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李鑫 《军事记者》2011,(9):33-33
在重大典型宣传中,头版的主战场地位毋庸置疑。但在典型向纵深推进的时候,副刊的策应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从军报近年的重大典型宣传看。长征副刊就时常作为一个重要的“作战单元”在完成宣传要务.不仅使新闻摆脱了“易碎品”的宿命,而且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屡次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中揽金夺银。由此可见副刊不仅是新闻版的有机延展,更是新闻版宣传的有效“纵深”。  相似文献   

2.
典型宣传是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成功的典型宣传能够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某些典型宣传并不成功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细细研究,缺乏读者意识是产生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典型宣传效果好不好,关键是看读者的态度,也就是他爱不爱看,喜欢不喜欢。现在,一些读者对有的典型宣传反应冷淡,主要产生于下列原因:一是图解政治,追赶潮流。有的纯粹是赶形势追气候,材料为当前政治需要服务,导致了典型生命力不强。二是失真变形,难以接受。在我们的报道中,一些典型往往是一好百好,十全十美。为了“高、大、全”,离开人物本身的客观事实,或者硬是把别人的成绩往典型身上贴,或者凭着合理想象把事情编得完美无缺,直弄得典型面目全非,失去了可信性。三是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有些  相似文献   

3.
论典型宣传     
舆论界朋友谈论宣传工作,经常提到一个问题,叫作:“典型太少”。大家希望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典型报道都要多一些。说典型太少,这反映了宣传上的一种情况,就是一般化的、可看可不看的、公式化的东西多了,典型相对地少了;或是有典型的材料,处理得太一般化了,这就使人感到天天同读者见面的报纸,却缺少天天能够引起人们很大兴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铜川日报通过抓典型宣传,先后推出了郭秀明、李云南、郭艳、“党员三兄弟”等10多个在全省以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实践证明,大力宣传那些弘扬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并以此来带动日常新闻宣传,能够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党报宣传、做大做强做好正面报道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打造典型报道精品典型宣传是党报实施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生动的典型人物、典型事实传达给读者的重要桥梁,也是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可读性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5.
党报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体,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者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肖瑶 《新闻世界》2009,(11):41-42
摄影作品是一门直观的形象艺术。专题摄影作品往往是用几幅摄影作品、一篇很好的补充文章和简练的图片说明组合后,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主题思想。读者一旦与专题摄影作品中的生动形象接触,就会立刻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前后对比,尤其是在典型宣传过程中,不仅能打破以往典型宣传中的“通讯+消息+小故事+评论”的固有模式,更是摄影记者展示其才华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7.
重大典型宣传中,典型报道需要突破工作化、经验化、材料化的写作模式,回归新闻的本来意义。为此,需要确立“这一个”的新闻视角,即运用重大典型回应时代诉求,发挥“这一个”的符号价值;聚焦重大典型与众不同的言行,展示“这一个”的别样精彩;呈现重大典型感人至深的情感,营造“这一个”的共鸣效应。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新闻界把典型宣传奉为金科玉律。不能否认,抓典型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对如何抓典型这个重大问题,却研究甚少。时至今日,新闻界抓典型的作法基本上没有摆脱“文革”期间的老路数:要求典型是“高大全”式的,宣传方法则是连篇累牍,大轰大嗡。这样做,弊端显而易见。在新闻界改革中,讨论一下典型宣传问题,我看大有必要。我们平日提到典型,总是把它想象得形象高大,十全十美,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便觉得“不够典型”。而一旦找到并树立了这样的典型,便要不遗余力地把文章作够,消息、通讯、评论一齐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新时期要搞好典型报道,其出路即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大胆摒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形式等上出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1、将典型报道写深写细,从而实现“可读”。媒体宣传典型,是要吸引读者、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但是有些典型报道动辄板起面孔说教,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典型形象离官兵们太远,仅靠干涩乏味的数字来说明成绩,让人看了第一句就不想看第二句,可读性很低。其实,可读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内容,二是表达。牵涉到报道的事实、立意、标题及情节、细节等方方面面。新闻报道的典型,需要反映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丰满、生动的典型材料来概括广泛的现象。同样值得重视而易被忽视的是细节。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其所谓“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就是因为细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典型报道靠事实说话,而事实要靠细节来打动人。在典型报道中,在涉及可感性较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叙述的节  相似文献   

10.
看了郑常惕先生的文章《树谁典型?》(载《杂文报》第 1147期 3版),觉得郑先生对其中牵涉到的“典型”、“树典型”、“典型宣传”这些概念及其内涵不够了解,想在此与他就这些问题商榷一番。 典型,是指在同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物,它从一般人物和事物中概括出来,具有自己的个性,同时它又是同类人物和事物中的突出代表者(《新闻学大辞典》)。既是突出代表者,就必然相对地少一些,而郑先生以先进少、落后多为理由来否定树典型显然是不够妥当的。 先进典型是社会上的先进分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化身…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体对最近产生的具有普遍宣传意义的新闻事实主体进行的集中、连续、强化的报道。典型报道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也是新闻界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存在着形象“高大全”、手法陈旧、模式老套的缺点,以至于部分读者眼中的“典型”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中旬,新闻媒体隆重推出了一个重大典型——上海普陀区房修水电工、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这个典型宣传规模很大,声势很大,几天之内就在全国形成“徐虎热”,使一个“捅捅马桶、修修电线”的“小人物”家喻户晓。这个典型宣传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徐虎的报道也很有特点,认真分析一下这些报道,对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特别是搞好典型报道,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一、典型宣传不能绝对化。对典型要历史地看、全面地看、发展地看,即辩证地看。要把握好宣传的时机、分寸和度。要历史地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典型不可能生来就是。它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当然,在宣传典型时,需要不需要涉及到它的幼稚...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11日起,中央各新闻媒体按照中宣部提出的“坚持典型宣传要坚定不移、坚持提高典型宣传的效果也要坚定不移”的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青岛港桥吊工人许振超的先进事迹报道,生动地树立起一个新时期产业工人楷模的丰满形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宣传报道规模宏大从总体情况看,许振超典型报道规模宏大,版面安排、节目处理突出,亮点纷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新华网、《中…  相似文献   

15.
报纸在抓典型报道方面,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先进人物,事迹感人,但登报之后却反响不大,而有些先进人物的报道,犹如炸雷,“一碰就响”,在群众中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同是抓典型,效果大不同。这个问题很值得认真研究。去年6月23日,湖南株洲日报宣传了一个端正党风和民风的典型——女营业员、共产党员陈丽君不怕打骂、坚决抵制“开后门”的先进事迹。这一宣传,由于群众反应异常强烈,一直持续至年底。省委、市委还作出了向陈丽君学习的决定。中央和省内报刊、电台、电视台,也相继作了报道。地方小报上一条短短600  相似文献   

16.
现在宣传典型上有一种倾向——长。要说典型,必定是几千字,甚至是一两万字的大块文章。翻一翻近两年的报纸,典型——从一个版转到另一个版,典型——分上、中、下篇,典型——分一、二、三集,有的报纸上宣传的典型文章,如同连载小说,常常是“要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最近看到某报宣传的一个先进党支部典型,从2月下旬开始一直到4月下旬,文章还没有做完,历时两个多月,先是长篇通讯之一、之二、之三,接着是连续报道,三天一篇、五天一章,不紧不慢。无怪呼,有的读者说,要学典型先要有耐心,要耐着性子把典型文章看下去。现在新闻界在提倡写短新闻,深得读者、编者的欢迎。笔者以为,新闻长、主要是长在典型文章上,要短,必须先把典型文章短下来。我们有些作者总以为文章越长、份量越重,采取“以长取胜”,企图以长来证明典型的过硬,吸引读  相似文献   

17.
苏州典型报道是新世纪之初江苏典型新闻宣传的第一个重大战役。对此新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跨处室抽调“老中青”三代精干力量组成报道组,由周正荣总编辑亲自带队赴苏州采访,先后推出了“城市文明看苏州”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采用板块组合的方式,分为展示、评说和观察三大板块,由近及远,由表入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苏州文明城市形象,全面生动地宣传苏州干部群众的伟大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苏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典型报道不只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开拓了记者的视野,提升了参与者特别是年轻记者的能力。这里刊发的一组短文便是他们在此次报道实践中的所思、所悟、所获。虽然文字不多,视点各异,却都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快速阅读已成为广大读者的看报习惯.适应这一情况,新闻媒体纷纷提出新闻立报的宗旨,以短新闻、大信息量满足读者的"快读"要求.但作为担负党的宣传任务的党报,重大典型报道等"大块头"的东西必不可少,且分量很重,如笔者所在的河北日报,在2005年的报道中,重大典型人物报道近50篇.如何让这些报道抓住读者的目光,吸引读者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读下去,从而达到典型报道的宣传效果?笔者的体会是:寓新闻写作手法于重大典型报道之中,以写新闻的思路写典型,强化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让读者在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的同时,受感染受教育,达到宣传、引导、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典型宣传的策划对典型宣传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搞好典型宣传的策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典型一定要过硬宣传先进典型体现着新闻报道的主旋律.先进典型的宣传,能起到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改善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大作用.因此,先进典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不能按形而上学的思想和主观需要的模式去生造那种求大、求高、求全的典型,更不能为了树典型而随意吹、拔、捧、造典型,导致典型宣传外边名声大,内部影响小,典型本身尴尬的局面.抓正面重大典型,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典型反映时代风貌,时代呼唤重大典型,抓好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典型,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久远的.革命战争年代宣传的刘胡兰、董存瑞等重大典型曾激励亿万人民的斗争精神,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战争;建国后相继宣传的孟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典型,树立了一代新风,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年代宣传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激励各级干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样的典型它将影响和教育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宣传典型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宣传的必须是真正的典型.为了宣传好重大典型,应在宣传前认真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作纵向横向的比较,真正把那些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事实过  相似文献   

20.
提起典型报道,也许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怀疑或抵触心理:“这是真的吗?”或者“这个典型高高在上,不可信”等等。这也难怪,因为,向来“典型引路”、“典型推广”的报道方式是党报传统的宣传模式,在舆论引导上确实发挥了特有的作用。然而,这种自上而下机械“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政治说教色彩太浓,脱离了读者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规律,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往往片面夸大或拔高典型人物,出现了一般化、面目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