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新闻载体,正以其实时性、互动性、多传播介质等特征冲击着传统媒体。以前在大型的新闻事件采访现场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参与新闻报道,如今,在包括两会报道、新闻发布会、大型灾难事故、重大体育赛事中,网络新闻报道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并形成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2.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 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它指的是记者通过偷拍,偷录(录音、录像)及秘密收集(主要指文字记者)等手段进行采访从而达到获取事件真相的行为。其采访的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涉入采访,即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新闻实践中,这两类隐性采访都经常得以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隐性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满足了人们的知情…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春龙 《新闻界》2004,(4):28-29
新闻媒介要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必须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接近新闻源。然而,社会生活错综复杂,有时为了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尤其是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评、揭露时,普通的采访方式难以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隐性采访方式更容易接触事物的真相,使新闻事件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报纸采访指的是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提问,并获取任务或事件内幕的内心事件,新闻关键点的捕捉主要是通过采访来实现的。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如电视、平面、广播等,新媒体的出现影响了现代报纸的新闻报道。本文主要以新媒体背景下报纸新闻的采访技巧、方式、环境为切入点来深入探讨报纸采访多元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当下,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因此,传统媒体记者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6.
孙海明 《视听界》2011,(2):108-108
网络热点话题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新闻采访线索来源之一。传统媒体照搬网络上的话题到主流媒体中传播,或把网络上的事件拼接成一条新闻,丧失了主流媒体的功能,是不可取的;对网络上公众关心的事件报道缺失,又失去了对此类事件的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丧失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是在网络迅猛发展过程中随之兴起的,较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形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因而更青睐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查看各种新闻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要想突出重围或者保持自身地位,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创新。要不断提高稿件质量、完善采访技巧,进行各方面的创新,来提升新闻采访的质量,吸引广大受众,保持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电视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采访。由于隐性采访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能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实质,因而电视记者在拍摄社会新闻或进行舆论监督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手段。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在显性采访无法获取新闻事实时对记者具有较大帮助,但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假如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新闻侵权,引发官司,更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手段谈一些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报纸采访是通过对新闻当事人提问来了解事件的内幕或者任务的内心事件,通过采访能够迅速捕捉新闻关键点,让读者读起来更加生动。近年来,网络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广播、平面、电视传播的格局,开创了新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现代报纸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从新媒体时代下报纸新闻的采访环境、采访方式以及采访技巧几方面探讨新媒体对报纸采访的影响,希望对现代新闻采访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万春 《新闻记者》2000,(3):49-51
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 的,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主要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隐性采访手段对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节目对此所做的尝试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正如人们常说舆论监督是柄“双刃剑”,隐性采访因为涉及到采访手段的非常性和对隐私与秘密的接触,实施…  相似文献   

11.
蔡晖 《军事记者》2007,(2):18-18
军事新闻采访,是对军事新闻事件的整体认知、了解和对素材采集、整理、归纳的过程,是围绕新闻写作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没有军事新闻采访,就没有军事新闻的形成和发布。因此一个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新闻采访者。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军事新闻的采访呢?因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记者对军事知识的积累,并把这些知识成功地运用到整个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去。  相似文献   

12.
叶萍 《视听纵横》2005,(1):107-10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交互性、海量性、易检性等个性化特性已逐渐为传统媒体所接受并在融合中加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融合中共存已成为时代主题。互联网络不仅成为了传统媒体记收集、获取信息的又一条渠道,也为传统媒体提升新闻价值,拓展新闻空间提供了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在新闻传播的速度、方式、广泛程度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时效快、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表现手段多样、载体普及率高、受众成为新闻发布者七大特点。一、时效快网络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最快捷的传送和发布方式,通过网络,记者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茖就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做同步的现场报道。如2014年3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变革与完善,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新闻采访的新途径。狭义的邮件采访学,就是通过电子邮件(E—mail)采访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闻报道方法,也是继现场采访和电话采访之后新出现的报道手段。也有人提出广义的邮件采访学的概念,把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新闻调查和新闻发布等新闻活动也包含在内。拓宽采访范围电子邮件盛行初期并没有引起新闻界的太多注意,因为很少有记者敢于公开挑战传统的采访手段。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5.
采访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的手段和必要过程,是新闻由相对静态走向动态、由发生地走向传媒、由传闻变为新闻必不可少的途径。采访还是新闻保持真实性的必要手段,就是所谓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采访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硬功之一,新闻就像是长在深山里的灵芝,只有勤奋的记者通过翻山越岭的艰苦努力才能采到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隐性采访,新闻界一直以来争论不断。隐性采访能够更加真实地采访到公开采访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并且更加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本文主要从隐性采访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学术界的态度,分析隐性采访手段运用的合法性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7.
章虹 《新闻窗》2008,(1):109-109
在办公室或在家就能采访到自己想采访的对象,这在多年前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在今天,网络采访已经成了一些媒体时常用到的采访手段,通常用在采访那些远距离、全球性的采访的对象。不过网络采访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具有局限性的,它的地位还不能超越传统采访。  相似文献   

18.
张晓宝郭庆 《视听》2016,(12):109-110
隐性采访是电视记者在特殊环境下常用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常能捕捉到不为人知的秘密。民生新闻中隐性采访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民生新闻栏目工作者的角度,对民生新闻中隐性采访运用不当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民生新闻中合理运用隐性采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QQ 由腾讯公司研制并提供免费下载的网络寻呼机OICQ(QQ),起初主要用于网友之间的聊天、留言,看到QQ立刻让人联想到时下颇遭非议的网聊、网恋,然而,将QQ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采访中,不仅是一种新的尝试,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维 《新闻三昧》2004,(4):28-31
广播新闻记对于境外发生的化娱乐新闻的采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随国内艺团体出访、采访国际重大的节日节庆和化活动、就某件重要的化娱乐事件赴国外参加新闻发布等相关活动。这里,本主要涉及的是第二种采访类型。对于奥斯卡金像奖、柏林、戛纳、威尼斯电影节、格莱美音乐奖、萨尔斯堡音乐节这样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