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与大报相比,县市报在客观上存在一种优势,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县市报的地理接近性所决定的。但是,对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运用,县市报就会像水中的浮瓢,与丰富多采的实际生活和基层的广大群众还是贴近不起来,也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怎样改变这种“浮瓢现象”,真正发挥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去年9月至12月,本报开展了一次“来自基层的新闻”竞赛,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为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纸在地理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对办好报纸显然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县市报就会象水中浮瓢,  相似文献   

3.
步入新世纪的门槛,作为“离基层最近、与群众最亲”的县市党报,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营造优势、加快发展,这是广大县市报人普遍关心、共同思考的议题。 笔者认为,县市报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关键在县市报自身。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充分发挥县市报贴近城乡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独特的政治优势,办成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人民群众爱读爱看、专家肯定赞许的优秀报纸,扩大其在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成为本地的一个“优秀品牌”;另一方面,县市报也要站在全局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5.
冯乐心 《传媒观察》2007,(11):58-59
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造就了报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县市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它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深受地方读者的欢迎。同样,县市报副刊因其富有  相似文献   

6.
县市报要办出上乘的质量,就得念好十二字诀——贴近实际,讲究实在,追求实用,舍此别无它途。编采作风——贴近实际作为最基层的县市报,无论从报纸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受众接受新闻的心理,都具有大报不可比拟的接近性。县市报直接面对基层干部群众,直接面对人民大众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报人无须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漫无目标去寻找新闻本源,他抬脚就可“飞人寻常百姓家”,捕捉活蹦乱跳的“鲜鱼”;报纸也无须“长途贩运”过时的二三手信息,而能够进行“反映社会生活,回馈基层信息”的“现场直播”。这是县市报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是凭借自身的优势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县报也毫不例外。县报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其他任何一级党报都更能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而“三贴近”优势发挥得如何与总编意图是否明确关系很大。近两年来,我们《修水报》力求把总编意图——  相似文献   

8.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9.
和大报比较,县市报具有地方性强、接近性强的特点。这正是办好县市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县市报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如不着力解决县市报的“偏食”问题,那么,地方性、接近性这种“有利条件”和“优势”,便会成为损害地方特色的痼疾。县市报的“偏食”问题指什么?笔者认为,这如同小孩长期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食物一样,办报人在办报过程中总按照自己固定的爱好与习惯去采访、选稿、编排,固守一隅,目不斜视。具体地说,有这样  相似文献   

10.
张诺 《新闻窗》2009,(2):103-104
近年来,随着县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报业市场竞争的目趋激烈,县市报已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作为最基层的报纸,县市报与对手的竞争并不在同一平台上,在人力资源、采编经验、新闻来源、地方限制等方面也往往处于劣势。但对县市报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而最有提升空间的,恰恰也就是贴近。所谓提升,就是要把与读者地域上的贴近转化为心理上的贴近;把与读者物质层面的贴近转化为精神层面的贴近。  相似文献   

1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12.
县报,是最基层的党报。它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搞得不好,就会“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领导批评报纸,在宣传上没有很好地体现他们的意图,围绕中心工作不紧;群众也批评报纸,认为官腔官调太重,没有解决他们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究竟如何发挥县报的优势,把县报办得领导、群众都满意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县市报要做到“三贴近”,解决的仍然是可读性问题。而这种可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历史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区域开阔性与县市报区域的狭窄性的矛盾。也就是市场经济是没有区域界限的经济,而县市报它的区域只局限于本县市。 其次是读者多与少的矛盾。中央和省级的机关报、行业报,都比县市报发行量大得多,但具体在一个县市区域里,县市报的订户又比其它大报数量大得多。这就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15.
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和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特别是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提出了对市州县区(含市州报地方版)实行限版、限量、限价出版发行的整改意见,这无疑对县市党委机关报怎样办报、怎样经营、怎样发行提出了必须再认识、再思考的新课题。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县市党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稳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紧迫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对此,县市报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倾心打造“贴近性”品牌,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下功夫,致力于把县市报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为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县市报的记者相较上级大报,优势在基层,劣势也在基层。优势在于记者与基层群众贴得更近,劣势在于常常处于基层往往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怨身在此山中”。今年初,我们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率浙江县市报之先,策划开展了“记者蹲点村社区”活动,让记者在走基层中走出新意、走出新作。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是我国最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党报,而这一级党报扎根的土壤是广阔的农村.因而,农村工作是县市报宣传的基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加强农业放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因此,县市报强化对农村工作的宣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市报强化农村工作宣传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农业安天下,农村的稳定、农业的丰收、农民的富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当前农村信息渠道还不太畅通的情况下,县市报作为一级基层党报,就成为农民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我们《大冶报》始终注重对农村的宣传,当了解到灵乡镇子山村农民将中央政策贴在中堂上,把过去中堂上供的神翕换了下来的信息后,及时地采访报道了《子山村把中央政策张贴在中堂上》的消息,从子山村农民不供神像“供”政策、由穷变富的事实中,提炼出“求神拜佛终受穷,掌握政策好致富”的主题,有力地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只有认真学习政策、掌握政策,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从总体而言,农民的文化思想素质还不高,他们对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靠一般的论证、说教,往往难以奏效.然而,农民又是很讲实际的.县市报可以  相似文献   

18.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射阳报社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  相似文献   

19.
后勤 《新闻前哨》2000,(7):30-31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 作为党报系列中最基层的县市报,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应扬其处于基层的优势,紧密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从而使报道内容鲜活,报纸卖点增多,发展前景广阔。否则,“贪大求洋”,抢道越位,势必失去本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作为担负舆论导向重大责任的县市党报,应像一面对照梳妆的“镜子”,去积极真实地关照和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同时应具备“筛网”的功能,经…  相似文献   

20.
写好、写深农村报道,是县(市)报服务农村工作和农村读者的“重头戏”。但是,许多县(市)报的记者,感到到农村采访,听到的总是一堆“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见诸报端的不是“四季歌”,就是“豆腐块”,完稿之余,时常抱怨自己的报纸小,写不出“大块头”、“有份量”的稿子。其实不然,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她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群众,最贴近农村。而且,县(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