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古时期,杂传创作异常繁荣,这些杂传大多以传主的个人生活、人际交往为撰写对象。《三国志演义》在以正史为纲的同时,也吸取了大量的杂传来塑造人物、建构情节。本文重点论述中古杂传对《三国志演义》的建构与禁锢。  相似文献   

2.
明人书目著作中有著录《三国志演义》的情况,这些书目著录已成为后人探究《三国志演义》在万历、嘉靖及之前的流传状况的重要依据。以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刊本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线索,结合序跋作者、书籍版式,加之与同时代相关书籍进行比勘,有助于厘清《三国志演义》在明初的刊刻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熊成冶刊本概况《三国志演义》熊成冶刊本,二十卷,每卷十二节,共二百四十节。现残存八卷, 卷一至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三至六、卷十九至二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熊成冶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失载。此外,一些外国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例如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三国志演义的世界》、上田望《〈三国志演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三国志演义》四郑刊本",指的是《三国志演义》郑氏宗文堂刊本、郑世容刊本、郑纯镐刊本和郑以祯刊本。它们都属于《三国志演义》明代建阳刊本的行列。巧得很,四位刊行者都姓郑。宗文堂刊本的刊行者是何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图下文式插图本《三国志演义》为研究对象,以各刊本中普遍存在的图文相异现象为切入点,对图文相异的各种方式、阅读功能和共性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阐释。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上图下文式插图本的版式特征以及《三国志演义》早期刊本的刊刻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卷一五《魏志·司马朗传》记司马朗卒年,“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潘眉《三国志考证》卷四:“太祖以建安元年拜司空,辟朗为司空掾。朗时年二十二,至建安二十二年卒,止有四十三岁,传误。”以曹操拜司空时间,来界定司马朗入仕时间,由此来推导其卒年,是潘眉所持依据。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对潘眉说皆做征引。  相似文献   

7.
吴新会 《兰台世界》2012,(25):87-88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取材精审,文辞简约,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  相似文献   

8.
明代末叶,历史演义小说中出现了五部以上古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分别为《列国前编十二朝传》、《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和《开辟衍绎》。  相似文献   

9.
《新列国志》 兹根据《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六十章 《新列国志》完全撇开了旧本的《列国志》而另起炉灶,杂糅《左传》、《国语》、《国策》、《史记》诸书而冶为一块,几无一事无来历。他恣意攻击着旧本《列国志传》的浅陋,把什么《怜潼宝》,《鞭伏展雄》诸无根故事皆一扫而空,诚然是一部典雅的讲史,而小说的趣味却便也为之一扫而空。 《新编批评绣像后七国乐田演义》讲史小说,自开辟以来以迄宋代俱有志传,如《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通俗志传》至《大宋演义中兴通俗演义》皆有明刻本见于著录,唯《后七国乐田演义》一书…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评之为“七实三虚”,大部分有史实依据.《演义》涵盖了从东汉末豪强混战到西晋灭吴,历时九十多年,各路豪强为占夺地盘,争战不断,全国人口低谷时比东汉末减少60%.以约4400万人生命的代价形成三分局面,说不上正义性属于何方.各方逞勇斗智,奇谋百出,尽显武勇、诡略之极致.富有戏剧性和智慧、人性等教育意味的三国史事人物,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特别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盛,“说三分”是最受欢迎的说书节目,进而加上皮影戏、演唱并发展为杂剧,故事更丰满,人物特色更突出.说书的话本经加工成“评话”,现存元代至治年间所刊《全相三国志评话》回目与《演义》大体相符,罗贯中当是以此为基础,根据史书并杂采野史资料进行创作.现知《演义》的早期刊本为1494年本,距罗氏在世已约百年,学界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尚存歧见.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神医华佗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方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通过对《三国志·华佗传》的仔细研读,华佗似乎在性格方面存在着自命清高、意志不坚、倔强任性、性情稍显急躁、不够细心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晋陈寿撰,后又有南朝宋裴松之作注,是记载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籍,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历来评价较高。作者陈寿,字承祚,是撰《古史考》谯周的弟子,一生有一半时间在蜀汉,三国史事,很多是耳闻目睹的。在他撰《三国志》之前,魏、吴二国已有人撰本朝史,如王沈撰《魏书》四十八卷,韦昭撰《吴书》五十五卷,鱼豢撰《魏略》八十九卷,孙盛撰《魏氏春秋》,等等。只是这些史籍后来相继散佚,因此《三国志》便更显得重要了。《晋书·陈寿传》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也很高,清钱大昕在《三国志辨疑序》中说:“然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演义古版丛刊》首辑评介Abstract:Fivetitlesofrarebooksknownthroughoutthecountryandoverseashavebeenincludedin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  相似文献   

14.
裴松之在《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前,注引《吴书》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  相似文献   

15.
新镌徐文长先生批评隋唐演义 清覆明刊本,十卷一百十四节。自第九节以上,即袭杨慎评本《隋唐志传》,标目亦全采之,但增下联,足成二句,自第十节以下至九十八节则全同熊钟谷编集《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杨慎评本能增益情节皆无之,全依武林藏珠馆刊《新刊徐文长先生评唐传演义》(日本内阁文库藏)原式,显系自藏珠馆出者,第九十九节以后,则又全同杨慎评《隋唐志传》,但并二回五一节,标目亦一字未改。其采熊书之全部,而开首数节及九十九年以后,以杨慎评本《隋唐志传》补之,以符“隋唐演义”之称,至为显然。 新刊出像补订参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和郭沫若曾先后为曹操翻过案。然而,最早为曹操翻案者,也许当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自宋代以来,曹操都是被贬为『奸雄』的,到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志演义》而登峰造极。然而,清康熙年间曹寅撰《续琵琶》传奇,一反其『正统』,在《开场》中开宗明义地说:『「琵琶」不是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印度故事》一文中,陈寅恪先生阐明“以舟称象”及“断肠破腹”以疗疾的故事皆源自印度。①季羡林先生于随后完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中谓“又得一例证,非但见于《三国志》,而且见于《晋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即“天竺佛典往往载世尊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好,此本天竺固有信仰”,自《三国志》记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委地”、蜀先主“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始,“其后史书于帝王姿貌记述,遂多采天竺相好传说以杂糅其间,《晋书·武帝纪》,《陈书·高祖纪》、《宣…  相似文献   

18.
高鹏 《出版参考》2011,(2):26-27
《三国志》为东吴人物作传,除孙氏宗室外,写到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张昭。张昭曾被孙策比喻为管仲,作为治国的文臣,才干无疑是第一流的。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际,大文豪陈寿曾任东观秘书郎、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悠关历史档案的官职。他勤心研究档案.淬厉历史见识.写出了《三国志》、《古国志》、《益部耆旧传》等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20.
《列女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妇女立传的传记作品,开杂传体的先河。文章以编纂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其立传标准、材料来源、编纂方式等问题进行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寻求其编纂体式、规律,以及对后世杂传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