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倩 《声屏世界》2017,(1):38-39
随着《爸爸去哪儿4》的回归,与"父亲"有关的亲子话题再度升温.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父亲"在家庭中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游离在家庭之外"到踏上"归家"的旅程,从毫无经验的实习爸爸到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奶爸,"父亲对家庭的回归"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从"爸爸系列"(《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闪亮的爸爸》 等)真人秀节目对"父亲回归家庭"的演绎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这一回归的期盼与认同.  相似文献   

2.
"腼腆"、"学究气"、"不善言辞",这是朋友眼中的亨廷顿,这几个词与理论著作中的塞缪尔·亨廷顿大相径庭,无论是《文明的冲突》、《我们是谁》还是《民主第三波》、《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他书中显露出的思想犀利、咄咄逼人,总是试图挑战我们对这个时代社会政治的常识,或者说他总是偏离学术"政治正确"的长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电影中,来自社会现实层面的“冲突”及其解决,不同于经典意义的“悲剧”,而是正剧代替了悲剧,以一种“非冲突”或“反冲突”的方式来表现冲突,成就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一次联欢.  相似文献   

4.
张琦 《东南传播》2014,(12):74-76
2014年,10月3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圆满收官。本季16期,全国网平均收视率2.1%,平均收视份额12.74%。在热议"中国式父亲"的不同类型,探讨如何做好父亲、如何避免普遍性亲子教育弊病等社会话题的同时,还带动了《爸爸去哪儿》拍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22点档,如此高的收视水准,以及如此高的社会效应,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的收视。本文试图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浅析真人秀节目成功策略。  相似文献   

5.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这首王铮亮创作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曾经风靡一时,并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出访时提及,也引发芸芸众生对生命的反思,其悲怆意味更令许多文人墨客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6.
张琳 《中国图书评论》2023,(10):102-112
《蛙》是莫言面向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勾勒的一部乡村计划生育发展史图谱,折射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所历经的困难与挑战。在新世纪之初,回顾共和国建设历程中的人口发展决策,不仅是对那段特定历史情境的反思,也是莫言在现代性语境下,观察时代症候,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关切社会现实的自觉。生育问题关乎人类繁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时代性的生命主题,重新阅读《蛙》,抓住小说人物的命名方式和性格特征,从德勒兹的哲学概念“无器官的身体”切入,来理解莫言所要表达的身体自由、释放欲望、关怀生命的美好愿景,以打开新的研究视域,为捕捉生命强力提供一种新的文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奇,《说文》中释日"异也".奇观,通常指奇异的景象,极具吸引力.新闻的"奇观"缘于什么?缘于矛盾冲突.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事件、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湖南卫视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引发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基于此,从该节目在"真"、"人"、"秀"三个元素上的成功创新,来探察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变。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问题是近年中国学界的热点之一,它的兴起显然与当下中国坚定的现代化进程相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作为“理论旅行”的“现代性”话语似乎又处在一个言人人殊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作知识考古学的清理。周宪先生是近年来现代性理论的积极译介者和研究专家,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一书更是“成一家之言”,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本刊本期围绕周著,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现代”何以成为问题》对审美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新思想资源的开启》则“深描”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脉络和时代语境。周宪先生针对两文,专门发来《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美学问题》作出回应,并对自己的审美现代性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等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希望我们本期的讨论能够深化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并引发读者诸君的理论热情。当然,更希望有不同声音加入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阐述了社会冲突中的安全阀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此处的"社会安全阀"体现了社会冲突理论的一个侧面,其本质肯定了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然而,在阿道司·赫胥黎的文学作品《美丽新世界》中,其虚构社会中的"安全阀"背离了社会冲突理论,而以一种非暴力的、更富欺骗性与麻醉性的形式浸透社会,致使人性的许多侧面在无知觉中消弭。  相似文献   

11.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的小说作品《地图与疆域》在2010年摘得了法国文学最高奖项龚古尔文学奖的桂冠.小说受到经典的"地图非疆域"表述之启发,构建了一张以"地图与疆域"为内核的隐喻网络.从艺术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再现关系,到审美现代性与资本现代性的矛盾关系,再到乌托邦愿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虚拟关系,作品自始至终隐含着从美学场域中找寻社会救赎的创作意涵.  相似文献   

12.
重大事件报道中的冲突框架研究——以《人民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勇 《今传媒》2015,(1):34-36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人民网》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的"冲突框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重大事件主要涉及的议题是"政府问题";冲突主体主要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倾向于诉诸"暴力"来化解冲突双方的矛盾,冲突原因主要是"利益因素",冲突结果对事件主体的个人影响主要是"影响个人名誉"和"个人地位或职位的变化";冲突客体主要属于"农民劳动者阶层"和"未知名阶层的民众与其他",倾向于诉诸"非暴力"策略来化解冲突双方的矛盾,冲突原因主要是"利益因素"和"情感性因素",冲突结果对事件客体的个人影响主要是"精神伤害"、"经济损失与赔偿"和"失去生命";重大事件的社会影响主要是"真相的揭示或遗忘"和"政府的合法性流失"。  相似文献   

13.
刘琴 《东南传播》2015,(6):70-72
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明星"真人秀"节目延续了草根"真人秀"节目的"媒介奇观"制造,主要在"冲突"、"戏剧化"和"解决"这三种元素上发力,虽不能肃清"真人秀"节目的戏剧化冲突设计的陈规,但人物性别"刻板印象"正反建构的加入,因为节目场景的陌生化与生活化,情感性叙事带动了社会性思考,让节目在意义建构上实现了增量。  相似文献   

14.
《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以20世纪初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处于20世纪中国“学理上的现代性”与“社会进程中的现代性”之间矛盾纠葛的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为切人点,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从文学生产的角度来探讨《小说月报》作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性"视角看"图书馆精神"的迷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性"视角看"图书馆精神"的迷失与重建,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好的现实意义.从4个部分对图书馆的"现代性"问题导致的"现代性"危机做深入的分析,即:哲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使图书馆学研究得到有益的启发;图书馆"现代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寻求和落实深刻性;新时期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突显"现代性"危机;图书馆"现代性"危机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付春晖 《东南传播》2014,(4):102-104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户外类亲子真人秀节目,自2013年10月11日开播,瞬间成为四季度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在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的时代,《爸爸去哪儿》凭借其返璞归真的内容聚合在众多嘈杂,喧嚣的选秀节目中成功突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叙事思维在《爸爸去哪儿》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从节目走红的背后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针对节目第一季的不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节目今后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郭丽静 《视听》2016,(12):47-48
"现代性"是18世纪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产物。中国文化中"现代性"的起点则是晚清时期。至建国初期,革命话语取代了现代性话语,许多革命电影中依然隐含着现代性的元素,这种现代性元素既是对晚清至五四以来"新民"思想、"个性解放"等现代性追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包含着对五四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探究建国初期电影中的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18.
《时间之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重要剧作《冬天的故事》,珍妮特·温特森以创新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将原著故事置于当代背景中,探讨了"宽恕"与"爱"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剖析《时间之间》的典型人物、主旨意义与创作风格,探讨该书出版的现实价值与精神价值,即对人的个性与社会伦理的关怀,以及对原著改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中国当代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来,汪晖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就一直是知识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一反思的意义,迄今仍停留在其对"市场主义"、"全球化"的挑战而引起的论争的影响上(一位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地震"),其所为此进行的更为恢宏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重塑新的"现代"史观的抱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11日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就制造了收视第一的神话。那么,如此之"火"的《爸爸去哪儿》具有哪些社会价值呢?试从赖特的媒介功能理论出发,结合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得出《爸爸去哪儿》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化以及提供娱乐的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