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月11日,世界杯比赛进入第三天,中央电视台的《豪门盛宴》节目直播现场,当晚荷兰与塞黑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主持人张斌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尽管他只睡了4小时——当天早上7点上床,睡头一天的觉,11点起床,干这一天的活。他系着一条橙包领带,那是他最喜欢的荷兰队标志颜色。“我说这代表荷兰队,很多人说,你不能说喜欢荷兰队,你不能让白岩松说喜欢阿根廷。凭什么不能说啊?”张斌说,他策划了本次为期超过一年的央视世界杯报  相似文献   

2.
话中有画     
“至少有10支球队的水平比我们高或与我们旗鼓相当。”——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日前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队进军世界杯的“路还很长,很艰难”。  相似文献   

3.
侯莹 《新闻天地》2006,(7):13-14
“1982年世界杯,听说巴西队输了球,有个巴西球迷竟然把电视砸了,根本就不信啊。你说巴西球迷怎么那么富呢?那时候我们家连电视还没有呢。”35岁的北京球迷林明没有夸张。直到1985年,林明家才买了一台电视。一年后他就可以呆在家里看马拉多纳天才加魔鬼的表演了。正是那时日日在荧屏前的守候,让中国诞生了庞大的世界杯球迷阵营,包括白岩松。其实早在1978年,长发飘飘的阿根廷球星肯佩斯通过在中国有限的一些电视屏幕闯入中国人的视野,让无数心灵为之疯狂。那一年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看世界杯,电视让中国第一批世界杯球迷被打上了“1978”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7,(16):4-4
据《南方人物周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方时空》以及屏幕前的白岩松都扮演了电视改革者的角色。但是在一个媒体逐渐商业化,平民意识逐渐崛起的时代,白岩松象征的改革者角色似乎正在淡化。不过,在白岩松看来,他一直都是“主流中的另类”,有一次,温家宝总理来节目组小范围座谈,让白岩松说一段话,他说,“领导要清醒,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全方位了解各种资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白岩松的犀利、尖锐是有口皆碑的.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说”上,也体现在他的“写”上。其实,他最早的功夫还是从“写”开始的,熟悉他的人对于他的文字之潇洒、到位也是相当认可、欣赏的。毫无疑问,白岩松是主持人中颇具思想家气质的一个。两年多以前他曾在本刊发表过名为《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的长文,反响剧烈。两年多过去了,已届而立之年的白岩松(这其间除了参与了万众瞩目的几次大型新闻直播外,他还成为了父亲).在这篇新作中将向我们表达什么呢?还是让我们读完后再“说三道四”吧。做人有时是…  相似文献   

6.
郭红 《声屏世界》2003,(12):56-57
“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年过四十岁的男人,他会更加客观、冷静,但是穿透力极强;他思想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极大的悲悯之心;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激情藏在心里,而状态却很平和,且每句话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汹涌澎湃。我喜欢这样的主持人,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白岩松  相似文献   

7.
1993年夏天,当我第一次看见白岩松在电视上露头时,心里当即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他那张硬梆梆加紧绷绷的脸实是既严厉还不好看,于是心里顿生偏见,接着又看了几回电视仍然觉得他很不顺眼,于是想也没想随笔就在南方一家大报上点着名把他恶损了一通。眼光浅的人还不只我一个,还另有一位外地观众也跟我一样眼浅,他当时一见白岩松在“东方时空”露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一张明信片寄到白岩松手上,上面这样写:“每天早上都看见你那张哭丧的脸,之后弄得我一天心情都不好。”一个初登电视门槛的毛头小伙,心里哪受得住这般…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缘由2006年第18届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答案因理论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伊莱休·卡茨会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媒介事件”(m edia event);道格拉斯·凯尔纳则说,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媒体奇观”(m e-diaspectacle)。这两种理论视角都极敏锐地把握到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大众传媒(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在德国世界杯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因而世界杯乃是媒介化的世界杯,甚至是被过度地媒介化了。我们坚信,在马拉松般的比赛日程里,“世界杯”与“大众传媒”之间将始终相互依赖。世界杯足球赛在全世界拥有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9.
视角 《艺术家》杂志去年第4期刊登了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访谈。白岩松认为,在如今这个“平民时代”,新闻记者不能去仰视“高官”,俯视百姓。他尖锐地提出了记者的“视角”问题,强调  相似文献   

10.
高层人士对中国队在韩日世界杯表现的评价使用了这样的措辞——“世界杯上,人家是在玩儿命,而我们是在玩儿”  相似文献   

11.
宇飞 《新闻天地》2007,(5):20-22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名字家喻户晓,但他的情感生活鲜为人知。白岩松的妻子是位普通的女性,在白岩松最艰难的岁月里,是她用一个妻子的坚强和爱,推丈夫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现场提问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记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无疑是2006年最重要的体育赛事,因此成为全球媒体和受众一个特别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足球此次无缘世界杯,国内各媒体依然纷纷派遣记者赴前方采访。此举是为了避免各种媒体上赛事信息的高度同质化,获取与众不同的报道内容,而受众关心的也是那些特派记者能带来多少独特的信息。因此,国内媒体如何确保世界杯采访的“实至名归”——即“特派记者”之名与“独特报道”之实就显得非常关键。遗憾的是,从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的报道来看,“名”与“实”背离的现象表现得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19):6-13
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位孩童在绿草茵茵的球场上抱着足球,一脚踢向远方……远方,一个巨大的写着“2006德国世界杯”的热气球拖着巨型条幅掠过天际。 此时此刻,32路绿荫豪强、736名足坛巨人呼喊着他们的誓言已经踏上赛场准备搏杀……谁将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主宰?在答案揭晓之前,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自己的答案——最后的王者必将是能够带给全世界球迷欢乐,展现足球魅力和弘扬体育精神的团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罗安平 《青年记者》2006,(20):60-6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比赛时,因在最后三分钟情绪异常激动,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球迷和网民极大争议,形成“挺黄派”和“倒黄派”,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黄健翔的解说,前者略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7月4日新华社播发的《袁伟民聊世界杯足球赛》,不失为体育报道的一篇佳作。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世界杯足球,在搞排球出身的袁伟民眼中究竟怎样,球迷们当然是很关心的。记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性,报道了袁伟民对此次世界杯足球赛的评论。衰伟民的评论,不但及时,而且确有一番新意。可以说,是出乎大多数球迷意料之外的。袁伟民评球,新就新在当“球运”之说铺天盖地而来之时,他没有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首先,他以两分法看事物,看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管继承 《新闻实践》2006,(7):F0002-F0002
激情六月,正当2006世界杯大战在德国如火如荼展开时,另一场大战——世界杯新闻报道也风风火火地在各大媒体之间展开。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面前,报纸如何有效地整合设计,使版面资源效益最大化,成了报社编辑的工作中心。本期选的几个世界杯版面设计,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三湘都市报的世界杯封面版,气势宏伟,恰到好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4,(23):14-17
①6月16日,德国,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德国队世界杯比赛。图/IC ②6月16日,萨尔瓦多新水源球场,2014巴西世界杯小组赛G组,德国4:0胜葡萄牙。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德国足协主席尼尔斯巴赫现场观看比赛。  相似文献   

19.
我写这篇文章,是在近两年里读到有关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先生的两篇短文而引发的。第一篇是王学锋写的白岩松渴望“充电”,登在1996年5月25日的《钱江晚报》上,说的是白岩松做节目主持人的困惑和危机感,他本人认为需要冷静、旁观和“充电”,提出了主持人的知识积累问题,全文共400字左右。第二篇是白岩松本人写的渴望“年老”,提出了主持人的成熟心态问题,登在《焦点处的时空》,1998年2月6日《浙江日报》转载时不足600字。如此短小的两篇文章,竟击中主持人职业的要害,指明了做好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我与白岩松先生素不…  相似文献   

20.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