次住进  相似文献   

17.
大概在出版业呆过十年以上的朋友,多少都会碰过,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上市以后,忽然就莫名奇妙地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出版社什么事也没做,就看见书卖起来了,有人为它写评论,书店订单持续不断,销售量开始升高,出版社惊喜莫名,向他们询问为什么会如此时,他们比较诚实的答案通常是:"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据"的学问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2005年8月22日某报刊发的消息《中国已拥有4枚地层年表“金钉子”》,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据”成的。然而,当读完消息全文后令我很不满足,不禁要问:“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众议院近期提交了一项立法提案《终止网络盗版法案》(the Stop Online Piracy Act),希望打压出售盗版美国电影、音乐或其他仿冒商品的国外网站。美国出版商协会力挺这一提案,但有反对者认为这会“矫枉过正”。在11月16日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该提案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20.
"烤食"文明     
“啊!”——一声尖叫。这是我的一位同事把这幅照片拿给他女儿看时得到的反应。要是把照片也像电影一样分级的话,《非洲某部落猎食野生动物》这幅照片,肯定会被判“少儿不宜”。是啊,这样恐怖、血腥的场面,即使我们成年人看了,也会心里发抖。从事新闻摄影多年,我从没见过这样令人心悸的场景,真的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