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北宋名相寇准,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为官。他在仕途上经历了五次大的贬谪,先后被贬到青州、邓州、陕州、道州、雷州,几经浮沉。寇准多次被贬与宋王朝采取措施防止功臣危及皇权而制定的“祖宗家法”有关,也与其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北宋名相寇准,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为官。他在仕途上经历了五次大的贬谪,先后被贬到青州、邓州、陕州、道州、雷州,几经浮沉。寇准多次被贬与宋王朝采取措施防止功臣危及皇权而制定的"祖宗家法"有关,也与其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藏书印与版本鉴定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玺印和符节一样,最早是用作取信的标识。从何时起,把玺印铃盖在书籍上,作为收藏、校读、鉴赏等等的印记,不可确知。唐王建《宫词百首》中有:“集贤殿里图书满,点勘头边御印同,真迹进来依数字,别出锁在玉函中。”王建是大历十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太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其《宫词》最晚当成于元和长庆年间。可见在书籍上用印,早在雕版印书之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古典编辑学,对于义例的考究,体用的讲求,材料的鉴别,文字的风格,在司马光二十多年的编辑实践中得到了极致的表现。他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史体的空前巨著,也是古代编辑工作的典型范本。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年方二十。初任太常寺奉礼郎,因侍亲而请求外放,亲丧服满后才改为京官,历任大理寺评事、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及礼部副职,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是讲  相似文献   

5.
1928年到1929年(民国十七年——民国十八年)陕县遭受旱灾,除刁家、田家渠、侯桥几个村子有些水地外,大部分地区绝收,灾荒盖地。日甚一日。加之附近各县均有灾荒。粮无来源,百姓恐慌,纷纷外出乞逃。先是成群结队过黄河到山西,山西不少县也遭旱灾,又逃陕西,多数州、县亦是灾情严重,饥荒围围,求生无门,一片荒乱.八、九月间,陕州城乡妇女、老少拦道索讨者不计其数.并不时有恶少乘隙抢劫,突然而至,忽现忽离,闹得人心惶惶,关门闭户.  相似文献   

6.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进士出身。起初,司马光作战国至秦二世的八卷《通志》,进于英宗。宋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认为他所编之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而亲自写了序文,赐名为《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坚决辞去枢密副使之职,接着又自请为西京御史台闲官,将崇文院所设《资治通鉴》之局,迁到洛阳家中,全力以赴地进行编撰工作,前后历时十九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2018年8-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对位于三门峡市后川村的黄河嘉园基建项目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在该项目工地内发掘了大量西汉时期墓葬,推断为西汉陕州城外的一处公共墓地。位于该墓地南端的M243和M247,两墓被一近方形的围沟环绕,即围沟墓,在之前豫西和晋南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本次的发现对围沟墓发展演变提供了例证。在M247内出土的铜鍪、铜蒜头壶、陶缶、陶茧形壶等秦文化典型器物,为研究豫西地区秦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考古学材料。铜鍪上錾刻"赵大官"铭文共21字,对于研究秦汉时期文字演变以及青铜器的生产流通也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忽然最小的一个掉进了大水缸里,眼看就要淹死,群童被吓跑了,只有一个孩子沉着地用一块大石头将水缸打破,才救出了孩子,打缸的孩子就是司马光。这个赞颂司马光聪明的故事,不仅上了正史,还被民间传为佳话。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好学,以致后来很有成就。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北宋大臣,有名的史学家,也是个出色的历史编辑,他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参加编辑的还有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光还编了《稽古录》、著有《涑水纪闻》、《司马文正公集》等。他于仁宗宝元初(1038)十八岁时中进士,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馆阁校勘,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神宗时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当政后熙宁三年(1070)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隐洛阳。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左宰相)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过了几个月便死了,时年六十七岁,追温国公,谥文正。宋神宗、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曾发生一场持久的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一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一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的保守派。司马光竭力反对变法,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十分仇视新法,元祐元年(1086)他在病危中还坚持  相似文献   

9.
王明光 《新闻知识》2004,(10):14-15
指导性是党报的灵魂,是党报的优势所在,这是党报的基本属性和职能决定的,没有指导性,党报的权威就无从谈起。其实,指导性是多途径的,并非是人们狭义理解的政治性。从内容上讲,指导性是多领域的,从形式上讲,指导性并非是一种模式。指导性包含可读性,可读性中也有指导性,两并不相悖,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没有可读性,新闻报道就没有活力,就很难吸引读,人不爱看,指导性也就谈不上了。这正是党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极需探索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猛小蛇 《今传媒》2005,(11S):104-104
超级女声的成功,是平民娱乐的成功,是草原奶牛的成功,是湖南卫视的成功,是娱乐媒体的成功,是SP运营商的成功。然而不看超级女声,则是我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实话”栏目的章,选发的都是县市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要,称得上是“从政心迹”、“为官言”。但长期以来,群众对一些官员的会议讲话或报告印象不是太好,一是长,似乎不长不足以显示水平,一二三四,甲乙丙丁,貌似全面辩证,其实是“穷耍嘴巴皮子”,说的尽是正确的废话;二是空,搞照本宣科,秘书写什么念什么,大多是照念上级讲话和件,其特点是空话套话,居高临下,“要”字特别地多。用老百姓的话说,这类讲话是“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有块头无干货。”其实,老百姓印象不太好的还有报章上这些官员的章,照例地也多是长而空,不过是把会上的讲话转换成字而已。  相似文献   

12.
周海忠  周璇 《中国编辑》2006,(3):58-59,64
在出版社大大小小的会议中,选题论证会算是顶顶重要的了。选题是什么?对社会而言,其重要性暂先不论;对出版社而言,是阳光,是空气,是大米,是水电,是钞票!理想中的论证会应该是严肃而神圣,紧张而高效的。然而,许多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会,是不能挥去的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基本任务,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围棋是我的爱好。过去与人对弈,多是熟人,后来上网下棋,对手就都是陌生人了,而且是只见棋,不见人。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这也就有了不同的意趣,还有不同的人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生动活泼的。由量变到质变,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着。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求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写矛盾,写变化,反映出事物变动的新态势、新面貌,要写出动感来,要动静结合。动,要求对重要矛盾、关键情节和细节,展开详写,写深写透;静,要求对面上的材料,背景材料,简要概括,以烘云托月。该动的,要让它动起来;该静的,决不可大写特写,喧宾夺主。对作者来说,既要掌握概括浓缩静写的技巧,又要掌握动写的艺术,重要的是掌握动写艺术。另一层意思是,新闻事实 (信息 )是动的,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16.
姚旭 《新闻前哨》2007,(7):93-94
公共关系与“软实力”是当今公共关系界的一个崭新课题。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手段是传播。“软实力”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的新闻出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入世”,人们议论较多的是各种产业和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其实,“入世”在本质上讲是政府行为,“入世”直接涉及的是市场准入,是经济问题,但实质上最后决策是规则如何确定,是政治问题。因此,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制度的挑战。尽管我国承诺“入世”对出版物市场的开放是有步骤、有条件的,但从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水平看,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面对“入世”的挑战,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繁荣民族新闻出版产业,坚持先…  相似文献   

18.
改进会议报道,不知喊了多少年,实际上收效甚微。许多会议新闻,内容冗长,枯燥乏味,充满官话、套话和八股腔,形式单调,千篇一律,令人厌恶。大胆创新会议报道,改变传统报道模式,是受众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对搞新闻的来说,会议多并不一定是坏事,会议是重要的信息源,是采写新闻的富矿,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开采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19.
戴邦同志说过,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人民关心的重要事实。”由此可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的重要。首先要树立嗜新意识。嗜新,就是极端地喜新厌旧,对新生、新鲜、新奇的事物嗜之如命,而对旧闻、套话、陈词、滥调深恶痛绝。极端地喜新厌旧,是创新意识强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精心追逐内容是第一次出现的事物,传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一信息”,时效上是第一个报道的,道理上是第一次阐述的……这些结合起来,就构成…  相似文献   

20.
沉默是金?     
《新闻世界》2007,(12):41
沉默是金,是我们传统的处世哲学。习惯上,沉默往往被智者认为是有智慧的表现。可是,我们也会发现,沉默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冷漠,是一种胆怯。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有人非法攫取国家和他人利益时,我们还是选择了沉默。沉默也许是一种冷静的哲学,沉默也许是一种隐忍的哲学,沉默也许是一种冷漠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