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过去几年里,高校的规模化发展把我国高等教育推上了普及教育的新阶段,全科型综合性大学的大量涌现和其他院校学科专业的全方住、多样化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加强学科服务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当从增强馆员参考咨询意识、确定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原则和思路、做好学科馆员的培养选拔以及建立相关制度等方面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使学科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体形式。  相似文献   

2.
金洁琴 《图书馆建设》2013,(1):22-24,28
总馆一学科分馆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建馆模式,学科分馆是围绕学科建设提供服务的专业图书馆.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文科分馆从整合网络资源、挖掘学科资源需求、加强资源的适用性建设等方面构建个性化文科分馆,馆藏布局采取书刊资源一体化、主题文献集群式、物理空间与虚拟网站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加工,丰富了学科分馆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逐渐深入,其综合性、跨学科、交叉性等特征逐渐凸显,高校图书馆亟须尽快转型,以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从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机构改革、资源建设、信息素养、学科服务等四个方面对我国32家财经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面向新文科建设的财经高校图书馆转型思路,以期推动财经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和持续发展的核心。适应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更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一部分。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以学科专业和馆藏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学科专业文献需求的角度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数学模型,旨在为动态构建馆藏结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使文献资源建设更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集中探讨了不断演变的学术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挑战,以及演变的学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几个新方向:全学科、多元化、数字化的馆藏结构调整方向;需求驱动采购与合作式、开放式的馆藏发展方向;馆藏大规模数字化与联盟式的数字内容管理方向;专题库与合作专题库建设方向;特色馆藏建设和数字特藏管理方向;大数据与科研数据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论文通过需求分析、服务设计、服务实施、服务评价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东南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探索了以“发现需求、融入支撑、协作共享”为目标,以多元化的服务品牌为特色,通过整合服务资源,面向新文科建设提供精准化学科服务的新模式与合理性。该创新实践被用户认可,通过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以实现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存在与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文调查了122所重点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导航"的资源建设情况,从资源来源、资源类型、学科专业分布情况、信息记录情况等方面对重点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的资源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科导航"的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芳 《图书馆学刊》2011,(11):51-54
针对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合作与发展的模式,以供行业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共享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海峡两岸高校图书馆地缘相接,文缘相承,若能在 数字资源建设上增进合作,则定能发挥最大的共享效益。对海峡两岸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出4 点建议, 以期促进 两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公安院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公安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具有重要价值.建设专题数据库,是当前公安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选择.公安高校图书馆应全面掌握公安业务信息,密切关注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公安学科专业设置状况,在与其它公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依托本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和馆藏特色资源,建立起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公安院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学科馆员制度下,高校学科资源建设是满足用户日益专业化、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实现深层次文献信息增值服务的保证。论文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概念,学科馆员制度下学科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在新时代的学科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为单元的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谷文昌专题资料库"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为例,揭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嵌入式学科服务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单纯依靠传统的书商采购很难满足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还要积极寻求与出版社的合作。分析高校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的必要性,从合作基础、专业对接、运作模式和合作前景四个方面阐述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的可行性,最后指出馆社合作障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传统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同济大学人文学科基础薄弱,人文学科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同济大学图书馆对文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主要从优化文科馆藏资源结构、文科专业特色馆藏建设、加大电子资源投入、构建文科资源保障体系和发展文科馆员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放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入理解开放理念的重要意义,在图书馆建设中全面融入。高校图书馆应当促进与国内各类图书馆之间、学校内部机构之间的开放,扩大面向社会的开放,推进与图书馆供应商的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力争在国际图书馆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全方位的开放,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资源建设、文献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广泛的合作共赢,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献信息论坛》2006,(4):63-63
由福建省高校图工委、福建省高校工委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莆田学院图书馆承办的“福建省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2006年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12月4—7日在莆田市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图书馆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莆田学院副院长卢国富教授致欢迎词,福建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省高校图工委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侨大学图书馆卫红馆长主持会议开幕式。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陈小慧副馆长,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郑崇慧副馆长,福建武夷学院图书馆徐俐华馆长,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饶蕴伟馆长.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周雅丽馆长,仰恩大学图书馆李声权馆长,莆田学院图书馆党总支李红学副书记和林敏副馆长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思考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通过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文献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和学科馆员等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指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必须全方位为学校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研究服务,更好地满足学校各学科专业发展的信息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8.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研生命周期、学科专业和大数据角度阐释了科学数据素养的内容与特征,将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归纳为利用Libguides建立科学数据管理资源导航、数据素养通识教育、学科数据素养教育三种模式。然后,针对我国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现状,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外的基本经验:掌握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需求;基于科研生命周期设计教育内容;注重合作,配备训练有素的教育馆员;依托数据管理平台推进科学数据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建立为学科化服务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可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参考咨询、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查新、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等方面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并通过共建共享学科化服务团队、学科服务平台等措施来具体实现,同时在制度、资金、中心馆、核心学科馆员等各方面予以保障,以促使学科化服务合作有效、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图书馆合作发展路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略回顾了图书馆合作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出合作发展是图书馆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甘肃主要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西北地区图书馆在合作发展方面的现状、不足以及开展合作发展的迫切性和可能性。文章认为,西北地区图书馆应采取县乡图书馆合作、省市馆带动县级图书馆的流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的横向协助、网络信息合作服务、大中城市的图书馆联盟、省(区)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共建等六种模式开展合作发展。同时提出搞好合作发展的保障措施,即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摸清馆藏资源,建立西北地区图书馆联合书目数据库;最大限度地规范技术标准;以基层图书馆为重点,加强流动图书馆建设;各种模式互补,形成新的合作机制;突出特色资源,形成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和技术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