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近一时期来,许多出版社纷纷推出以长征为主题的各种出版物,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史实,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通过长征历史全貌的准确、权威的研究和把握,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江泽民总书记专为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历尽坎坷,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数次围追阻截。艰难辗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终于到达陕北与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示伟大的长征精神。市档案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征集老红军战士长征档案资料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之际,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专程来到我馆,视察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和"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刘奇葆同志首先来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展厅,在反映十送红军、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等题材作品前,不时驻足,仔细观看。他说,美术家们用生动感人的艺术语言来再现红军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文化,感悟红军精神,追忆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音像出版界紧紧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了重点选题出版纪念活动。出版活动的目的是为大力弘扬和培育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相似文献   

5.
严洁 《青年记者》2006,(22):16-16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光耀史册,长征在“雪山草地”因经历空前残酷的征途而举世闻名。长征中所凝聚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成为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历史的车轮沉着稳健地驶入二十一世纪,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了七十周年。传承长征精神、服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档案部门的神圣使命,这对于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于建设生态阿坝、富强阿坝、魅力阿坝、和谐阿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湖北省档案局利用馆藏档案资料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以"弘扬长征精神、建设和谐湖北"为主题,围绕"红军长征与湖北"开展系列纪念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8.
崔永元 《青年记者》2006,(22):18-18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0.
宋志标 《青年记者》2006,(22):12-13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方移洪 《档案时空》2016,(12):47-4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初,常德市武陵区史志档案局抽调力显,查阅、收集,整理长征史料。于10月10日编纂出版了《长征历史知识新编读物》。该书从“数”读长征、长征大事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节点、长征重大事件、长征重要会议、长征重要战役、长征重要人物等2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出版座谈会于10月17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座谈会由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主持。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科研管理部主任沈学明、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张西南在会上讲话。做好纪念长征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是今年出版界着力抓好的大事。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通力合作,包括60种重点图书在内的共二百余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做好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工作,全面弘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长征精神,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3月19日推出了大型电视公益行动《我的长征》,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对于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推动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省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发掘和提供利用革命历史档案,用反映红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的档案史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服务契机。红军长征历经11个省区,而在甘肃境内活动的范围最广,过境部队最多,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军大会师。1935年8月2日,红二十五军由陕甘交界的双石铺西进甘肃,策应中央与主力红军…  相似文献   

15.
从今年8月起,江西《赣南日报》立足赣南作为长征出发地及其在中国红色革命中的独特历史地位,立足赣南人民对长征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立足新时期赣南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长征精神迈步新的长征的伟大实践,来构思选题,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专题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6.
袁袤翔 《青年记者》2006,(22):14-15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三月热帖     
殷秦 《网络传播》2006,(4):74-75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红军在长征途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红军的性质、目的、任务,瓦解了敌军的斗志,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使沿途的人民群众了解共产党、拥护共产党,了解红军、支援红军,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对敌宣传,动瓦解敌军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敌军的宣传工作,把它作为动瓦解敌军,战胜敌人,增强革命力量的重要武器。正是由于红军在长征途中对敌军进行了各种有力的宣传措施,才收到了打击敌军、瓦解敌军士气、争取敌军官…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新中国的诞生。红军将士们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天上随时有飞机投弹扫射.地上有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脚下是经年积雪的雪山和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他们以平均日行军70余华里的速度完成了人类军事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伟大创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也用生命和热血铸成了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长征精神。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本刊由此期开始连续推出有关纪念章以飧读。[编按]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又一次翻开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笔者在欣赏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独特的描述、透视的同时,不由得为他的执著地访问“长征”而惊叹。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