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填空(略) 二、问答 1、人物通讯应怎样确立主题? 答:人物通讯在确立主题时,要把握好以下四点:①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人物通讯能否从全局出发,即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出发,抓取和提炼出一个能够鲜明深刻地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从这个高度去表现典型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来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或广大读者关心并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这是决定一篇作品优劣的关键所在。②要从主人公的实际出发,把握住最重要最关键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内容。就是提炼和确立主题时,把主人公最生动最突出的事迹展示出来。要想抓住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吴英姿 《新闻传播》2012,(7):195-196
人物报道细节的运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人物写得是否成功,关键要看细节。一篇好的人物报道,要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常常有几根"支柱",即几个"饱满和出彩"的细节,让读者阅读之后,久久不能忘记。有了这几个支柱,人物报道就会"立体"起来。而那些事件过程,一些连接支柱的"软组织"也同样重要,它能把细节像珍珠般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3.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4.
关于历史人物的查考,许多书籍、文章述及,其中尤以武汉大学编《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最详。然真正查考起来,仍感棘手,尤其那些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往往辞典不收,方志未载,无处着手。偶有所得,现将愚见一则公诸同好。在图书馆工作中,我们常常要确定一个人物的籍贯、时代、本名……等等,有时对某一人物发生兴趣,还想考见其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品牌化战略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电视节目是指那些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相对稳定的节目类型、风格、特色、观众群、播出时间和一定连续性的节目。一个节目能否成为品牌首先要看是否有精良的制作,是否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兴趣,是否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其次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否有相对稳定并有不断上升的空间,是否有独特的风格,是否符合品牌能使之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工作者,谁不想抓重大题材,谁不想多写名人、名家、英雄劳模?但重大题材、名人、名家、英雄劳模毕竟是有限的。呈现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同样会闪现出绚丽多姿的时代火花。 我是一个基层新闻工作者,1982年开始在县委报道组工作,之后又调到县报。10多年来,写过的报道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的也有1600多篇,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觉得最令自己满意的似乎还是那些来自平凡人的报道。虽然时光流逝,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物,至今仍然活跃在我的心里。他们的事迹激动着我,更鞭策着我去发现更多像他们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人物访谈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要办好人物访谈节目需在多方面进行努力,但其中节目的选题或者说选取什么样的被访者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节目中的人物是否有新闻性?人物是否有特色?人物会有哪些精彩的生活片段和人生感悟等,这都是编辑、主持人首先要费心思索的问题。笔者常常听到地方台的同事发出一些感慨:”与中央台所处的层面和所涉及的报道范围相比,地方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遴选出那些名人、要人.成功人士或者是有新闻价值和特色的普通人呢?如何使选取的人物有故事性而吸引受众?如何将人物访谈节目选题的视野进一步拓宽呢?“近两年笔者在地方台编辑、主持60多期人物访谈节目.从中深切感悟到:办好人物访谈类节目.主创人员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要在茫茫人海中去慧眼识珠.沙里淘金。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地方台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选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在此.笔者愿真诚地与媒体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0,(5):32-34
年初,中国媒体业新锐人物程苓峰的一篇《一流记者挣啥钱》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文章从业内流传的“三流记者能写稿,二流记者勤跑会,一流记者拉广告”说起,提出一个问题:那些自命清高的“三流记者”,老说自己才是媒体业中坚,掌握最核心的信息和判断,可为啥就不能挣到最多的钱?——记者收入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进入衰退,一般要看其是否出现三大特征:一,生产能力及供给是否出现严重过剩;二,产业中的企业是否开始恶性竞争并互相压价,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润空间变小;三,部分企业是否不得已而退出了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10.
传媒小语     
判断一个记者是否合格,要看他与被访问者的谈话,在一个小时内是否露马脚。无论遇到国学大师、书画名宿、佛教居士、历史学者……都能谈话入港,使对方觉得你是个水平线上的通人。——黄裳我所认识的那些好的新闻记者至少在这一点上有共性:他们有本领作为观察家站在一旁,并且不会  相似文献   

11.
由《江海晚报》副刊部编辑的“江海写真”在2007年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专栏能获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肯定,关键在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关注普通民众,展现精彩人生。通过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挖掘出他们身上的不平凡之处,给人以启迪。“江海写真”的成功操作,也为副刊的新闻化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是指最具代表性的人,也就是指那些能够给人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启迪的、具有鲜明时代和个性特征的人。新闻媒体推出的许多重大先进典型人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典型人物报道的目的是用典型人物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斗志,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头脑,用典型人物的高尚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3.
人文之美是新闻报道表现的主题之一。做为新闻记者,除了采访和报道重大的政治新闻,就是把笔触落到平凡的故事和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中去。以细微的视角来表现平凡背后那些震撼人心的人性之美,以独特的视角挖掘新闻表现的张力,这是一个优秀记者所应追求的。  相似文献   

14.
秦人贾平凹说.衡量一个人能否成为小说作家.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讲故事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看。他的这一观点.无疑也适合新闻人。因为.当我们的新闻人将一篇人物或事件新闻呈现给读者时.能否引起共鸣.首先要看其是否以故事吸引人、打动人.进而取得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饮酒     
饮酒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写照,在计划经济时代买酒要凭计划,很少能沾,如果天天有老白干已是了不起的人物,而如今当然要喝名贵之洒才算得上角色。  相似文献   

16.
二、语言录入范畴。没有合适的建筑材料,再高明的建筑师也难以造出巧夺天工的房子;没有鲜活的语言材料,再高明的记者也写不出生动形象的新闻。语言文字是新闻的建筑材料,鲜活的语言材料,是鲜活新闻的写作基础。一个合格的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而且要具备记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语言录入范畴,从总体上讲,要录入那些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语言,最能表现新闻观点的语言.最能表现生活气息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色的语言。1、生动的群众语言。秤要有准星,人要有良心。一听这话,就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是群众语言的…  相似文献   

17.
邓涛 《新闻三昧》2005,(4):29-30
《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在通讯家族中,人物通讯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研究并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反映社会各界多姿多彩的人物,是时代赋予新闻记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时势造英雄。谢延信典型的推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作为地市报,《焦作日报》一直注重通过深入挖掘来自基层的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彰显社会责任,引领时代新风,用道德的力量构筑和谐。从2006年3月开始,《焦作日报》抓住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连洁 《新闻三昧》2006,(8):43-44
文学创作要求刻画人物性格,写活“这一个”。那么,有严格“真实性”要求的新闻人物是否也要写出人物性格,把人物写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在写作前,就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最好是选择人物性格最突出、最鲜明的一个侧面。比如,这个人是沉稳的,还是幽默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的写作,涉及主题、选材、结构等问题,但人物通讯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关键在于主题是否新颖与深刻。可以说,主题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清代诗人王夫之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长诗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所说的“意”,是指文章的主题。主题就好比是“统帅”,一支没有统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当代一位知名记者在归纳他的写作经验时曾指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而好的主题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要有主题,否则下笔千言,主题模糊,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二是只能有一个主题,就是说一篇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