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在报纸扩版热中,读书专刊纷纷应运而生,俨然成为当今的一大文化景观。据笔者的有限见闻,现在办有读书版的综合性地市报至少就有二十余家。读书版尚属新生事物,如何办才能为读者所需要和喜爱?这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我们宁波日报于1994年10月开设“读书”专刊,在这方面作了些探索。 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读书版应该具备这样两点:一是信息量要大;二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先说信息量。综观当今各报的读书版,大致有这样两种办法,一种是静态的,即基本上以刊登有关图书的评介文章和个人读书活动之类的文章为主,不涉及书界的新闻动态。深圳特区报的“读书”,济南日报  相似文献   

2.
台湾报纸的“读书版”解路英多年来,台湾报纸多注重“书讯和出版”共生问题,几家王要报纸都编有自己的“读书版”,而且各具特色。台湾《自立早报》的“读书生活”,从1992虫2月创刊至今己一年多,原为周日出版,新近改于每周一全版见报。主编是顾秀贤,编辑陈昭如...  相似文献   

3.
且看读书版如何动作──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2月22日原作:王迎,呼延华1994年是报纸的读书版由沉寂走向令人瞩目的一年,在此基础上,今年报纸办读书版更为活跃,旧的力求推陈出新,新生的意欲推波助澜。《人民日报》打大众牌。经过一年的探索《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4.
齐鲁晚报读书版是晚报副刊中一块有较高化品位的专版,也是在国内产生较早,有较大影响力的读书类专版,近年来,随着报纸竞争的加剧,很多生活类报纸都反目光投向有较高化品位的读,纷纷增设了读书版,要保持自己在同类版面中的领先地位,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但要巩固原有的优势,还要增强独特的东西,于是在,坚持对读书版原有栏目的继承与发扬上,又增设了“书市了望”,“作家手记”,“一句话书评”,“读书访谈”等一些新栏目,其中“读书访谈”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独树一帜的“读书乐”1995年12月25日,《新民晚报》以一个版的篇幅刊登了各界知名人士同贺“读书乐”专刊创刊十周年的祝词,参加祝贺的有著名教授、学者、作家施蛰存、徐中玉、赵家璧、于光远、王元化、楼适夷、叶君健、萧乾、冯亦代、柯灵、杜宣、罗竹风、流沙河、沙叶新等30位,还有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各级领导,大家共同祝愿这块书香扑面的园地越办越兴旺。说起“读书乐”,编者曹正文为她耕耘了整整十年。十年前,《新民晚报》顺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纸﹃读书版﹄概览︵上︶■徐雁进入90年代,报纸扩版潮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的日报、晚报和专业报大多数都办起了自己的“读书版”。这些“读书版”加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民“求知热”和“文化热”的勃兴而创办的《读书》、《书林》、《博览群书》、...  相似文献   

7.
努力探索组一版新路《万县日报》陈俊德本报从1988年3月份起,固定专人组一版。其目的是便于统筹安排各部送发一版的稿件,更好地体现宣传意图,力争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报社领导要求组版编辑转变观念,走出“组版匠”的误区,创造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小汽车报”前的感喟朽木随着报纸的扩版增页,这几年,专版日益走红起来,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具体。比如从去年起,有些报纸竞用4个版的篇幅去办专版──当然不是去办理论版等传统版面,而是去瞄准新东西、新玩意,能吸21住人的“新事物”。翻开现在的8版日...  相似文献   

9.
在办《报刊文摘》同时,我们还出了《解放日报市郊版》,人称“小解放”。这张小报4开4版周二刊,不叫“农民报”而取名“市郊版”,示意它与以往的农民报作为“对象报”有所区别,它是面向市郊的综合性小报。我们不要求它搞催耕催种,唱农业生产的“四季歌”,弄不好重犯以往瞎指挥的错误。我们要它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起移风易俗作用。所以要这样办,也是想作为一种试验,看看不搞催耕催种,能不能起到推动农村工作的作用。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志不理解,认为这样办要犯方向性的错误。但随着…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4,(3):72-72
大凡读书人的骨子里总是蕴藏着一种“山水”情结,“读书+旅游”往往被大都市人公认为一种现代的休闲模式和生存状态。近日,上海书城紧紧抓住了读书人的心理,把读书和旅游两者结合起来,整合地方出版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率先推出了“读浙版精品,游天堂山水”的营销活动,读者凡在3月1日——3月31日购买浙江版精品图书满28元,除参与者人人有奖外,还将有机会获“三口之家千岛湖、杭州豪华三日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辽宁日报在1996年的新闻改革中,加大二版的改革力度,将二版办为“辽宁新闻”等栏目,迅速报道发生在全省各地3日之内的新闻。二版办为“辽宁新闻”版后,出现了两大明显变化:一是新闻短了,每期发稿近30篇,最长不超过800字;二是时效性强了,带“最近”“不久前”字样的稿子不见了。该报改革后,受到普遍好评,也进一步带动了记者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出版》2008,(4):56-56
2007年期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全国近两百家卖场举办了“打造一生读书计划成就精彩完美人生”的精品图书联展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读者对于北大版的“一生的读书计划”活动给予了热烈响应和热情支持,为了更好地继续向读者倡导在成长之路上坚持“一生读书”的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继续在2008年暑期针对不同读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北大版的“一生的读书计划”,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党报新闻版是官场里的正职,副刊版只不过是副职,副职只为正职“配像”而已,并无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不然,把一个副刊版办好了,办活了,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同时还对提升党报品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办好、办活?笔者以为,关键是要端正办刊意识,姓“副”而不“糊”,把副刊“正”着办。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多元化图书馆,为全民读书学习服务,是推动“知识工程”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树立图书馆社会观念、广辟渠道,争取支持,大胆尝试各种办馆途径,巩固发展多元化办馆模式和倡导家庭藏书,营造社会读书氛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  相似文献   

16.
地市党报要不要办理论版?能不能办好理论版?怎样办好理论版?是当前地市党报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聊城日报社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对于“要不要办理论版”的  相似文献   

17.
孟飞  刘扬 《新闻传播》2007,(8):57-57
《哈尔滨日报》社会时空版自1955年办版至今,编辑部对记者每件稿子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写出“故事”来,社会新闻要以“故事”的形式传播,但社会新闻又不能仅仅告诉读者一个“故事”,是要通过“故事”灌输社会主流形态的“思想”,要在故事的背后彰显出该新闻的政治倾向、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化生活服务的“银发版面”、“银发报业”正悄然兴起。平顶山煤业集团的退离休职工七八万,这是一个巨大的读群。于是,2002年3月,我们平顶山矿工报副刊版增加了《老人天地》专刊。根据三年多来的实践,要想办活这块版,就要注意解决编辑中的“三性”——栏目设置实用性、策划突出服务性、版面讲究艺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了十几年的《读书》,思想上受益良多。近读沈昌文先生的文章《回忆〈读书〉》(《南方周末》2000年11月9日),又觉得我们这些办杂志的人还能从《读书》中得到不少编辑方面的启示。一、“三无”境界谈到《读书》成功的原因时,沈先生一再强调“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因一己之无能才能联络到那么多能人,把这么一个其内容远远超过我们知识水平的杂志有声有色地办了多年”。他的同事又在“无能”之上加了“无为”和“无我”,构成一个“三无”境界。办杂志不是武大郎开店,刊物的水平当然要力求高于编辑自己的水平,否则就没有意思了。刊物的水平取决于作者的水平而非编辑的水平。编辑的能耐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适逢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7天,为推动全民读书阅读活动,为北京奥运的顺利举办尽一份力量,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在北京第三极书局举办主题为“阅读新北京参与新奥运”的主题活动。这是京版集团连续第六年在世界读书日举办面向公众的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