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力是媒体安身立命之基。一家媒体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最终裁定权归于广大受众。因此,我们在谈论媒体的影响力时就必须围绕受众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其中媒体信息的及时传播就是媒体围绕受众需要提高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媒体要提高影响力,就要本着对受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传播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2.
章宏法 《青年记者》2009,(22):55-5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不断交汇交合交锋,屡见不鲜的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民意沸腾的热点话题往往成为舆论焦点。受众希望媒体揭示真相,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以便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既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又是媒体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的发展良机。本文通过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的报道的分析,提出社会转型期媒体影响力构建的四大关键词:解渴、解读、解释、解惑。  相似文献   

3.
一、听众没有受众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媒体存在的唯一价值是它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受众的媒体无从谈起社会影响力,所以几乎所有媒体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受众,扩大社会影响力。当然各个媒体抓受众、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办法各有千秋,有正有邪;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知道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媒体影响力的作用对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此处主要研讨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受众是一个群体性概念,所指相当宽泛。面对媒体的影响力,受众的反应不可能完全一致,文中只能是针对总体情况进行论述。对于受众而言,媒体影响力有正向和非正向之分。本文讨论的是媒体对受众所产生的激励向上和向前的正向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一直是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媒介。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渠道、受众的社会认知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电视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受众的影响力以及它的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汤靓颖 《新闻前哨》2014,(10):82-82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通过日积月累的传播过程,及时以全面、客观、真实、可信、权威、高尚的传播产品展现给受众,进而所达成在社会和受众心中形成的广泛权威性、信誉度和影响力,是媒体最为珍贵的内在品质和最为鲜亮的外在表现,是占据受众心中认知高地的利器。媒体要保证生命力,只有不断提高公信力,赢得受众对媒体的信赖值、认同感和忠诚度,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缺失公信力的媒体必定将被受众所摈弃。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剧网络传播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者应该关注网络受众与传统电视受众的不同,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及时调整创作思路,更好地满足各类受众的观赏需求。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学者喻国明在谈到媒体"影响力经济"时提到,"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突发事件以其强大的感官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作为受众了解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自然而然也成为关注对象,哪家媒体传递信息真实可信,哪家媒体播报内容及时准确则成为公众在关注突发事件的同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地方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如何赢得受众,应该是广大媒体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秉持理性,为受众负责是媒体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媒体工作者在报道突发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上,受众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受众一方面对信息的选择和了解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会在网络上参与意见表达,并形成舆论。尤其对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来说,由于与公众利益关系紧密,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更高,如果网络媒体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报道事件、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就会缺失,社会影响力就会受损。在不久前结束的浙江新闻奖评选中,由中国宁波网采编制作的专题《新江桥紧急封桥之后》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影响力,是指文化活动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电视传媒影响力的发生是建立在电视受众的关注、接触的基础上,也就是电视观众的认知程度上的,经由受众的认可,从而产生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视这一新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有着两方面的作用,有喜有忧,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出发确定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并以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赵文敬 《新闻世界》2009,(12):126-127
社会转型期,普法的重要性凸显,相应的普法节目应时而生。《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接受美学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读者中心论”作为制作该栏目的第一要义,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追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  相似文献   

14.
荆婵 《新闻传播》2009,(8):69-69
社会新闻是与受众心理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正是因为这样,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才显得举足轻重。受众的思想、情绪、喜好等.都是社会新闻所要及时把握的。也只有及时地抓住受众的心理和满足受众的需求,社会新闻才能继续得以发展以及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化时代到来,网络媒体已登上了新闻传播的舞台.今年,无论是奥运会的宣传,还是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报道,网络新闻凭借其超强的时效性、内容的海量性、传播的互动性,在媒体大比拼中地位不断上升.在这样一个媒体格局正发生改变,网络新闻拥有越来越多受众的转型期,电视新闻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社会主流价值的引导,对保持电视媒体的主流地位和舆论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尹明子 《新闻传播》2012,(4):183-184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每天都会发生新问题、新矛盾、新现象,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事件在冲击着受众。面对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受众需要从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读。同时,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话题空间,同时也带来人们心态的多元和包容,媒体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以通过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等手段来完成其社会功能的,而要完成这一社会功能,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把受众的心理态势置于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去研究,那么从中我们就不能不无忧虑地发现,特定的社会转型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出了  相似文献   

18.
洪美云 《新闻前哨》2013,(7):101-102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博不断显示出极大的传播优势,其所产生的巨大舆论影响力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突发事件频发,这对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及时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化解公众情绪,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领导及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8):46-51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表现更为复杂。本文从受众信息寻求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媒介幸福感视域下受众的三种信息寻求动机:工具性寻求、利益性寻求及自我保护性寻求,并对受众从媒介中寻求信息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激发受众主动进行信息寻求的行为。这为检视媒介如何促进受众的幸福感提供了分析工具,从而为研究如何提高受众的媒介幸福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7)
任何一种媒介在传播新闻时,都承载着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影响力的大小与受众的数量有关系,与新闻的质量有关系,还与所能引发的公众关注有关系。本文将着重探究在微博时代,新闻与受众方面出现的新机制,新机制主要包括新的传受关系、受众的互动行为以及微博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