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讲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一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美学命题——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各种审美客体,也创造了审美主体。马克思通过把人和动物对比,从而发现,人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美的规律”,自觉地、全面地进行各种社会生产劳动,创造各种美的事物形态,以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报纸版面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根据报纸版面自身的“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创造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物质形态,一种精神产品,因此,也必然与美学有关,也应该具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规律。 报纸版面具有审美特征,是由报纸版面内容和形式的特性和特色决定的。 报纸版面是对不同内容的各类稿件编排布局的  相似文献   

2.
刘健 《新闻知识》2005,(11):77-79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主体、客体以及之间的多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了美,同时也产生了审美意识,人们早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的规律用于实践。新闻传播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普遍的社会行为。由于新闻传播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美学的研究包括了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同一切美的事物一样,理论广播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指导其实践的。确定美的主题,选择美的材料,编写美的文字,传送美的声音。理论广播以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  相似文献   

4.
探讨新闻与美学,新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发表一孔之见.审美关系广泛存在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人为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人与现实(社会和自然)结成不同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关系,在这之上产生出各种精神的关系,如理论关系,宗教关系,艺术关系,审美关系等等.所谓审美关系,指的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创造.一方面,人以情感观照的方式欣赏体验着现实美,另一方面,人又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现实,创造生活,推动历史的前进.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世界,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人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劳动中,人把自己的热情、智慧、意志、理想等对象化到被改造了的自然之中,使得非人的自然发生了属人的变化,“人们在‘人化了的自然界’中看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实现,从而产生愉悦感,这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它与人构成了审美关系”(周钧韫《美与生活》第29页).由于生产和分工的发展,这种审美关系逐渐从人对现实的其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出现了集中反映人对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创造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产品的审美价值。精神产品是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生产领域的重要环节,显然更需观注自身的审美功能。所以,编辑在遵循编辑工作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必需充分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活动;而着重从统一点来考察编辑工作,研究编辑审美活动过程、编辑审美的心理特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编辑审美价值形态等,就构成了图书编辑美学的主要课题。编辑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活动是人类从精神上感受和把握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编辑审美活动则表现于作为编辑主体的人对编辑客体进行美(丑)  相似文献   

6.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者需要美的规律来指导,所以说,美学知识,应该是编辑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修养,是编辑修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一、编辑审美修养的意义审美修养,是指个体按照一定时代、社会的审美理想自觉进行审美心理的自我锻炼、陶冶、塑造、提高的行为活动,以及通过这些行为活动所形成或达到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它的意义在于:要求人们通过参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新闻画面与美学的关系,是许多电视媒体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电视新闻画面如何运用美学?研究电视新闻画面美学会不会影响真实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既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美,电视新闻画面就应该包含着审美意义。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电视新闻画面同样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再现生活中的事实。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特征?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美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档案馆美育功能日益凸现可以说,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会有“美”的存在。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注意到了“美”的存在。用马克思精辟的论述来解释就是:“人是按照美的事物来塑造物体的”,“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为人是爱美的,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正如高尔基所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既然“美”是到处都有、广泛存在的,那么它也必然存在于社会的“记忆中心”———档案馆中。而长时间以来,许多人总会用枯燥、沉闷和单调等词语来形容档案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丹宁 《出版参考》2005,(1S):38-38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世界文明史特别是艺术史的发展向我们更加生动的表明,它们犹如鼎之三足,其中有一足不济,文明之鼎便会倾斜乃至坍塌。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工艺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的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在孜孜不息的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的追求着艺术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营构出人类不断升华的精神境界。从目前的史料看来,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对美和丑的判断、辨别、领会、评价、把握与认识。编辑审美是编辑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如何在编辑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追求作者撰述之美,编辑修改加工之美,编排印刷装帧之美,从而达到编辑美的境界。重视编辑审美的研究,对于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的审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新闻作品是按美的规律感人心,施教化,致实用,有益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新闻写作当然也必然遵循美的规律,从审美意识到审美创造,从新闻的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整个新闻活动都联系、贯穿着一系列复杂的审美活动。因而,十分有必要研究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美学范畴。 一、新闻的真实美 (一)内容的真实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美是新闻的力量和价值所在。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美,才会有强  相似文献   

12.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其构成要素茶、具、境、人、水、艺等都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表现的。茶艺中的形式美包括自然因素和组合规律两部分,自然因素指茶艺中的色、形、味、声等自然可感的美的形式,组合规律指茶艺中所体现的整齐、对称、对比、节奏等形式美规律。茶艺形式美中的自然因素和组合规律共同构成完整的、统一的审美形象,使茶艺活动具有审美意义,是人们创造和欣赏茶艺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艺术美是审美主体以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客体为依据,以艺术家本人的审美理想为指导,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是集中的美、强烈的美、典型的美、理想的美,又是强烈地闪烁着人的主观情志的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的显现,也是美学研究关注的中心。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美学家们争论不休。有的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有的说:“艺术是感情的直接表现”;“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些说法都没有揭示艺术的本质特征。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坚持生活的第一性,反映的第二性,当然不错。但哲学、科学都不是生活的反映吗?可见,仅仅这样回答问题,似显简单化。说艺术是感情  相似文献   

14.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传递美、感受美的能力如何将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因为媒体能够引导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从而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能作出积极的反应,在“美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中感知美、欣赏美。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相似文献   

15.
人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高级动物。人既是唯一的审美主体,也是最高的审美对象。人的美是指人在历史实践中不断远离动物性而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那种人性、人格精神和人体和谐共同呈现的整体形象的美。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是体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邬治国 《青年记者》2012,(24):74-75
电视媒介视听兼备,文艺性节目是它的强项,在向受众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潜隐着审美教育的功能。电视的审美教育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受众的审美能力,感化人们以美的规律去创造,以美的情趣去生活。艺术性电视专题片就是突出审美教育功能的电视专题的重要一类,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创造历史。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历史之中蕴含着博大的多样的美。探究历史之美,启发感染大众,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孜孜以求的探索。新闻作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发掘、传播、丰富历史之美,是一项有益的实践,能达到新闻、历史与美学三者之间相得益彰。历史空间与新闻传播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人们通过历史获得不同的表情和心理期待,或仰天大笑、或黯然落泪,或敬重、或痛恨……种种情感,引起人们愉悦、自由、解放、光明的心灵共鸣,这就是历史之美。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传播要具有美感,而主持人作为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有的"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主持人是否具备"美"的特征,是一档电视节目能否达到其传播目的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美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美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什么样的主持人才是"美"的,具备什么样的"美"才能使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审美观照,进而达到节目观赏时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9.
出版物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创作的结果,其中以作者创造为主,而编辑创作更偏重于美的创造,但创造美不等于感受美。文字编辑可能有美感,也可能没有美感,这取决于其是否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和出版物发生了审美关系。因为美和美感只统一于审美过程,一旦审美过程结束,美感消失了,甚至美也没有了。如果从这一关系中欣赏、认识或评价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世界文明史特别是艺术史的发展向我们更加生动的表明,它们犹如鼎之三足,其中有一足不济,文明之鼎便会倾斜乃至坍塌.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工艺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的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在孜孜不息的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的追求着艺术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营构出人类不断升华的精神境界.从目前的史料看来,美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艺术史中,中青社出版的由王受之先生编著的<世界当代艺术史>,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本想我们介绍当代人类文化创造及自我设计的书籍,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的出版业是对非专业人士传播和普及艺术史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