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相似文献   

2.
通讯员园地     
一位初学写稿的同志,给我两篇稿让我修改。一篇是写某村打50眼小压井抗旱。我知道那个村很小,已实现井电配套,怎么又打那么多小压井!他说,实际只打10眼,多写了40眼是为的容易被采用。另一篇题目是“救救猫”,一看,内容同我寄给中央报刊那篇稿基本一样。他说,你往中央发,我往省里发,互不影响。听了他的“理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现在各地层层举办通讯员学习班,但是讲写作技巧的多,讲职业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军人,喜欢舞文弄墨,自信发表过文学稿件,认为写新闻是小菜一碟。可一年下来,写了97篇新闻稿只被采用了1条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搁笔不干了。 但身边每每发生战友们勤奋学习、苦练军事技术的动人事迹时,又常常使我心痒手痒、坐立不安。1992年出差时,在书摊上无意碰到了《新闻知识》杂志,当即买了一本。一看才知道,原来写新闻并不是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当时就喜欢上她了。她栏目多、内容丰富多  相似文献   

4.
一八四四年六月二十一日,燕妮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谈到过写作问题。她写道: ‘你写作时不要那样动肝火、好发脾气。你可知道,你的其他文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你要写得实际而精炼,或者写得幽默而轻松。我亲爱的,我的爱人,请让你的笔在纸上自由驰骋吧!  相似文献   

5.
忆萧也牧     
最早闻知萧也牧这个名字,是我初到晋察冀平山的那些日子。1948年春上,北平地区“四月风暴”之后,党把我们调出北平,途经沧县、泊镇、石家庄,来到平山的岗上村,参加了以冯文彬同志为团长的土改工作队。村上住着一批刚从延安来的作家、画家。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解放区很多作家的名字、作品和他们的生活,其中就有萧也牧。他是来自上海的青年作家,原是个中学生,很有才气,小说写得很生动,很吸引读者,北方语言用得很妥贴、生动,人很乎和,会讲故事等等。萧也牧住的村子  相似文献   

6.
序文四篇     
浪得浮名,便引来不少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为书索序。不相识的,大多婉拒,因为对人不了解,只看文章,有可能弄出一篇评论,却难写出一篇序(即便做评论,也有必要尽多知道作者其人)。相识的,或缘于友情,或碍于面子,大都应承。(有人指出,一个作家如果到了一再为他人作序的份上,他自己也就气数将尽。我或许已经濒临此境?)虽属应酬文字,也不敢率尔操觚。我写序,只写我对所识之人、所读之文的若干印象,尽量不评论作品;作品的优劣,让读者去判断。这或许不是作序的正道,但我只能如此。选出几篇,读者看看,如觉还有点儿意思,我就…  相似文献   

7.
勇于开拓经典文献学研究的新领域*——谈邓小平文献研究●金恩辉1984年3月,我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时写过一篇题为《马克思的精神永远照耀着图书馆》的短文。在该文中我以一个图书馆工作者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武库中有那么多辉煌的文献遗产而感到...  相似文献   

8.
纪念子冈     
我国著名女记者彭子冈,不幸于1988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已两年了。我和子冈、徐盈夫妇相识已经五十多年。1935年10月,我以记者名义随绥远省(今内蒙古西部地区)体育队到上海参加全国运动会。在上海,除了采访报道绥远省体育队参加全运会的情况外,还访问了一些人。其中的一位是《申报·自由谈》编者吴景崧先生。他将《自由谈》发表过的文章编选成《小品文选》送给我一册,那上面选有我写的《大青山》一文。同时,吴景崧先生知道我很想认识彭子冈,便托我带了一册,北返时送给在北平的她。这样,我和子冈、徐盈在北平相识了。那时,他俩正在恋爱着,尚未结婚。随后,我还请徐盈为我们几个年青人合办的《塞原》文艺旬刊写了《铺保》一篇短篇小说。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10.
由播别人的稿子到自编自播,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发现:如果一组节目是一篇文章,那么串联词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写好了,可以给整篇文章锦上添花;写砸了,就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注意串联词的运用,有点心得和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1.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1):74-75
去年的今夜,我在为即将交给出版社的《顾廷龙年谱》写序,而现在我又在为我自己的集子写序了。我的心情仍然是那么不平静,因为在前几天,我还在为我的另外二本书写序。写序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和写别的文章不一样,但因为是自己的书,又不得不写,而且还得抓紧写。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我被一位退休老人的助人为乐,奉献余热的生动事迹所感动,便萌生出非要报道颂扬她不可的念头。于是,便拿起笔让我的激情顺着笔端流淌。写毕,投往陕西《老年报》社,不料竟在一版登出。这时,我方知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通讯。打这以后,我就产生了写稿兴趣。可是,当我一认真写起稿来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篇题为《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以下简称为“重林轻刘”)的章。读后,我深感困惑不解。作为一位历史工作,我想把我所了解到的一点历史情况介绍一下,让人们多知道一些事实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一个尖兵“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一九三二年,我由天津到了北平。那时,我的几位南开中学的老同学——张敬载、王兴让、胡思猷(胡适的侄子)、曹京平(端木蕻良)等,已先后云集在此。他们,有的是原来校刊的主编(曹),有的是校中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都因组织南下请愿、闹学潮,而被迫或开除离校的。大家集聚北平,不仅由于是老同学而更觉亲密,还因为革命而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当时,他们之中谁有地下党团的关系,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有些文友问我,你在那么偏僻的工厂里生活,为什么一年能写那么多稿子 ?每当此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多学几手,熟悉新闻各类体裁,啥稿子都能写、出稿率自然也就高了。   我们工厂,位于西安市东部灞桥区与临潼区接壤的洪庆镇、离市内 50多华里,地域偏僻,非常闭塞,加之工厂长期没有效益,目前已陷入绝境。在这种情况下,仅限于写新闻稿,恐怕一年也上不了几篇稿子。于是我将写稿定位在多学几手,遇到什么稿子都能写的“一专多能”基础上,就犹如乡村卫生院里的医生虽技艺不高,但无论是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的病人,都能加以应付…  相似文献   

16.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项目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元,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元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  相似文献   

17.
打开收音机,听到某经济广播电台的年轻主持人正向听众分析当前的经济态势.我怀着很大兴趣听下去,分析文章写得不错,只不过听起来总是有点别扭,不知道他的“那么”为什么那么多:“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那么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完善,那么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短短  相似文献   

18.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产油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相似文献   

19.
刚进军校时,我业余爱好就是读报。每每看到军报、空军报上总有空军一航院“赵光瑞”的字样,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一打听才知道他是政治部副主任,号称学院第一号笔杆子。二年级时,队里让我担任新闻报道组长,我感到肩上担子重、压力大。业余时间总是拼命写稿。有一次,我将写好的新闻稿去政治部盖章,只见一位上校军官坐在办公室里,由于见稿心切,我就冒昧地进去让他盖章,他仔细地审阅着我的稿子,微笑地对我说:“这篇稿子内容太空洞,你回去再重新写吧!”回去后我才知道那位就是我心中崇拜已久的赵副主任。第二天,我把重新写好的稿子…  相似文献   

20.
文海拾贝     
毛泽东对待错字的严谨作风1949年4月25日,当时的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登载毛泽东1939年写的《五四运动》一文,有五处错排。毛泽东当天发现后,立即给《北平解放报》编辑写了信,并附去他代拟的200多字更正稿,要其更正(详见《毛泽东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