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均 《新闻前哨》2020,(1):32-33
事实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在当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与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解读新闻报道平衡原则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要求.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这就引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在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二者关系时,我们应看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增强真实性,减少倾向性,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  相似文献   

3.
周芳  杨林 《新闻前哨》2004,(11):29-31
3.公信力体系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 BBC的公信力还来源于其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唯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获得受众的信任与认同。由于媒介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舆论代表者的身份,客观、公正也是其作为社会服务组织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义务。由于新闻报道的对象物是客观实在的,报道者必须使自己的报道做到客观,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兴趣,最终为受众所接受,从而实现传播效果。公正性则是指媒介为报道中的利益或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以及传播者对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相似文献   

4.
实现平衡不等于展现对立——论新闻客观性中的报道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平衡是新闻从业者的准则之一,也是保持新闻客观、公正的重要手段。如果新闻只呈现利益一方的观点,或者只对利益一方进行报道,就会使新闻报道片面化,误导受众的试听,损害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正如《新闻报  相似文献   

5.
坚持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它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媒体的公信力,维持舆论生态平衡。以"你幸福吗"、"我的小康"调查为例,此类调查做到了三方面的平衡:宏大叙事与质朴叙事的平衡;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平衡;不同阶层与不同地区的平衡。同时提出在精确新闻的视角下如何做好此类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失衡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羽 《青年记者》2006,(24):43-44
一篇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目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闻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2003年5月的“陈杰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陈杰人在采访中,片面听取部分人的观点,没有触及到事件的本质,偏听偏信,在没有进一步核实和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写出报道。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记者有时只关注一方观点,而忽视其他看法。但这只是失衡的一方面,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读新闻报道失衡的深层含义。新闻报道失衡的原因第…  相似文献   

7.
梅鲁生 《青年记者》2007,(12):58-58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负面报道来说,坚持这一原则尤为重要。眼下,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新闻媒体纷纷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但由此引发的新闻纠纷、新闻官司也在增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报道失实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王秋馥  李铭 《新闻传播》2006,(12):60-61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在选择新闻事实和表述时遵循真实性原则,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来表现,任何杜撰和虚构的做法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的报道形式之一的深度报道,也理所当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深度报道包括通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将隐蔽的事实暴露在受众面前的调查性报道和用夹叙夹议手法着重阐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相似文献   

9.
梅鲁生 《青年记者》2007,(12):58-58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负面报道来说,坚持这一原则尤为重要。眼下,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新闻媒体纷纷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但由此引发的新闻纠纷、新闻官司也在增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报道失实引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有人曾提出,新闻标题是“向读者‘出卖’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环”。街头报摊上琳琅满目的报纸,头条和报眼位置的新闻,其标题大都以鲜明的新闻事实而醒目夺人。把人们最欲知的最新的事实报道,放在头条和报眼位置,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新闻事实做到标题上,以此扩大市场销售,已成为报业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了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的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势。●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闻特性的本质要求,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其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这种事实的公正、客观的报道。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11.
新闻偏见,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违反真实性的歪曲报道,它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形成的新闻失实和造假报道还会造成导向错误。尽管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对造成这类无中生有、虚假报道的媒体和人员会进行严肃处理,但在广大受众中所形成的恶劣影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消弭。  相似文献   

12.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存宽 《视听界》2002,(1):50-5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是报道主体与报道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诚然,作为报道客体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主体无疑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新闻报道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且要力求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受众获得通观全局和预见事物发展前景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记者编辑高扬主体意识,激发创新精神。电视  相似文献   

13.
受到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影响,我国和西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新闻理念。在这些新闻理念的指导下,中西新闻报道形成了各自的报道写作原则和不同的报道方式。西方新闻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写作原则西方新闻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闻自由的理想,即必须让不同观点与新闻来源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14.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在此次西藏暴力事件的报道中,一向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却一再歪曲事实.使西方民众迷失在媒体精心设计的谎言之中.  相似文献   

15.
李征  李勇 《新闻前哨》2011,(2):77-78
1.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与舆论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名词,新闻报道在传达消息,满足受众对于新近发生事件的求知欲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一种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报道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与客观。尽量让新闻报道符合事件本身的事实,尽量不要在  相似文献   

16.
张召国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是随着现代报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法制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该报道领域中,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中亟待深层研究的对象。深度报道体裁主要有两种: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包涵其中。本文对法制新闻深度报道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宋环宇 《新闻传播》2009,(7):112-11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林城晚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策划是随着传媒市场的竞争加剧,媒体为提高报道质量,吸引更广泛受众,而对新闻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方面的创新规划设计。在学术界,对新闻策划活动至今仍褒贬不一,但它却已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当今许多媒体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制胜法宝”,甚至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核心和灵魂。对新闻报道策划质疑者认为,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推崇新闻策划者认为,经过策划,新闻将会更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很多媒体凭借成功的策划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作为报道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与反映。不可避免地带有潜意识中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就算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力求客观、准确,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做到这一点。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新闻的客观公正视为新闻的生命。这就凸显出新闻文风在整个媒介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了。如果不能将求真务实的新闻作风在新闻采编中一以贯之.必然会让新闻作品严重偏离客观、准确的轨道。甚至踏上虚假、错误的歧途。  相似文献   

20.
所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