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三味是从“三味书屋”说起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过描述.到绍兴旅游过的人,必定到“三味书屋”一看.其实,她就是鲁迅小时读的那间私塾之所在,私塾的主人寿镜吾老先生在书屋里挂了一匾,上书“三味书屋”,据说是清嘉庆时书法家梁山舟所书.“三味”益指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i音西)醢(hǎi音海)(调料).那个时代,读书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享受,因此许多读书人模仿着将自己的卧室也名之曰;“三味庐”、“三味居”的.蔚为景观.  相似文献   

2.
“吃”书     
到绍兴参观鲁迅的“三味书屋”,总想议论一下那“三味”的含意,也便从中汲取教益。记得宋人李淑在《邯郸书目·序》中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通俗来说,就是经书味如肉汁,  相似文献   

3.
好读书者,好闻书香,世人也把世代读书、相沿不变的人家誉为“书香世家“、“书香门第”。读书贵在培养兴趣,这是从“苦读”变“乐学”的关键。“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古语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撰,读诸子百家味如酸醢”。这是说,读经典会作,有如吃米面主食;读文史书籍,有如吃荤素菜肴;读一般普及读物,有如吃酱醋佐料。倘若读书读到这份JL上,那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之类的景状也就很难避免了。晋代的陶渊明便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癫性。如果没有兴趣,读…  相似文献   

4.
读书三味     
从小的时候起就爱书,真不知是什么因缘,只要有机会到一个地方去,第一要去的,就是书店,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转;到谁家去,比寒暄更重要的,是看人家的书柜,即使不借,也要翻上一翻,或摸上一摸。而如果有一天书不在手里面,心中便恍然若有所失,觉得这一天是白白地过去了,日记中于是便记上 “今日无事可做”之类的话,十分的没有劲头。而平时即使不看,用手去摸一摸或用眼睛去瞟一眼,也就非常地满意了。书,诚有深味存焉,否则其乐怎么会在声色犬马之上? 宋人李淑在《邯郸书目》中曾把书比作三种味道:“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便出典于此─—“太羹”,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原肉汁;  相似文献   

5.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名字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有人回忆,“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国时魏人董遇说过,读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书屋即取其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之意也。后将“三余”改...  相似文献   

6.
××同志:来信与赠书两册全收到,谢谢了!我忙于整理过去的“读书札记”之类的文字,又有关于文学生涯的回忆录之类的文字要写,所以如创作经验之类的总结性理论文章,就由于病中精力有限,不及考虑,或者说未敢考虑了!如果简单的概括的来说,积四十五年的创作经验,也仍然不出鲁迅先生指出过的三点:多读,多看,多写。从现在文学刊物之多,后起之秀如夏夜之繁星来看,写是很  相似文献   

7.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收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话,它描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在雪地里捉乌雀的情景。最近看到一个材料,说在这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就读于三味书屋时,其座右铭是一个“早”字。△著名画家徐悲鸿有句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相似文献   

9.
第一等好事     
读书能顶饭吃吗?能。用草根类语言说,读书,是人们的另一碗饭。有道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碗饭如果吃好了,是什么滋味?走在绍兴老街的摊肆前,处处皆售一尺折扇,上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不管这是否是正解或曲解了"三味书屋"的本意,轻摇此扇,就着满街炸臭干子和绍兴黄酒的味道,便"扇"出了这座会稽古城独有的市井风情。  相似文献   

10.
鲁迅谈称呼     
看《鲁迅书简》及《两地书》,抬头多称以“先生”、“君”、“兄”之类。鲁迅之于对方称呼,向不穷究,含糊敷衍过去即罢。这很符合中国民俗国情。一般年高者、学富者、崇敬者,可谓先生;道相似者,不客气之朋友,泛友;后辈,可称“君”、“兄”。倘若推敲穷凿,则反不好。有一次鲁迅给萧军信中涉及到其夫人处,顺便称之为“悄女士”,结果被提出“异  相似文献   

11.
长短浅说     
我在与爱好写小说的同志接触中,不少人说:“千儿八百字的作品写起来没意思。”其理由是:篇幅太小,内容装不了多少,情节也展不开,更谈不上刻划人物,描写景物了。还有的说短的没份量,读者读了没印象。在我接触到的稿件中也发现,不少作者虽然在作品的题尾注上“小小说”、“微型小说”之类的说明,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都在三、四千字以上,也可能是上述原因吧!写短的真的没意思和没有份量吗?我看不尽然。鲁迅先生的小说有许多是千二八百字的。如他的名著《一件小事》,只有一千一百  相似文献   

12.
读作文教材一类的书,心里总摆脱不了鲁迅先生那句话的阴影,他说他从不读“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言下之意,作文是读和练的功夫而不是掌握几条法则就能写好的。我也有过感受,此类书往往死板教条,面目可憎,没有卒读过一本。读《美国英语作文》(罗伯特·G·班德尔著,秦穗等译,湖南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最初是有点担心的,只是学英语不易,做作文更难,总想找点捷径或求得指点,作文教材的诱惑还是不小,加上朋友多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有家报纸发表了于宗瀚《<鲁迅译文集>再版无必要》一文,文章作者断言“在鲁迅的全部文学业绩中,译文部分是差的”,“他的译笔十分不畅,读起来是很吃力的”,“他的译文水平未必比得上今日大学外语系的学生。”文章作者还妄加评论地说,“鲁迅先生的译著是从来不为民众所接受的”,“是没有研究价值的”,“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们有谁会去参考那些文笔也不通顺的资料呢?!” 此文发表后,立即引起此间出版界人士和鲁迅研究工作者的忿忿不平,认为这是一篇以“各抒己见”之名,行诋毁、贬损鲁迅之实的奇谈怪论。出版界有关人士指出,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世公认、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岂  相似文献   

14.
读书六忌     
一忌赶时髦,真正的好书往往并不时髦。 二忌轻信“必读书”或“排行榜”,读适合自己口味的书。 三忌“硬着头皮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 四忌“爱屋及乌”,不必因为某人读了一本出色的书,就去跟风。 五忌“相互克杀”,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即“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必被克杀,或者至少使读者反而发生愤怒。” 六忌半途而废,好书愈是慢慢咀嚼,愈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在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一书中,读到这么一段:“孙伏园主编的《晨报》第七版.由鲁迅命名为《晨报附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使我长了见识:一是今之报纸副刊,原来写作“附刊”’,二是副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三是当年”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的是鲁迅。 后读《鲁迅年谱》,在1921年10月部分,又见这么一段:“北京晨报自12日起.将登载学术文艺之第七版独立,另出四开小张,取名《晨报副镌》,亦称《晨报附刊》,随报附送。”据编者孙伏园说:“原来‘附刊”这名字是鲁迅先生取…  相似文献   

16.
读词典三昧     
最近读了王超然同志题为《读报三味》的文章(见《长江日报》1996年7月15日第11版),获益匪浅,但没有读懂标题,求助于几种工具书,原来作者指的“三味”,其实是“三昧”。为什么是“三昧”,而不是“三味”,那我们就向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老师寿镜吾上课时出了个对题:“独脚兽”,叫大家对出下联。有的学生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足虫”、“九头乌”,鲁迅则对“比目鱼”。老师称赞道:“对得好,你们看,‘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了心思对出来的。”相传,明成祖朱棣与大臣解缙谈对对子时说:“《论语》上的  相似文献   

18.
“小题大作”出成果“小题大作”本属贬意。但作为一名通讯员,抓住某些生活琐事,来个“小题大作”,是可以出成果的。现谈点我的体会。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就善于“小题大作”。如鲁迅先生的名作《一件小事》,其题材在许多人看来的确是一件小事,但鲁迅先生却从车夫搀扶起...  相似文献   

19.
散议三题     
旧话重提近读前辈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回忆鲁迅一九三六年编选《苏联版画集》的文章,内中转引了鲁迅先生给他的信: 如果印起来,我看是连作者的姓名和题目,有些都得改译的……《郭尔基》在中国久已姓“高”,不必另姓……(见《编辑忆旧》,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  相似文献   

20.
1919年4月25日,鲁迅将《药》的小说稿“抄讫”,三天后交给钱玄同的时候写了一封短信,信中曰——玄同兄: 送上小说一篇,请您鉴定改正了那些外国圈点之类,交与编辑人;因为我于外国圈点之类,没有心得,恐怕要错。还有人名旁的线,也要请看一看.譬如里面提起一个花白胡子的人,后来便称他花白胡子,恐怕就该加直线了,我却没有加. 另据许钦文在《祝福书》一文中回忆道——鲁迅先生出书,不但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要印得美观、大方和便于读者眉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