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 围绕着全国范围内数字生活推广年系列活动的陆续展开,主题为“数字创造未来、信息改变生活”的活动,会带来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国民对数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以及国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数字化连着你我他 当代社会一个很时髦的词头就是数字化:数字化手机,数字化电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发展,甚至,当代社会也被称为数字化社会。一幅漫画是这样描写人类社会的,一个人盘坐于地球之上,他的四周,以至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颠覆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数字化生存成为社会生存的全新状态。而中国社会人口的深度老龄化与过快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并行,生存门槛的提高带来了老年群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使其陷入了数字困境,让老年群体成为了智能媒体时代的“数字难民”。本文从智能媒体时代“数字难民”的生存现状出发,思考“数字难民”在新媒体使用中心理、生活以及主体性方面的困境,借助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分析智能媒体助力“数字难民”群体适应数字化生存的途径和破局之道。本研究提出坚持积极老龄化理念,尊重老年群体的数字权力与数字需求,为其更好数字化生存、融入智能媒体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婵 《东南传播》2024,(2):131-133
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提出“第三持存”的概念,意指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人类记忆得以保存下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第三持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储存记忆的方式。但与此同时,数字化“第三持存”也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一步强化了福柯提出的“全景监狱”,数字规训从特定时空转变为了随时随地,人类记忆逐渐被数字资本主义所垄断。如今,人类的意识活动已经被数字记忆所重构,作为在人之外存在的数字化“第三持存”反过来决定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进化过程,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精神意识和当下活动。  相似文献   

4.
17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撰写出《数字化生存》一书,描绘了信息技术的宏伟蓝图以及数字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今天,他的预言一一变为现实.数字化不仅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工作方式.高校档案工作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档案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以及管理思想上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变革,高校档案馆怎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高校档案馆的社会责任呢?笔者以为,坚持效率与效果并举,是数字时代高校档案馆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数字化博物馆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已进入电子化、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技术无疑会对博物馆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这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新的机遇。数字化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使博物馆的结构与实现博物馆职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知识结构方面发生根本变化,对博物馆的工作来说具有挑战性。数字化博物馆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络基础上的“网上博物馆”,亦称之为“无墙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数字生活方式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脑、手机和电视三大信息平台中,电脑和手机已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资讯和娱乐服务,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盈利。数字电视将带来数字生活方式的又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断裂与弥合:“银发数字鸿沟”与人本主义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但过快发展的数字技术也让老年群体沦为技术的“囚徒”。为避免数字技术过快发展给老年群体带来的弊端,应回归弗洛姆人本主义伦理思想,不断弥合老年用户在网络世界中断裂的“鸿沟”。全社会都要充分尊重老年群体的数字权利,既要为其营造便捷的联网方式和友好的网络空间,也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提高其文娱消费质量,建立数字化养老生活服务系统。但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应发挥“爱”的力量,对老年人加强引导和陪伴,帮助老年群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种形式的融合性媒体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更是令传统媒体不敢小视。这些全新的数字媒体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传播需求,“并生成了对人类身心健康具有巨大影响的数字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2023,(10):4-8
<正>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今年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  相似文献   

10.
李军强 《大观周刊》2012,(47):319-319
一、何谓数字艺术?数字图像?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开放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空间。其互动性、交互性给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网络对数字化艺术图像的成像和传播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图像艺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那么什么是数字艺术呢?所谓数字艺术一般是指以“数字”作为媒介素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的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档案馆工程的开展,使数字档案资源的数量迅猛增长,且数字档案资源呈现出分散、多样、异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诸多“资源孤岛”,给档案管理者的实践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关联数据作为语义网的最佳实践,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关联与集成技术”[1],其发展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把语义网相关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如何利用关联数据及相关技术实现语义网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关联与共享模式,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关联与共享框架,推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向知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转型是21世纪最深刻、最基本的变化。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数字技术的更替交织催生新的文化方式与图景。本文以“媒介技术”为经,以“平台迭代”“日常生活”“数字青年”为纬,通过爬梳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概述2012年末至2022年末的10年数字文化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可供性的影响下,一系列超级数字平台的出现和更迭构建了融合互嵌的新场景,并带来了新的文化政治意涵;数字技术高度渗透于“休闲”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与文化的动态博弈形成独特的“圈子”与“仪式”、“亲密”与“鸿沟”、“情感”与“劳动”;中国语境下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以网络流行语、粉丝文化等文化景观连接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研究认为:数字文化研究发轫于数字技术与当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以技术为主线的研究视角更新了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数字文化研究更多地整合了政治经济学视角。数字文化在走向融合的整体性路径中仍生动地体现了在地及个人的“过往和活生生的经验”。作为一个天然的跨学科接合领域,数字文化研究应更鲜活、有力、深入地介入当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迎接数字时代到来的今天,为有着传统的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的职业学院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给教学实践增添了无限活力。唯有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的百年模式,除了传统技术的剪裁、校色、中途曝光等技巧外,数字暗房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创作自由,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融合新媒体技术 构筑报业数字化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任 《新闻窗》2008,(6):90-91
近年来,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怎样应对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对传统报纸产业的冲击?这成了摆在传统报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既给传统报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了,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数字化进程将给报业格局与报业市场、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运作经营以及报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化,拓展传统报业新的发展空间。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的主题是:“数字报业的实践及前景”,刊发的5篇文章分析了数字报业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目前发展数字报业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一些报社进行数字报业建设的具体探索。展望数字报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互联网创造着全新的工作空间、生活空间,数字化书报刊、数字音乐、数字动漫等已经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质变,传统的报纸、书籍的阅读习惯日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阅读转向电子化。科技与时代的结合,数字出版时代已经到来。对  相似文献   

18.
从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到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人类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不知不觉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社会。 数字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使人类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自动空调等自动化家电;数码像机、数字复印机、数码印刷系统等利用数字技术的新式电子产品,给人们生活、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曹宇  崔静 《北京档案》2005,(2):24-25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领略了一次技术革命式的变革.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是这样描述信息时代的:"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级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在由0和1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数字空间里","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并展示出这一变化的巨大影响.数字技术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变革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数字技术的进步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业抢占制高点的必然选择,现代档案管理亦面临着数字化生存的考验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文章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公司")为例,通过分析企业在照片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力求形成具有较强实用性、通用性及推广价值的档案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