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闻分布论     
郭五林 《新闻界》2004,(6):72-73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这是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贴近”提出以后,各地媒体相继喊出“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新闻报道平民化”等口号,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明显增加。但笔者通过对多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长期观察,发现新闻媒体在落实“三贴近”时,尽管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离“三贴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报纸新闻工作“三贴近”,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要让编辑记者真正做到“三贴近”,光靠热情和一般号召不行,没有制度约束,随意性太强,工作就会缺乏稳定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让“三贴近”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是保证“三贴近”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鲁力 《新闻前哨》2005,(2):34-34
我们现在提倡“三贴近”,就是要发动群众参与办报,办报要走群众路线。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群众喜欢看。长江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他们创办的《圆桌》专栏发扬了群众办报的好经验,也继承了办党报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贴近群众。离群众越近,离真理就越近。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地市报要突出地方特色,使活动选题、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评论地方媒体刊播的“新闻”是“可看性不高、可信性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新闻业内人士对此也大声疾呼。认真分析当前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多三少”现象来概括:日常公务消息多,贴近一般群众生活的报道少。季节性的“四季歌”多,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7.
媒体在践行“三贴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既要注意解决“不够贴近”的问题.又要避免走人“盲目贴近”的误区。一些都市类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占领市场,就走人了“盲目贴近”的误区.犯了导向性错误。这些报纸虽然不是主流报纸,但由于发行量较大.所以在读者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更有甚者,在受到有关部门批评时。居然振振有辞地用“三贴近”为自己辩护,说他们在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且这种不良倾向在一些地方有向党报蔓延的趋势。其不良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把盲目地照搬实际当作贴近实际,即把盲目地复制生活当作贴近生活.把盲目地迎合群众当作贴近群众。此所谓“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施行政务的一个重要理念,这种理念能对每一项政策(决策)产生指导性的影响,这种理念之于媒体,便是媒体的新闻报道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套话新闻多,会议新闻多,“表扬稿”式的报道多:关注群众现实需求的少,关心百姓喜怒哀乐的少,群众想看、爱看、可看的东西少,策划的“新闻”和策划的情节不时见诸媒体。“三多三少”现象使媒体的公信度下降。那么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对  相似文献   

10.
李建伟 《青年记者》2006,(16):65-65
近年来,在“三贴近”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愈来愈多的文艺工作者脚步往下走、目光向下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文艺创作的视角投入基层群众,写出了许多洋溢时代气息的好作品。而作为副刊编辑来说,就是要把握时代脉博、了解社会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及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新闻宣传要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  相似文献   

14.
向鑫 《新闻前哨》2005,(6):39-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单位提出的要求。“三贴近”归根结底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贴近群众的实际,贴近生活是贴近群众的生活。广大农村聚集着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村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最好试验田, 最好检验场所。  相似文献   

15.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广大通讯员是地市党报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地市党报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广大通讯员长期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熟悉基层,了解基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反馈基层发生的情况,是地市党报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生力军,事实上,我们报纸以前发表的许多精彩报道,不少源自广大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杨杰 《新闻传播》2009,(8):65-6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媒体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刘洋 《新闻窗》2012,(5):50-50
中央重点媒体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三贴近”的好报道好作品,新闻报道出现了新气象;推动方方面面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急事难事,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一大批记者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作风得到锤炼,整个队伍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可喜变化。实践证明,“走转改”是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形式,是新闻宣传的重大创新,受到了全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8.
新辑 《新闻导刊》2006,(4):17-17
一、定位:“三贴近”报纸定位.是指确定其目标读者群范畴.以及为了让目标读者群获得满意服务而确立的办报宗旨与思路。党报不仅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做好宣传报导.还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为基调.抓住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策划和设置特色专栏.并艺术地安排版面.这是赢得干部与群众两大基本目标读者群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三贴近”是新闻工作求真务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地市级党报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保证。要落实“三贴近”.关键和核心问题是要“贴近群众”.只写这项工作做好了,报纸才有生存、发展、创新的空间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舒忠 《新闻前哨》2014,(3):74-75
在卫视台刮起歌唱选秀类节目的旋风时,武汉广电坚持用《唱响武汉》实践电视文艺的“走转改”,走基层、进社区和广大市民一起唱响生活在武汉这座城市的自豪感、归属感。面对歌唱选秀类节目跟风、扎堆现象的愈演愈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调控指令,同时鼓励制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创电视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