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一、选题策划的目标 选题策划的目的是建立起出版社图书的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义,其目标是最终确定出版社的优势图书范围,确定优化的图书选题结构.这种选题定位要体现出出版社的办社方针,体现实力、特长和优势,形成基本的读者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特定领域和特定层次中出版好书,而且数量要大,形成规模,这样才能给读者和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计算机系列图书就是因为定位和出版规模,才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图书市场早已进入买方市场。出版社对图书的定位,必然应该紧密围绕买方即读者的需要展开。本文对图书的定位做了一定的总结,指出读者定位、市场定位、作者定位、印装定位及营销定位对图书能否如预期成功出版、销售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准确的图书定位,出版社才可以确定目标市场,创造与众不同的优势,最终占领属于自己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图书质量,争创品牌,是出版社倾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出版行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图书的质量和品牌上,还体现在图书的价格上.图书价格的高低,对于图书能否赢得读者、抢占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书价格的确立又与图书成本直接相关.为此,各出版社在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图书的价格,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图书成本,以实现图书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出版工作,更多注重的是管理;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无疑将更注重出版服务。只有提供很好的出版服务,出版社和编辑才能拥有更多的作者资源,而新的信息技术使出版服务更加需要注重个性化,这样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作者团结在出版社和编辑周围,而只有占有了更多的优质作者资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才会有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2010—2012年入藏的可供借阅中文图书的出版社分析发现,低零借阅率中文图书出版社的特征为:符合大量读者阅读需求,出版图书品质高,出版品种较集中;高零借阅率中文图书出版社的特征为:专业读者数量有限,出版品种多且分散,出版图书同质化严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图书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馆藏:在采访上,圈定不适宜出版社、优质出版社和核心出版社;在典藏流通上,进行复本剔除或密集排架、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成为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出版社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对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使自己的图书满足读者的需要。如何做好图书的营销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营销不应仅是图书出版后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文教图书掀起阵阵热潮,数百家出版社竞相挤入"商机无限"的文教图书的出版之路,上万种文教图书铺天盖地地投放市场.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文教图书,面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选择什么样的文教图书、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思路、采取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读者、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文教图书竞争的主题是:品牌竞争.出版社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读者购买品牌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这必然要求文教图书走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8.
如果按图书出版资金来源划分图书市场,目前国内图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版社策划并投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正版书.这类图书主要通过图书零售渠道销售,读者在书店见到的各种图书即是此类图书.这类图书的册数、码洋以及销售情况等计入官方统计数字,其多少和优劣直接反映出版社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状况,因此是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另一类是作者或机构出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补贴出书.  相似文献   

9.
图书出版运营的基本模式有三种:品种模式、畅销书模式和品牌模式.所谓的品种模式就是出版社采取全面出击的办法,把某一方面图书的品种出全,以品种多而全求胜;畅销书模式是出版者选择特定的选题和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设法使某本图书成为畅销书以获取巨额利润;品牌模式则是出版社根据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系列选题,出版质量上乘、契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以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出版社的形象,创建产品的品牌乃至出版社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书也急速增多,成为出版的热点,1996年全国有100多家出版社出版电脑图书,全年共推出新版电脑图书2 000余种,再版图书也有2000余种.电脑图书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不同出版社就同一选题重复引进或重复出版的情况日益严重,而一些非科技出版社缺乏懂得电脑技术的编辑人员,不能保证出版图书的质量.有的甚至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使电脑图书良莠不齐,泛滥成灾,令图书馆采访人员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