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利用大量明代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原始文献对朱保炯、谢沛霖二先生编著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以下简称《索引》)做了一些校误。近来,在研究明代进士题名碑立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索引》承袭了清李周望等编著的《国朝历科题名碑最初集》(内附明代诸科,以下简称《碑录》)中一个较为  相似文献   

3.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但亦有误处.本文试就"倪惟善"等条对其进行订补.  相似文献   

4.
北京孔庙那些风侵雨蚀的石碑(代序)在北京的孔庙里,有198通(块的意思)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镌刻着五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自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起,至废除科举制度前的最后一科——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止,其间每科所取的全部进士,均有碑刻矗立于此。)北京孔庙大成殿属于人事制度范畴兼有教育制度性质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初创,至清末寿终正寝,前后历经1300余年。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国子监"十三经碑林"展厅内,有一通明代"国子监题名记"碑。碑通高206cm,宽85cm。碑身断为三截,左下角亦断。该碑系就元碑洗磨后重刻,原在国子监辟雍殿东厢正堂之右,南向。由于久经风雨剥蚀,碑文磨泐殆尽,幸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该碑拓片一通(北京8370-1),额题"国子监题名记",篆书;上截右题"国子监祭酒司业题名记",记文大部分清晰可辨;中刻祭酒题名,碑文大半磨泐不辨;下截刻司业题名,字迹完全磨灭,记文与题名俱楷书。  相似文献   

6.
李国荣 《历史档案》1998,(2):130-131,136
清沿明制,科场之誊录,只限于乡试和会试,作为最初一级的童试和最高一级的殿试,其试卷则不誊抄,考官直接评阅原卷。于是,在这两级科考中,特别是殿廷考试,逐渐形成了不管文章好坏,单看字体端指与否的评卷标准。这便是人们指斥的清代殿试中极不正常的“抑文重字”之弊。殿试重楷法,缘于翰林之选。有清一代,“朝廷重视翰林,而取之之道以楷法,文之工拙弗计也。”①翰林宫为清华之极选,专掌论撰文史之事,例由殿试录取后的进士补授。对这一天下土子仰望的职位,其选用却只重指法,而忽视章法。史载:“新进士殿试用大卷,朝考用白折…  相似文献   

7.
进士登科录是研究古代科举制度及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始文献。历代进士登科录是方志《进士题名》最直接的渊源之一,用《进士登科录》与之校勘,可发现方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同时,方志对进士登科录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各有短长。我们在利用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各得其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熊赐履所著《经义斋集》是以康熙皇帝所题匾额而成书名,但“经义斋”题名是康熙皇帝何年所赐,资料记载不一,或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或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本文根据《经义斋集》正文所记内容,佐以清代实录等资料,考辨题名年代,厘清列传、碑传及年谱等疏漏及抄录之误.  相似文献   

9.
<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王红春所著《明代进士家状研究》一书,2017年7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所涵涉的家状,是指科举考试前士子投纳的家状,其中记录士子的履历、三代、籍贯、年貌等个人及家庭的各项基本信息。但家状今多已不存,该书综汇现存明代56种会试录、57种进士登科录中所载进士家状,参辑明代进士同年齿录、履历便览、乡试录、地方志和明人文集的相关文献史料,梳理了明代1.8万余名进士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明代进士的会试录取、家庭职业结构(役籍)、入试身份、习经、及第年龄、家庭代系结构(祖上三代存殁状况)等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明人张朝瑞辑、许天叙等续辑的《南国贤书》,记载了明代南直隶(约为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举人名籍、乡试考官、考题等情况。是书的明崇祯刻本较为常见,其所载史料主要辑自乡试录和地方志。由于现存明代应天府乡试录残缺、《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等地方志对举人情况记载不全等原因,故《南国贤书》相较而言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记载明代南直隶举人的科举题名文献,具有较高的科举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的一桩事很有意思。宋神宗元丰五年,殿试结束,皇上召见新科进士,传唱官连叫三次一位叫暨陶的人,始终无人答应。神宗觉得奇怪,问身旁的苏颂。苏颂说,传唱官把他的姓念错了,这个"暨"应念入声。传唱官按入声一试,果真暨陶马上答应。神宗问苏颂,你怎么知道这个"暨"念入声。苏颂回答说,《三国志》上有一个叫暨艳的吴地人,这个人的姓念入声,我估计这位暨陶是暨艳的后人。一问暨陶,正是吴地崇安人。另据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阅卷官原定暨陶为  相似文献   

12.
孙冰 《历史档案》2011,(3):114-124
军机处为清代最重要的办事机构,有官无吏,军机章京在谕旨起草、案牍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军机章京的题名有梁章钜《枢垣记略》可据,但该书终于光绪元年(1875)年,后此虽有刊本,但已难得见。今谨根据《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中的记载,将汉军机章京的情形作一梳理,并拟作一题名,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3.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14.
辛苗 《图书馆论坛》2012,32(2):96-99,47
由于编目员对著录规则理解的差异,有两种情况的封面题名和书脊题名的著录存在一些问题,一种是封面题名或书脊题名与200字段中的正题名相同,但从属于它们的其它题名信息或分辑题名不同的情况;另一种是封面题名或书脊题名直接是题名页的副题名的情况。封面题名和书脊题名的著录应该首先要明确字段著录条件和设置目的,不要重复制作检索点;其次要考虑用户利用的便利性,不应遗漏检索点;同时要把握好客观著录的原则,并且充分发挥编目员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的历史,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途径.状元是中国科举宝塔的顶尖人物,是通过殿试取得的进士科的第一名.我国历史上有姓名可考的文状元有606人,但这些状元的殿试卷却由于朝代更迭、战火连绵、自然灾害等原因,均已佚失.现存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状元赵秉忠殿试卷是留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张状元卷.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后认为,赵秉忠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故宫宫廷档案的空白,是目前我们国家发现的仅有的一份殿试卷真迹.  相似文献   

16.
其他语种题名是指不同于正题名语种的题名,包括并列题名、并列不同题名和无对应题名的其他语种题名。对于其他语种题名的著录,编目人员需要正确理解相关规则,其中,并列题名的著录要注意并列题名与正题名的对应关系;并列不同题名的著录不能将其作为并列题名著录;无对应题名的其他语种题名的著录不能将其作为并列信息处理。同时,编目人员应该为有检索意义的其他语种题名提供检索点,以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  相似文献   

17.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按照各题名之间的内在结构,中西文"合订题名"图书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书中题名虽然较多,却可以提炼出主要题名的图书,另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无总题名图书"。对于第一种情况,中西文"合订题名"图书的著录都以提炼主要题名为主要任务;对于"无总题名图书"则可依照著者数量和作品数量两个标准划分成4种类型。对"无总题名图书"的著录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提供丰富而有效的检索点,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发现、识别与选择要求;使记录呈现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王力 《历史档案》2023,(4):120-126
<正>贵州自明代设省后始行科举,考中进士者凡称百人左右,但诸书所记不一,具体数字尚无定论,有些进士姓名等记载也有歧异。今试利用方志、登科录、题名录及诸种政书,对明代贵州进士数量、姓名等略作考析。一 贵州进士的记载进士数量的统计来源大致有二,一是国史、方志、登科录等史志文献的记载,二是研究者已有的统计成果。国史、方志、登科录中有些记载了明代贵州进士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